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如果企業同時收到了標準的財務報告和否定的內控報告時如何挽回投資者的信心,研究目的主要在于給那些收到否定內控報告的企業增強持續經營的信心,同時也讓各企業明白收到否定的內控報告并不一定就是“死亡判決書”從而促使他們積極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披露內控報告,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市場合法、有序地發展。同時也幫助投資者更清楚地識別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
關鍵詞:內部控制;內控報告;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投資策略
一、序言
美國聯邦法律要求審計師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發布聯合審計報告。受其影響,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也要求我國的上市公司同時兩份報告即內控報告和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指引將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的財務報告質量,同時也會減少商業欺詐風險。
按照《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上市公司要同時披露內控報告和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本文將內控報告分為肯定的內控報告和否定的內控報告。當一個企業同時披露了這兩份報告而且事務所給出的均是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報告,那么投資者對該上市公司的信心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在收到標準的審計報告的同時,卻收到了否定的內控報告,那必然會引起投資者對該上市公司的懷疑,可是,僅僅根據否定的內控報告來評價一個公司真的合理嗎?把否定的內控報告作為上市公司的“死亡判決書”真的正確嗎?
本文認為,如果一個企業同時收到了標準的審計報告以及否定的內控報告,并不能直接認定該企業沒有投資價值。一個企業有無投資價值,還應該從財務的角度來評價,比如該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強弱、償債能力的高低、發展能力的好壞等。如果一個企業表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以及較好的發展前景,顯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二、問題提出以及解決方案
如果企業同時收到了標準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和否定的內控報告,我們應該知道,雖然審計機構提出了企業的內部控制部分失效,但有彌補意見、修正措施,以保證財務報表有效,公眾是可以接受的。這時,投資者可以通過進一步分析該彌補意見、修正措施來驗證其是否可行,以及分析財務報表來判斷該企業是否值得投資。
1.財務報表有效性的認定
我們可以通過鑒證風險、審計師的客觀性及獨立性來判斷審計師出具的彌補意見、修正措施是否可以保證財務報表的有效。
鑒證風險指的是在鑒證信息存在重大錯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提出不恰當結論的可能性。如果企業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表明本企業的鑒證風險很低,也就是說在鑒證信息存在重大錯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提出不恰當結論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審計師和事務所的客觀性也能被公眾認可。那么我們可以相信審計師出具的彌補意見、修正措施是否可以保證財務報表的有效。
2.分析財務報表
(1)盈利能力
所謂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判斷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包括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的分析和企業在較長時期內穩定地獲取利潤的能力。
企業的財務分析體系中,盈利能力分析是核心,盈利能力分析能夠用以了解、認識和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管理水平,預測和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活力和發展前途。
(2)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全部到期債務的能力和現金的保證程度。企業的負債按照償還期的長短,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兩大類。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是利用企業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和分析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的關系,來考察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和水平,其核心問題是企業的現金流量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是分別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據,計算和分析企業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同時結合企業的盈利能力,來全面綜合評價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3)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價值的增長應當主要源自于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情況對于分析企業的發展能力非常重要。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范圍非常廣泛,但從財務狀況角度,我們通常關注企業銷售的增長和企業資產規模的增長。我們可以利用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股利增長率來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其發展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投資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一個企業,從而決定其是否值得投資。也就很清楚地看到,企業應該及時披露這些消息來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來看,有一家企業叫做上海家化,它在公布2013年度財務報告的同時,也公布了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否定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自身出具了內部控制無效的自我評價報告,這兩份報告都認定上海家化存在三項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分別涉及關聯交易、銷售返利和運輸費用核算、財務人員培訓領域。作為2014年公布的第一份否定意見內控審計報告,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家化股票并未受此影響下跌,反而高開高走。因此,關于內控審計報告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其實,被審計機構審計出來內部控制無效對企業來講并非是壞事,換句話說,否定意見內控審計報告其實沒那么可怕。像上面例子中的上海家化企業,可以對新浪財經等一些比較具有權威的財經網站查詢到一些財務指標來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并在權威網站、報紙、期刊等進行公布,也可以挽回投資者的信心,不致于使企業陷入危機之中。
據統計,2014年,共有45家上市公司同時被出具了非標準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還有11家上市公司被出具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意見和內控審計報告意見不一致,其中有7家上市公司的內控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而其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為帶強調字段的無保留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雖然通過統計數據我們看到同時收到標準審計報告和否定內控報告的企業并不算太多,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我國內控制度剛剛起步,與國外發展相比相對較晚;其次很多企業并沒有公布內控報告。而本文正想通過這樣一個視角,讓企業明白披露內控報告即使收到否定的報告也并不可怕,從而推進我國內控法律制度的普及。
三、結論及不足
本文主要分析了同時收到標準無保留意見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以及否定的內控報告的公司挽回投資者信心的策略,即投資者要及時公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關于本企業鑒證風險的及審計師是否能保持自身獨立性的有力證據,以及外部權威機構作出的本公司的財務分析發展能力等的分析報告,從而幫助那些由于看到否定的內控報告的投資者消除惶恐和懷疑的心理,也使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下去。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分析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不僅僅可以分析其財務報表,還可以分析企業文化、員工素質、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本文主要是從財務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可能不夠全面。
參考文獻:
[1]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1(8):53-60.
[2]李萬福,林斌,宋璐.內部控制在公司投資中的角色:率促進還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2):81-99.
[3]林斌,劉春麗,舒偉,周美華.上市公司為什么參加內部控制試點——基于信號理論的檢驗[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2(2):23-33.
[4]林斌,饒靜.上市公司為什么自愿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基于信號傳遞理論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9(2):45-52.
[5]田高良,齊保壘,李留闖.基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1(4):134-141.
[6]陳志斌,陸瑤2008.內控規范制定機制研究.會計研究,4.
[7]Kim, J., B. Y. Song and L. Zhang.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Bank Loan Contracting: Evidence from SO X Section 404 Disclosures [J]. The Accounting R eview,2011(86):1157-1188.
作者簡介:王慧莉(1990.02- ),女,籍貫:河南省鄭州市,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安財經學院,職位碩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