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東
高中英語教學中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
張建東
【摘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學生的說、寫能力較差,這種情況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極為不利。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強化學生對說寫能力的培養,而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說寫結合;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如何創造聽說讀寫的交流環境,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英語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讓學生從“啞巴英語”和“中式英語”轉變成用英語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是教師和學生在高中英語教與學過程中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求英語教師對教學模式與手段進行優化創新,進而達到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目標。現今,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模式,本文就是對該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加以論述。
若要展開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對活動的具體目標、條件等予以明確,且確保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該活動實現英語水平的提升。因此,合理設計活動的目標和內容,是十分關鍵且有必要的。在此期間需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活動的內容必須具體化,需將活動的預期目標、任務以及開展流程等內容分別加以明確。也就是說,在活動開展前一定要制訂比較詳細的計劃,且計劃應該具體到每個小組的每個人,甚至要考慮到活動開展過程中可隨時改變和添加的一些細節。只有計劃制訂得比較完善,才可以避免實施過程中的失誤,可以使活動獲得更好的效果。活動的目標確定后,接下來就是研究和規劃整個小組活動的過程。
第二,教師應把握好小組合作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在選擇活動內容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充分結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與英語水平,避免出現內容太難、太簡單等情況的發生。因為內容太難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太過簡單又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且無法達到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吳悅2013)。對于教師而言,這項工作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掌控小組合作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首先,應該明確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活動內容應該與學生的整體水平相符,同時,要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帶動小組成員整體水平的提升,又要能激發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其次,充分分析教學內容。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使教學流于形式。
第三,小組合作的活動內容應注意探究性、趣味性。在活動開展前,教師應做好內容設計工作,且應結合教學情況、學生情況,廣泛搜集資料。在內容的設計上,應選擇一些題材較為新穎、有趣,且具有探究性的內容。現在的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比較多。教師在設計活動內容時應盡可能避免老套、缺乏新意的活動內容。只有活動內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趣味性,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
在確定好活動內容之后,則可開始著手分組工作,通常情況下,教師可將班內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大約在4~6人。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依據活動內容、學生特征以及學生座位等,展開合理的分組。例如依據學生的座位進行分組,前后桌的同學可組成一組,這是一種比較簡單且使用最為廣泛的分組方式,然而,因為這種分組方式并未考慮到學生學習水平之間的差異,所以,僅適用于一些如寫小短文、合作對話練習等難易程度較低的活動。又如自由組合,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自由選擇,繼而組成一個小組,經由該方式組成的小組,學生之間往往有比較好的感情基礎,所以小組成員之間的氛圍比較愉悅、輕松,且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比較流暢,這種情況對小組活動的開展極為有利。該分組形式適合用于一些課外活動,如研究調查類活動、英語板報設計等。但這種分組方式同樣存在弊端,有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即,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小組,“學困生”形成一個小組。因此,在活動中,除了讓學生自由組合外,教師也要適當參與。
除上述兩種分組方式以外,還有一種較為科學的分組形式,即依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個性特征所組成的小組,該分組方式遵守了一個基本準則,即“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內學生各有優缺點,將其組合在一起,可起到揚長避短、互助互補的效果。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因為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言而無物而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教學有效性的降低。對此,為了進一步豐富教學活動的內容,提升活動的效果,在活動開始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手段或途徑,收集和活動有關的資料;而為了提高收集資料的效率,小組組長可依據每一位組員的特點,分配相應的任務,以便收集到更多的資料,且更全面地了解他人的觀點。例如以“Movie”為活動的主題,教師可要求學生去收集一些自己比較喜歡或感興趣的英文電影,并且找出每一個故事情節的英文論述,之后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生的興趣千差萬別,每個人感興趣的電影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內容會相對較為豐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率高,能夠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形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交流,也有合作。通過該形式,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可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完成資料的收集、討論等環節之后,則可以進入到真正的寫作環節。在寫作環節,同樣可進行相應的分組,即為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文寫作中,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段處理,然后每個成員分別對其中的一個段落進行寫作(孫麗冰2014)。完成寫作之后,小組成員之間交換閱讀,且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對作文進行完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最后,小組成員一起對作文進行調整與潤色。例如:在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盡量應用過渡性詞語,在句式的應用上,盡量多樣化,在詞語的應用上盡量貼切。這種形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各小組在完成作文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朗讀大賽,即對各組所書寫的作文進行朗讀。在此過程中,各小組需對其他組的作文進行評價,具體在作文的主旨思想、文章結構、語言表達、語法運用等諸多層面。在各組都完成朗讀之后,教師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小組的作文,并請各小組展開合作評析,以對作文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展開探討,例如單詞、語句、結構等,同時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在學生評析作文的同時,自身也可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繼而有針對性地展開學習。
在學生評析結束之后,教師再對各組的作文進行綜合評價,且給出相應的意見。首先,教師應對整個活動過程中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具體評價的內容有許多,例如小組合作情況、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其次,再對其完成的作文加以評析。教師在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時,不但要指出其優點與缺點,同時還需進行正確的引導,以促使其更好地發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而且還可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繼而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引用文獻
孫麗冰.2014.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J].價值工程,(15):265-266.
吳悅.2013.高中英語教學中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3):66.
作者信息:225401,江蘇泰興,江蘇省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aattract@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