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曲珍
摘 要:所謂“有效教學”就是指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課堂始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課堂“有效教學”也一直是教師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思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鞭策,教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教師也應與時俱進,摒棄傳統“一言堂”“滿堂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走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民主、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全面發展。在此,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幾點思考。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隨著學生逐漸步入高年級,年齡的增長,也使他們的穩定性提高,注意力也容易集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量和難度也有所提升,使得高年級的數學課堂越發的沉悶死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嚴重影響課堂的有效性。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去。
1.通過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研究表明,當教師的思想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激起學生的情感時,學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笨梢?,教師的情感和教學狀態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狀態,用寬廣的知識面、旺盛的熱情和豐富的教學情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中,聚集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始終都能保持興致盎然。
2.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憑借著它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為一體,形象生動、直觀活潑的優勢,在當下的教學課堂上應用越來越廣泛,也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會積極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借助其優勢,來創設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清晰化,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對這些差異,任何統一整齊的規劃做法都注定是失敗的,評價也不例外。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美,尤其是小學生。因此,筆者在教學中,一方面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知識情況、學習能力的不同,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難易程度不同的目標、問題和習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學,有所得;另一方面多層面地鼓勵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符合他們能力的、“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問題,學生回答正確,絕不吝嗇當堂表揚,學生回答錯誤,也絕不批評斥責,而是要耐心引導,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并對其勇于回答問題的勇氣加以褒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既不會覺得教師特意挑選簡單的給自己,也會通過回答問題而獲得成就感,從
而建立自信心,進一步愛上數學學習。
二、設計符合學生的實踐活動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這也就是說,教師應當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還課堂給學生,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動腦分析、動手操作,從而解決問題,得到思維的創新和發展。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力所能及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多做、多說、多總結、多歸納。在參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有效進行學生的情感滲透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維目標”中,除了知識與技能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之外,還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的學習情感,直接制約著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的傳授,完成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不同的養成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教育,以及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進行潤物細無聲的熏陶。
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影響學生知識的構建和數學素養的養成。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并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程改革[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紀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N].伊犁日報:漢,2008.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