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衛
摘 ?要:本文基于亞當斯的公平理論研究,試圖對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所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以及完善我國激勵制度,為我國公務員營造公平的環境,才能提高公務員工作熱情及其辦事效率。
關鍵詞:公平理論;公務員;激勵
一、公平理論及對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啟示
(一)公平理論的基本含義。美國行為科學家亞當斯1965
年提出公平理論,其理論精髓為:員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們重視比較,比較結果影響他們在工作中努力程度,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并獲取報酬之后,它不僅關注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其報酬的相對量,且比較結果影響其工作行為。
(二)公平理論對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啟示。公平理論揭示了一個人對自己的待遇是否滿意,這種滿意度不僅由待遇的絕對值發揮作用,而且待遇的相對值也會產生推力。待遇包括工資、晉升、工作中的滿足感、政府制定的人事政策以及上司對平級員工的重視程度等,都屬于公務員激勵機制中的獎酬資源,然而,正是這些獎勵資源,往往會使自己所得與他人所得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終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熱情及其效率。因此,在激勵管理中要使廣大公務員產生公平感,就要注重公平公正地分配獎酬資源,使這些獎酬資源發揮最大功效,減小其由于分發不公平所產生的負面效應。
二、公平理論視角下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所存在的不足
(一)公務員薪酬水平與事業單位、企業差距明顯。在國家公務員隊伍中,公務員的工資水平處于全國其他行業工資水平的中下流,與企業同級員工的工資水平差距明顯。例如:2013年,我國科級公務員工資水平大約為3050元左右,而企業科級職員平均水平為3800元左右,遠遠高于公務員工資水平。目前,公務員當前薪酬只能保障公務員的基本生活,無法體現公務員的地位。公務員通過將自身工資與其他行業及單位的同級員工進行比較,比較結果使所有公務人員感到極度不公平,工作熱情低迷,因而致使公務員工作效率下降,降低政府辦事效率。
(二)同級公務員得到上司不公平對待。我國公務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有的會遇到突發事件,因而會影響其工作效率;有的暢通無阻,順利完成工作。領導必然會對負責該項任務的人員給予相應的懲罰與獎勵。然而,由于公務員與上級的建有不同程度的人脈關系網,出于對下級的感情因素,在懲罰與獎勵過程中,承擔責任的同級公務員往往會受到上級不同程度的懲罰及獎勵。在政府機關單位中,公務員會得到上級不同程度的重視,致使出現不公平的公務員環境,從而影響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公務員對上級產生抵觸情緒,必然會影響政府的執行及其辦事效率。
(三)晉升激勵中的個人意志,任人唯親。目前,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往往貫徹“以物質獎勵為主,精神獎勵為輔”的思想,因此,職務晉升在激勵公務員工作效率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國公務員在晉升過程中深受古代傳統的親緣、血緣、師生關系思想的影響,使同等能力、級別的公務員得到不同程度的晉升,使我國的晉升標準以“綜合能力”為主轉變為以“綜合人脈”為主,導致權力配置中的近親繁殖現象嚴重且頻繁。晉升對于那些官二代甚至官三代來說是家常便飯,從而使晉升激勵變成了形象工程,這種以“綜合人脈”為主的晉升標準致使公務員感覺極度不公平,以至于無法產生根本性的激勵意義。
(四)暗箱操作致使不公平竟爭機制。在我國,公務人員在考核、晉升過程中暗箱操作現象嚴重,人才選拔上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缺乏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因此競爭機制本身就存在不公平的一面,致使公務員通過與他人相比較,比較結果使自己的努力與獎勵成果在與他人競爭中處于劣勢,這樣的結果影響公務員在競爭中的工作積極性。
三、完善我國公務員激勵制度的對策
(一)確立公平激勵理念。事實證明,公務員所處的“公平”與“不公平”環境使其產生相應態度,不公平的政策、結果、過程都會使公務員產生消極怠工思想,降低其工作熱情,減少工作行為,進而影響國家穩定、社會和諧。因此,為避免公務員產生不公平感,國家應確立公平激勵理念并使其全面貫徹于國家公務員激勵機制之中,在政府中營造公平合理的氣氛,使公務員主觀上產生公平感,從而使公務員在工作中經常維持其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
(二)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1)減小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企業員工之間的薪酬水平差距。我國應加大財政支出,提高公務員基本工資,消除公務員職業與其他職業之間的工資差距,從而使公務員通過比較得知自己處于公平環境之中,致使國家公務人員持續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為盡早實現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2)全面貫徹“同工同酬”原則。我國薪酬制度應全面貫徹“同工同酬”原則,同一崗位、級別的公務員應享受相同的待遇及其福利。在政府機關中,當具有高學歷、知名度學校的畢業生被錄用為國家公務員時,應當取消其享受特有待遇及福利。致使所有同等級別、資歷、崗位的公務人員處于公平的薪酬環境之中,使其維持原有積極地工作態度。
(三)建立公平的考核體系。(1)我國公務員考核制度應全面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基本原則。務必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切實貫徹到公務員考核制度之中,在公務員面試考核中,真正做到公平,公開,公正選拔國家所需人才,使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平化,在面試中,不要因應試人員外在表象、人脈網為考核重點,應將應試人員思想、品德、才能、應試反應能力作為主要考核內容。(2)加強政府、社會、媒體監督力度,確保公務員選拔公平。在公務員選拔考試過程中,應凸顯監督機關權力,對不公平現象及時采取行動制止,且對負責人進行相應的懲罰進而保障公務員選拔過程中的公平性。同時,應將社會及其媒體的輿論監督與公務員考試相結合,尤其是公務員的面試真正做到與各省各縣的媒體相合作,使公務員面試全程公開,真正達到公平公正效果。
(四)建立公平的晉升制度。(1)我國公務員晉升激勵應全面貫徹公開、公平原則。在公務員晉升制度中,不僅要及時公開晉升時間、職位、方式、程序,確保公務員掌握即時信息,避免公務員所得到的信息時間不對稱,從而制止不公平現象的產生。政府在公務員晉升中應堅持陽光操作,使人人晉升機會平等,同時建立一套操作性強的實施辦法,使晉升工作公開化、公平化。(2)培養“以適為主,以考為輔,以公平理論為引導”的晉升理念。要徹底打破以“綜合人脈關系”為主的晉升標準,就必須使政府轉變傳統晉升理念,打破傳統人脈網對我國公務員晉升制度的禁錮。我國晉升制度應加強樹立以適應高層崗位為主,突出晉升人員的應變能力及適應能力,防止彼得現象的發生,同時與考核相結合,客觀、公正評判公務員的綜合能力。在晉升制度中,無論是選代理還是考核都是一種晉升制度中的形式,因此在公務員晉升中仍存在主觀意識、關系網等不利因素,加強對領導的培訓教育,使領導將公平理論貫徹至我國公務員晉升制度之中。
結論:只有完善公務員激勵機制,才能給公務員創造一個公平的程序環境、制度環境、結果環境,使公務員處于公平環境之中,從而公務員激勵制度才能最大效果的激發公務員工作熱情,增強公務員職業適應力和凝聚力,從而不斷提高政府機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工人關于工資不公平的內心沖突同其生產率的關系[M].美國,1962
[2] 亞當斯.社會交換中的不公平.美國,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