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教學語文教學的靈魂,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階段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注重情感的培養,要求學生理解、深入思考、剖析讀物。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味灌輸知識點,幫助學生總結閱讀的感觸和思想,阻礙了學生創新型思維的培養,抑制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新時期,我們要提高自身能力,重視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閱讀;朗讀;品讀感悟;合作自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29-01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已經受到眾多人們的重視。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情感、感受品讀文章,探究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領悟文章的精髓,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新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講解,而是以學生參與為主,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閱讀的本領,讓學生自主探究閱讀的奧秘,感受每一篇用心寫作的作品,觸摸作者最深處的情感。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作為宿遷市泗洪縣曹廟中心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的文獻,對于新時期小學語文特色閱讀教學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大聲朗讀,體會作者感情
其實閱讀能力的提高和朗讀是分不開的,如今,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大聲的朗讀,從而影響閱讀能力的提高。然而,每天的早晨,我們都會為學生提供一節朗讀課程,學生可以盡情的朗讀課文,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是借助語音形式生動、形象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言語活動,是口頭的語言藝術。為達到優化訓練的目標,要培養學生正確辨認文字符號、快速進行意義組合的能力;培養學生動用發音器官,實施正確朗讀的能力;培養學生口誦心維,感受語言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美讀課文,表達內心體驗的能力。在訓練方法上,我們認為可加強教師的范讀啟發作用;注重對課文的理解,讀講結合;朗讀過程中強化體驗,使學生感同身受。在朗讀課文時候,我們要進行創造性的外顯表現。這是在課文語言文字引導下的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使課文語言文字真正進入精神領域與自己的經驗相融合,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進而情感就會出現升華,就會自然迸發出一種創造的激情與沖動,迫不及待地要運用自己的語言技巧,輔之以表情、動作,重新表現課文的形式美、音韻美、形象美和意蘊美。這是對課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種創造性的超原型閱讀。因為在美讀過程中,課文的語音、語義、圖像、情景、事件等都已經過了學生的感官和心智的再加工,進入學生記憶的絕不會僅是空殼的語言,而是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與個體心理體驗的語言材料和多層面的語感經驗。所以,正確引導學生美讀課文,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學生欣賞、評價和創造性的閱讀能力。優質的朗讀只會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自主、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提高閱讀水平
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動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這就是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方式給予了明確的規定。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重視自主、合作閱讀模式教學的開展。自主閱讀,其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學習,并非讓教師去講解,通過學生自己摸索,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得到問題的答案。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靈活多樣給學生展示好自主閱讀學習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閱讀學習后,應該達到何種要求;最重要的是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去閱讀學習,教會學生閱讀學習的方法,能夠讓學生獨自一人在規定的學習時間里,完成預定的預習作業。合作閱讀,需要教師精心去組織,做到讓學生合作探究有序。合作探究能夠較好地訓練學生的集體觀念,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為今后學生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首先,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給學生合理分組,把學生編組后,每位學生能夠明白自己該做些什么。其次,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合作探究的問題所在。學生所探究的問題,應該在學生的自主閱讀階段就已經找到,由于學生個體無法解決,放在組內共同探究,找到答案。最后,語文教師在學生的合作探究時,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探究情況,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在第一時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自主、合作閱讀教學模式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希望廣大教師都能夠合理的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三、重視品讀感悟,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讀,更重要的就是感悟。我們要從小學抓起,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按不同文體的閱讀要領進行閱讀,抓住關鍵詞句和語段整體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同時精細閱讀,局部揣摩。指導學生養成圈點批注的習慣,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動人之處,揣摩詞句的表現力,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在美質。讓學生自選一組句子品一品。指導學生提取信息:抓住重點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點;抓議論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性閱讀,鑒賞文章特色。指導學生從作者的寫作目的著眼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內容與形式上的亮點、美點,體會文章的藝術特色。精選一段文字說一說。美段欣賞有兩個層次:①知道哪個詞、句子。②知道寫出了什么?在哪里?讓學生在修辭、練字、結構特色、表達方式等方面提高鑒賞能力,進而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品讀感悟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縱觀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讀書猶如品茗,只讀不“品”無法進入境界,多讀也無益;只“讀”不“悟”難于提升覺悟,于事亦無補。因此,新時期,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激發學生閱讀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重視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大聲朗讀,體會作者感情;自主合作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以及品讀感悟,從根本上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