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晶紅
摘 要:在新的教育改革推行的今天,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一線教師的夢想。高效課堂是在素質教育下,對課堂教學的一次有效探索和實踐。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實現高效呢?
關鍵詞:高效課堂;興趣激發;科學安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94-01
一、教師的備課要抓住“要害”
教材的安排很科學,很合理,每一節課需要完成的任務量并不是很大。但是面對一個個知識點,一道道習題,往往讓我們眉毛胡子一起抓,哪個也舍不得丟,在教學中弄得手忙腳亂,忙了一節課,效果并不明顯。會的以前就會,不會的也沒聽明白。顯然這節課是失敗的一節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抓住“要害”。教師缺少目標意識,對于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沒有做到心中有數。一節課40分鐘看似很長,教學的內容很多,其實最最關鍵的地方也許就是幾句話而已。比如:在教學畫60?角時。在學生充分動手操作交流之后我啟發學生用三個詞來總結畫角的步驟:1、畫線2、定點3、連線。這樣邊實踐邊總結,而且是學生通過勞動得到的“經驗”,學生畫角輕而易舉。武術講究心法,學習也要抓住“要害”。
二、教師上課要少“指手畫腳”
課堂上我們堅決拒絕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等包辦代替的作法。而是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學習上的“顧問”而已。因此,在課堂上,我總是放手讓孩子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將解決同一個問題。比如:畫135?角時,孩子們第一個想到的是是用量角器畫角。我鼓勵他們需求不同的解決辦法,他們想到用三角板畫角,想到了用紙折出角等辦法。大膽的放手讓孩子的思維更加開闊,學習的興趣也高漲。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能力
教師的教學設計再費盡心思,再重要,學生連看都不看一眼,心不在焉的樣子,對于他來說這節課也是徒勞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要學會聽課。要聽同學的發言,要聽小組的討論,班級的匯報,要聽老師的講解。并且,積極參與學習新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通過巡視、觀察、調查等手段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適時地調整教學流程。對于溜號的學生要及時拉回課堂中來,努力做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四、教師要給學生留一點自我改正的機會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早就響亮地提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教”的著名教學原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科學的學習方法可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重要保障。教師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就可以了。比如:“一個7位數,省略億后面的尾數大約是10億,這個數最大是(),最小是()。”我只是講了第一個空要利用“四舍”的方法來解決。于是我就要求獨立改正第二個空的錯誤。多數學生能想起用“五入”的方法解決,個別學生還是不懂,我給他們時間向同組的伙伴“求救”。這樣孩子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學習,有一種滿足感洋溢在他們臉上。
五、教師要教給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在日常的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孩子,獨立審題的能力差,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知從何入手,也弄不清題的要求是什么。一臉滿然的樣子。首先,要求孩子要有一定的識字量,能讀通題。其次,要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重頭到尾耐心閱讀。一些孩子只是讀了個開頭,似乎明白了題意就盲目解決,然而,后面的要求沒看清,所以只解決了一部分,還差了一部分沒有解決。再次。要抓住題目的關鍵詞語來理解題意。比如:請你任意畫出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截取長3厘米的線段。那么這道題的關鍵的詞語是:在直線上截取。讀題不認真的孩子會畫一條直線,另外在直線外面再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最后,教師要常問問學生,這道題你打算怎么解決?這道題考我們哪方面的知識?要想解決這道題,我們要先思考什么?
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不高,也影響到課堂效率的高低。現實中,有些課上學生沒精打采,既不積極地思考問題,也不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課堂效率不會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才能引發他們求知的欲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的獲取知識和養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只有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能圍繞學習目標積極地參與、認真地思考,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