王穎
摘 要:本研究以混合教學理論為指導,結合網絡化教學實踐,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系統研究,重組課堂教學形式,實現優勢互補,設計出符合醫學院校實際的、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到實踐教學中。
關鍵詞:翻轉課堂;大學英語;混合教學;醫學院校
一、引言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通過“課前觀看視頻學習知識、課上知識內化”的方式將課內與課外的學習活動進行翻轉,實現了對傳統單一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學課專業的進一步融合,翻轉課堂逐漸成為各學校推進教學改革的典型范例。作為醫學院校,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
二、理論基礎
在翻轉課堂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方面,美國學者起步較早。主要闡述了翻轉課堂的原理、本質和實現手段等理論問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教師角色轉變方面:轉變教師角色,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應該由講臺上的權威轉變為學生身邊的指導者,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J.Wesley Baker,2000;Marco Renchetti,2010;Jon Bergmann,2012)。(二)翻轉課堂模式設計方面:有關專家將翻轉課堂操作程序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其中課中階段分為快速少量的測評、解決問題并促使知識內化和總結反饋等三個環節(Robert Talbert,2011;Brian Gonzalez,2011;Gerstein,2011;Saltman,2011)。(三)教學實踐方面: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些獨具特色的典型模式,如可汗學院模式、林地公園高中模式、河畔聯合學區模式、哈佛大學模式和斯坦福大學模式等(Lage & Platt,2000;Strayer,2012;Jon Bergmann & Aaron Sam,2011;Salman Khan,2011)。國外翻轉課堂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已趨于成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并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仍缺乏系統性,且不完全適合我國的教育國情。
國內對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起步較晚,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案例引進研究方面:國內學者對國外典型成功案例的引進和介紹,主要是通過案例分析和講解,對翻轉課堂的目標、特征、關鍵因素、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等進行了相關介紹或評述(張躍國等,2012;桑新民等,2012;曾貞,2012;張金磊等,2012;黎加厚,2012)。(二)混合教學模式研究方面,何克抗(2004)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將傳統教學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李克東(2004)從教學形式、技術、手段、目標以及教學評價上闡述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其他學者也從混合教學模式角度對翻轉課堂的理論進行了解讀(張躍國2012;何克抗2014;焦建利2014;何世忠2014)。(三)師生角色轉變方面:從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等角度對翻轉課堂的應用進行研究,這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之一,但整體研究仍缺少理論創新與提升。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有關此領域的研究理論雖充實,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國外有關此領域的研究不符合我國教育現狀,且缺乏系統性。國內相關研究局限于對國外理論的介紹或述評,且缺乏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典型案例,關于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尚屬空白。因此,結合醫學院校的特點,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及其應用勢在必行。
三、研究內容
在實施過程中,既要貫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整體精神,又須結合醫學院校學生的特點,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合理分配二者所占比重,逐步形成符合醫學院校實際的,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具體方案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在本校網絡教學平臺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建設支持移動終端學習的在線學習社區和共享資源平臺。1、拓展、完善本校網絡教學平臺,增強網絡平臺的信息存儲和信息處理能力,以滿足大規模學生同時在線學習交流的需求。2、充分利用QQ和微信等網絡即時通訊工具、360云盤和Wiki共建網站等共享資源平臺,構建在線學習社區,以便學生進行實時交流、討論和信息分享。
(二)設計適合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型。針對醫學生課程安排緊湊,課業負擔較重的現實情況,探索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最佳比重,設計能夠促進知識內化的課堂情境和活動任務,打造具有推廣價值的典型教學案例,逐步形成兼具兩者優勢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具體設計如下:1、教學準備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主要進行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設計。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分析,設計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安排教學進度、合理分配兩者比重,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對參與教學改革的師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2、記憶理解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視頻課件及網絡課程,使用語料庫檢索,并完成自主測試等活動,為翻轉課堂的進一步實施做好充分準備。3、應用分析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前一階段學習進度和困難,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和活動,學生通過作業練習、小組協作、信息反饋等自主學習活動,對前一階段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總結,完成知識的內化。4、綜合評價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會呈現個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和其他學生根據其表現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在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學生知識的內化。
(三)自制微課與整合網絡資源相結合,建設大學英語課程視頻資源庫。1、設計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任務,將授課內容制作成10分鐘以內的視頻,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下載使用。2、收集國內外精品課程網的優質視頻,用影音制作軟件重組并添加講解,作為拓展內容供學生選擇觀看。
四、教學效果
(一)教師方面
醫學院?;诜D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擺脫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其量身打造個性化學習課程,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工作效率,完成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方面
醫學院?;诜D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豐富、實用、具體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和視野,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自主性和針對性的統一,積極培養新的興趣增長點,從根本上提高整體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五、結語
由此可見,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使二者優勢互補,并結合醫學院校的實際,積極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師生角色轉換,而且有利于開展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具有高水平語言應用能力的醫學復合型人才。(作者單位:濱州醫學院)
參考文獻:
[1] 關中客.顛倒課堂究竟顛倒了什么[J].北京: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5):19-22
[2]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蘭州:電化教育研究2003,(3)(4):1-6
[3]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北京: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