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朱久宜
摘 要 高校學生黨員是學校的佼佼者,是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始終堅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永葆先進。當前大學生黨員隊伍總體上是優秀的,但是或多或少也存在偏差與不足,尤其是黨員的先進性不夠突出,那么如何創新和完善學生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模式,如何構建長效機制保持高校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尤為重要。
關鍵詞 高校 學生黨員 長效機制 先進性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46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和當代大學生自身特點的變化,大學生黨建工作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仍有待加強。建立健全“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是擺在高校基層黨組織面前的重要課題。積極構建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成為高校黨組織的重要任務。
1 高校學生黨員現狀
總體上說,學生黨員隊伍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積極向上。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入黨后,其素質提升緩慢甚至止步不前,與黨員的先進性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政治理論修養不夠,黨性修養不高。學生黨員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視不夠,甚至對黨的理論學習缺乏興趣;支部亦沒有有效的措施檢查黨員的理論學習情況,僅只在黨員發展時進行黨性知識考試、考察。一些大學生黨員理論知識貧乏,缺乏全面、正確地分析判斷復雜社會問題的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沖擊而動搖自己的信念,甚至個別黨員在大事大非面前,分不清方面,立場不堅定,做出錯誤的行為。還有一部分黨員的黨性修養不夠,連入黨動機都不純,存在功利性、盲從性和虛榮性,把入黨看成是一種就業資本,公務員等好工作的門檻或者“通行證”,只追求組織上入黨,沒做到思想上、行動上入黨,出現“入黨前非常積極,入黨后十分消極”的現象。
(2)黨員身份意識薄弱,先進性發揮不明顯。有些黨員在入黨前和入黨后的表現差異明顯。入黨前積極主動,按照黨員標準來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督促自己。但是入黨后,覺得自己已經進入了黨組織這個大家庭,沒有了明確的目標,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沒有把自己的黨員身份明顯化,黨員意識薄弱,與普通同學沒有差別,甚至還比不上普通同學。
(3)集體主義觀淡漠,帶有時代特點。如今高校學生以90后為主體,他們的身上都有著90后獨有的特征。他們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寵愛,個人素質比較高,但對周圍群體的影響力欠缺。相當一部分學生會認為黨性強不強純粹是個人的事,與他們自身所處的集體沒有多大的關系,直接體現在征求群眾意見、黨員組織生活和民主評議工作中,只講長處、不講缺點等。
2 構建長效機制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
2.1 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
(1)完善組織設置。高校基層黨組織需按照規定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學生黨支部,支部大小適中,覆蓋面要廣,支部可以設置在班上也可以設置在社團里,甚至可以設置在學生公寓,可以分年級或者分專業設置。支部的組織結構要完善,支部書記由老師擔任,其他委員則在學生黨員中以民主的方式擇優產生。只有在完善的組織中,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才能更好發揮,才能起到發展一個,帶動一片的作用。
(2)優化管理隊伍。高校應注重黨務人員的選聘,注重黨務工作骨干的培養,讓熟悉黨務工作,業務過硬、敬業和奉獻精神的同志充實到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隊伍中去。加強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建立黨務干部的定期學習培訓制度,打造專業化工作隊伍,保證基層黨建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的創新性。
(3)規范規章制度。基層黨組織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各項規章制度的指導。制度越規范,工作開展越有序。從黨員發展這條線看,最首先應建立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制度,從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開始,各項信息不斷充實建檔;始終堅持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制度,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和考察;建立和健全入黨介紹人(或聯系人)對預備黨員繼續教育和幫助的制度;預備黨員的考察和鑒定制度;正式黨員的考核制度等。
支部的會議制度需明確,“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按期進行。另外,要真正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支部仍需健全監督制度、獎懲制度、公示制度,做到激勵與處罰同在。黨內制定的規章制度,需嚴格執行,不能形同虛設,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
2.2 創新和完善教育管理模式
2.2.1 拓寬教育平臺,使教育無處不在
增加教育陣地,充分發揮公寓、食堂、教室、圖書館等生活學習場所的環境育人作用,開展“創建文明寢室”、“黨員寢室掛牌”、“黨員責任分區”、“讓書籍歸位——整理圖書”、“請為老師擦黑板”等活動,形成教育無處不在的局面。
創建網絡模式,通過QQ群、飛信、微信等現代通信手段,增進黨員之間的交流,及時解答學生黨員的困惑;注冊微博或者博客,開通支部微信平臺,關注共產黨員微信號,讓更多的黨員隨時隨地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社會時事,了解支部活動。尤其使實習生、畢業生黨員與支部聯系更加緊密,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按照黨的要求緊跟黨的步伐。
2.2.2 豐富教育形式,使教育緊跟時代
(1)自我管理教育與目標管理教育結合。加強黨員目標管理與自我管理的結合,可以成立以黨員為主的“志愿者服務團隊”,“社會時事交流會”,可以開展“黨員五個一工程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群體的自我管理的作用,展現黨員 “主人翁”的姿態。加強目標管理,結合先進性教育、創先爭優等重大活動,開展先進支部、優秀黨員評選,激發其為黨支部增光添彩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強其自覺性和主動性。
(2)分類教育與主題教育結合。在學生黨員中,可分為新生、老生,亦分為預備黨員、正式黨員,通過對于學生黨員身份的差異,支部可以分類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比如針對新生可以開展“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主題活動,引導他們追求一流學問,在大學生涯中不斷努力,追求精彩人生;針對預備黨員可開展“務實奉獻,率先垂范”主題活動,引導他們深入群眾,改進作風,爭做先鋒;針對畢業生黨員可開展“文明離校,責任入行”主題活動,讓畢業生黨員們時刻謹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帶著社會責任感,奮力拼搏。
(3)分階段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結合。建立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從時間上來講,應把培養教育的起點放在一年級新生中,把培養教育的內容分層次貫穿于大學幾年里。新生的入黨前教育,預備期教育、正式黨員教育三個階段的培養教育放在同一高度,堅持對學生黨員在校期間的全程教育。在分階段教育的過程中,結合社會實踐教育,引導學生黨員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參加暑期“三下鄉”,參與義診隊進社區,在實踐中提高了動手能力,鞏固了專業知識,深化了黨員身份和責任意識。
(4)單性教育與互動教育結合。學生黨員的教育活動一般由學生黨支部組織開展,但是教育效果不令人滿意。讓學生黨員自己通過主動獲取,使教育過程良性互動,會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學生黨員可以組織“實話實說”交流活動,讓他們在不同的視角下去了解自己的不足;又比如讓學生黨支部與教職工黨支部對接,搞師生共建活動,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 胡秀英.抓好“六個結合”構建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10).
[2] 馬征.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安康學院學報,2011.23(4):125-126.
[3] 嚴丹.加強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途徑探討[J].中國教育研究與創新雜志,2005(2).
[4] 喬溪.網絡平臺建設與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國成人教育,2009(15):25-26.
[5] 劉彩云.淺談構建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濟寧學院學報,2012(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