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萍
[內容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建學生話語權,首先要關注小學英語課堂,分析學生話語權缺失情況;其次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在英語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話語權,并開辟多種會話空間,拓展課堂教學對話圈。
[關鍵詞]小學英語;重建;話語權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師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話語權的重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話語權,真正實現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學生話語權的重建策略,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敢說、想說、愛說。
一、關注小學英語課堂,分析學生話語權缺失情況
1.關注學生上課發言情況和引導學生課上重建話語權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活動起來,才能確保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很多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話語權占據著重要地位。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學生話語權的喪失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而且使得學生缺乏創新性思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發言情況,引導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重建話語權。
2.教師要分析學生話語權缺失的原因
學生英語課堂話語權的缺失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只有認真分析學生話語權缺失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沉默寡言,一方面是教師的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不是很好,缺乏學生主體性教學的設計,沒有給學生留出更多的發言時間;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話語權缺乏挑戰性,在教師的權威評價中話語權缺失特別嚴重。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各種主體表現的情境,還要讓學生共享師生話語權,創設平等友好、和諧交流的課堂。
二、創設教學情境,在英語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話語權
1.在預設和生成上關注學生的話語權
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不但要關注教學目標,還要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話語權的重建情況。教師在新課標理念下,要以非指示性教學模式進行備課,對學生的回答部分少一些預設,更有利于課堂的生成。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Teaching by Miss Bao的教學預設中,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討論問題,而不是將問題的答案過多地預設到教學設計上,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生成語言要多引導,多鼓勵,讓學生能夠學會自我概括教學內容。教師要抓住學生回答的精彩處、閃光點、省略處、疑難處,調動學生的言語活動,形成精彩的課堂動態生成。
2.調整好“聽、說”之間的關系
在英語課堂上,單憑教師的說、學生的聽,是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相反,只有學生的說,而沒有教師的聽,教學目標也不能完成。教師要調整好課堂上的聽、說之間的關系,要讓教師的聽、說與學生的聽、說形成良性互動,讓學生能夠在可調控的范圍內實現話語權的最大化。教師要善聽,要積極捕捉學生有價值的東西,通過聽把握學生思維脈絡,捕捉信息并作出價值判斷,然后不斷地重建信息并用恰當語言點撥,讓問題成為新的課堂生長點。
三、開辟多種會話空間,拓展課堂教學對話圈
1.拓展課堂教學對話圈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出學生的話題,讓學生從話題中提出多個問題,從而產生良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那樣的課堂才是高質量的課堂。如在譯林版小學三年級英語Unit1 In class 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和詞組,就要構建語言情境,讓學生多讀。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要讓學生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子open your book/the door等句子,讓學生會誦讀歌謠Open the windows,學生要想會讀日常交際用語,就要通過小組合作方式以及學生自讀等方式拓寬學生的語言交際途徑,讓學生能夠在緊扣教學內容的話題中延伸討論,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2.開辟多種會話空間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話語權,并不代表就要剝奪學生的沉默權,教師要反對思維停滯,師生缺乏互動式交流的沉默,但是要鼓勵學生思維、情感達到一定程度的沉默,學生的沉默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教師要調控好沉默和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創造條件給每一個學生說話的權利。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搭建表達的平臺,讓學生積極參加語言活動,在課外,教師也要開辟多種會話空間,要讓班內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活躍起來,不能僅僅和部分學生形成對話圈,要為每一個學生創造表達的空間。如在課堂之外,教師可以開辟網絡論壇式溝通,師生設立QQ群,師生在QQ群里進行語言溝通。同時,教師可以組織英語興趣小組,讓學生在課堂話語活動中未充分行使的話語權得到充分釋放。教師要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的回歸,讓小學英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中積極發言,積極思考,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話語權的重建,不僅是教師的職責,也是學生的任務。學生只有重建了課堂話語權,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而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話語權,才能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的回歸,讓英語課堂由教師獨霸話語權走向師生分享話語權。
參考文獻:
[1]陸曉彬.英語教學法課程研究的分析與反思[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8.
[2]徐婕.課堂教學透射生命氣息[J].新課程(中),2011,02.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