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文
【摘 要】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水墨畫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經過唐、宋、元、明、清及近現代藝術大師的不懈努力,中國傳統水墨畫在造型元素、筆墨語言、構圖方式和意境傳達方面呈現出獨特的審美特征,體現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神內蘊,表現出創作者內心境界上的迥異追求。
【關鍵詞】中國傳統水墨畫 審美特征 思考與分析
中國傳統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審美品格。中國傳統水墨畫以老子的“素”和“玄”為哲學基礎,以“德”和“道”為精神追求,運用簡單的黑白兩色,繪出萬物的獨特形態。在有別于西方繪畫對色彩組合特定認識的同時,借助意象展示主觀思想,從而找到心靈深處的精神表達,比較完美地表現出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審美特征。
一、巧妙的造型元素
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造型元素一般由點、線和面組成,這些基本要素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卻更好地體現了作品的情感和美。一般來說,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線條不僅起到描寫事物的作用,還傳達著深刻的思想感情,可以簡單可以復雜,可以主觀可以客觀,亦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組合和搭配,從而構成畫者的理想形式。線條的粗細、緩急、輕重等特質都體現出畫者的能力和表達意蘊,比如在表現樹木的經絡、質地、紋路時,常使用各類型的以線條為主畫法的皴擦方法,一般有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等方式,不同方式代表著不同的形貌特征,從而表現畫家對待作品的內在含義和審美情懷。同時,中國傳統水墨畫也注重以點和面的應用,來表現作品的不同意境和精神追求。在傳統水墨畫中,經常用大、小斧劈皴的手法,這種手法是以面為主,來表現事物的環境和畫面感。更有以點為主要表現手法的作品,比如在宋代《瀟湘奇觀圖》一作中,米友仁在整體的畫面創作時,將景物會聲會影的描繪出來,層巒疊起,云霧繚繞,特別是其中的山石和樹都是用粗細不同、輕重不同的水墨點成,不僅使畫面看起來生動有質感,而且讓觀者仿佛身陷畫中,不能自拔。
二、含蓄的筆墨語言
筆墨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語言表現,繪畫作品中不僅講究精神和審美對作品的重要性,而且也離不開筆墨的傳神功能。一般來說,中國傳統水墨畫作品中“用筆”和“用墨”這兩者都要做到精細適當,它們共同決定著一幅傳統水墨作品的好壞。筆墨是創作水墨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傳統水墨畫在用墨上講究潑墨、積墨等手法,不僅體現出畫家本身的用墨技巧和自身素養,還完成了筆、紙和作品含義的真正結合。而在用筆上一般講究中鋒和側鋒共用的原則,講究骨法用筆,用筆提按,比如明末清初時的畫家龔賢,其作品大氣真實,細節逼真。他的用筆老道,用墨適宜,不僅將墨色的大氣沉穩渲染于畫面中,而且其所作事物雄厚豐滿,所作山水先勾勒輪廓再用筆皴之,重復用筆使色調趨于深重,用墨大膽濃重,使得他的水墨作品達到深厚色宜的效果。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筆墨語言極具含蓄性,在展示出畫家精神世界的同時,也給觀者不同的審美體驗,并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傳統水墨畫的表現效果。
三、獨特的構圖方式
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對整體構圖是十分重視的,一般講究移步換景的構圖方式,按照畫者的意愿隨時調整畫面感的遠近需要,這在構圖上顯得自由靈活,特別是在畫面上可以沒有焦點約束,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效果。比如從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出,每個建筑都是獨立的,不具有透視效果,沒有焦點的約束,作品所展現出的房屋、車馬、人物等都可以獨立觀賞,使得觀者在視覺上隨意調節,給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和自由的審美感受,同時也表現出作品本身的生動感和真實感。在構圖上也盡可能體現出轉承方式,使整個畫面感平衡呼應,使畫中景物和人物虛實相映,使作品具有層次感和節奏感。比如畫家倪瓚的水墨作品《容滕齋圖》,山石與樹木位于近景,中間留白處代表湖色,而最上方空間則是簡單線條構成的平坡,這種簡約的構圖方式不僅使整個畫面富有層次,而且體現出畫家自身的簡約意境。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獨特構圖給觀者不同范圍內的想象空間和審美感知,是不同于其他傳統藝術文化的審美表現。
四、靈動的意境傳達
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境”是畫家創作的永恒主題。盡管不同社會時期所描繪的“境”不盡相同,但是意境之美卻表達了水墨畫的真正審美,從視覺到感性,從繪畫內涵到精神趣味,都是基于內在的意境體驗基礎之上的。當觀者欣賞一幅傳統水墨畫作品時,首先使觀者打動的不是畫家的技法,而是畫中產生的共鳴感,即觀者與畫家的精神共鳴。特別是在宋代的傳統水墨畫中,極具內涵的作品達到傳神的思想境界。宋代畫家對自然環境的贊揚和抒情往往在細節上抓住形的特點,來表現自己的內在感情,以實現“中得心源”的最高精神境界。如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這幅表達山水的作品并沒有直接描繪山水的紋理,而是用不同的筆墨技法體現山的高聳威嚴,水的直瀉恢宏,這些景物在范寬的筆下被表現得形象傳神。整幅作品突出了畫面的風骨神韻,表現了一種高深的思想境界,很好地將中國北方山水特有的質感凸現出,創造了一種仙人神游的“境”。
中國傳統水墨畫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審美內涵被藝術家們在創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其造型元素、筆墨語言、構圖方式和意境傳達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和魅力。因此,我們應該從傳統繪畫大師的作品中感受那個時代的文化底蘊,并將我國傳統水墨畫繼續繼承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張剛.淺析中國水墨畫的表現特征[J].美與時代,2005(06)
[2]徐源.中國山水畫的美學理論分析[J].大眾文藝,2012(02).
[3]馬媛.中國傳統山水畫與現代山水畫審美思想之比較[J].美術教育研究,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