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 陳芳珍
【摘 要】ISO9000族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是運用目前先進的管理理念,以簡明的形式推出的實用管理模式。本文以某學院為研究對象,闡述在引用該體系時遵循的質量管理原則,以及體系運行后的效果。
【關鍵詞】ISO9000標準 高職教育 質量管理
一、研究背景
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逐步擴大,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然而隨著高職學院數量和招生規模的增加,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產生了諸多問題。存在這些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高職教育發展的質量不高。如此看來,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中心任務就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流的質量來自一流的管理,然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還不夠科學化,系統化,是典型的經驗管理。如何從經驗管理提升至科學規范管理,成為我國教育管理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必然的發展方向。成功的關鍵是要調整教育結構、創新教育基本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符合高職特色的現代化教育質量管理體系[1]。
我國很早就認識到了ISO9000標準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并在1992年將其制定為國家標準。但是很多人對于這個標準不太熟悉,更別說應用在教育領域。最初只有一些航海類的專業院校率先將ISO9000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標準應用于教育質量管理,近年來,許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對ISO9000族質量管理標準進行了積極探索并積累了一些經驗。
二、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的相關概念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的統稱,是國際上多年來質量管理理論研究的成果,也是質量管理實踐經驗的精華,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從1987版、1994版更新到2000版,從適用于制造業發展到適用于各行各業和所有社會組織,到目前為止已經為154個國家的各種類型的組織所使用,得到了廣泛的好評[2]。所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作為一種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在國際、國內,在生產經營、服務、國際貿易、教育、行政管理、科研等領域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三、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基于 ISO9000族標準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原則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為了滿足顧客及其他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在總結實際經驗的基礎上,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質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規律,可以指導一個組織實施并保持持續改進其業績的管理體系。學院為實現質量目標,嚴格遵循以下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于其顧客。因此,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3]教學的過程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過程,包括教與學兩方面。在此過程中,教師傳授知識并培育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接受教育服務,并消化與加工知識。因此,學生既是教學產品的生產者,又是接受產品的直接顧客,學校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用人單位是學校教育的最終判定者和受益者,是最終顧客,家長、政府以及社會是利益相關方。
(二)領導作用
“領導者建立組織唯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使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高職學院的領導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掌舵手。領導班子首先要明確學院的發展方向,對學校進行準確定位,并編制學院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從而確定組織結構,明確職責分工,制訂教師質量評估方案,創建優秀的校園文化,引領全體教師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為實現學校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
(三)全員參與
“各級人員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收益。”教學質量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改進,學生及家長的滿意都需要人來完成。質量管理就是通過管理提高各職能部門人員的參與度,確定員工的職責范圍,制定合理的監督獎勵機制,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過程方法
“將活動和相關的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教育服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括教學資源投入,管理職責的界定,教學成果的監測、分析和改進等方面。只有采用過程方法的管理模式,才能事半功倍,實現整體質量的不斷提升。
(五)管理的系統方法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采用系統的方法來實施教學管理,指的是教學質量涉及學校的所有層面,不是簡單的監督教師,提高授課質量。教學質量因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必須要關注它們之間的關系,不能片面地關注某一個過程。
(六)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整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一個永恒目標。” 沒有一個事物是一成不變的,發展變化是所有事物的屬性。學校也需要通過持續改進來不斷創新和追求卓越。持續改進是連續地、不間斷地自我檢查、自我提升的過程,校領導要對此有正確的觀念,深刻理解持續改進是滿足內部和外部顧客的需要,根據不同的改進對象,在不同的層次、范圍、階段和人員之間進行,這樣才能在問題出現之前發現它,避免可能產生的后果對整個系統的破壞。
(七)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有效決策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學校領導在做出決策之前,必須尊重客觀事實,掌握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在科學地、系統地分析這些影響因素之后,才能做到立場堅定,決策準確可行。
(八)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組織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隨著現代經濟文明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專業度也越來越高。學校承擔為學生、家長、和社會提供優質教育的主要責任,與此同時,與供應方的關系也密不可分。教育,可以說是社會性工作,需要關注各方面的需求。學校的供應方,包括所有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個人。
四、學院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后的效果
(一)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成效顯著,提高學院市場競爭力
學生因“專業基礎扎實、職業素質好、專業技能強、踏實肯干”,博得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與重視,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高,很多國際知名企業主動與學院合作,開展訂單班培養。學院先后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就業指導中心”和“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二)師資隊伍建設以強化實踐為重點,雙師結構明顯改善
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求教師取得雙師資格證書,到企業中鍛煉學習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聘請知名企業的員工為學生授課,優化教師結構。建設一支品德過硬、素質優秀、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較強、具備創新思想、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的“雙師”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三)進一步加強生產性實訓,完善實訓基地的運行和管理
學院按照專業教室、綜合實訓室、生產性實訓基地三層級的建設思路,規劃、設計、建設實踐教學環境。學院與天壇生物、諾基亞、SMC、奔馳汽車等開發區駐區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在505家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建立并不斷完善實訓基地運行與管理制度,較好地發揮了實訓基地的功能[4]。
【參考文獻】
[1]馬樹超.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提升[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鮑潔.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R].北京:北京聯合大學高職研究會,2010.
[3]夏思淝,劉東紅. 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 (3):82-84.
[4]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EB/OL]. http://wenku.baodu.com.2014-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