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琴 姜曉燕



摘 ? ?要: 文章通過自編問卷對高校師范類畢業生進行就業素質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在對調研數據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議,以促進高校師范生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
關鍵詞: 師范生 ? ?就業現狀 ? ?應對策略
由于我國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2015年已達到749萬。目前普通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同樣不容樂觀。過去的幾年,全國大部分地區,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教師的原因,師范生就業形勢較好。但近年來,高校連年擴大招生規模,師范類大學畢業生持續增加,并且各中小學校就業崗位存在萎縮的趨勢,師范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某些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通過獲得教師資格證,開始涌向教師隊伍。在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競爭中,由于師范類畢業生的師范技能尚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仍存在較大的距離,因此他們在競爭過程中并沒有太多的優勢。因此,師范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如何才能做到以突出師范教育的特點為基礎,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已成為高等師范院校必須面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研究選取長沙某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880份,回收問卷872份,回收率為99.09%,剔除廢卷(包括漏卷及不按要求作答的),有效問卷為856份,問卷有效率為97.27%。
(一)調查問卷的內容。
問卷包括“個人求職預期”、“個人求職擇業心理”、“針對師范生就業現狀的看法”、“對師范生創業的看法”等幾大問題。本研究采用SPSS對調查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二)本次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的性別比例為:男生59.48%;女生40.52%(如表1所示)。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情況為:大一31.7%;大二29.70%;大三24.19%;大四13.99%。調查對象學習的專業類型以理工科居多,占全體調查對象的83.3%。
表1 調查對象性別比例表
二、調查數據分析
(一)就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根據此次調查顯示,大多數師范生對其未來就業情況持有長期且較高的關注度,一進入大學便開始關注就業情況的現象較普遍。53.27%的師范生會在大一時即開始關注就業情況,27.1%的師范生會在大二的時期開始了解就業的相關情況,大三開始了解的學生占總人數的15.89%,大四才開始關注的學生占3.74%。
調查了解到,多數師范生對其未來就業會做好規劃并具有預期目標。在調查對象中約有12.62%的師范生仔細了解過其專業前景及未來就業狀況,并且明白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68.69%的學生有過大致了解,但對未來還未有具體規劃,17.29%的學生目前仍不太了解,1.4%的學生還沒想過。
當問及是否了解教師崗位的基本就業程序時,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現出較迷茫的態度,不太了解其基本就業程序的學生占62.15%(如圖1所示)。事實上,教師崗位的面試程序一般有筆試、面試、教學能力測試(即試講和說課)三個步驟。如若不了解就業的基本程序,則求職準備必然是不全面的,因此有些師范生求職困難可想而知。
圖1 是否了解教師崗位的基本就業程序
調查中我們看到,現今師范生選擇找工作途徑這一問題上呈現出單一化的現象,大部分學生僅僅會通過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兩種方式,往往忽視諸如網絡等現代化的招聘方式。
表2 師范生找工作時會選擇哪種途徑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當前師范生對就業的基本知識仍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關注就業相關問題過晚、不了解就業基本流程、找工作時選擇途徑單一等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師范生的順利就業。
(二)就業技能情況。
1.基礎技能:教師應具備的基礎技能有普通話技能、口語表達技能、書寫及書面表達技能、教學設計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技能、課堂教學實施技能、說課評課技能、班主任工作技巧等多項技能。在對眾多師范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現今師范生對這幾項能力是同等重視的,并著重訓練自己的三筆字、普通話和講課技能。
2.教學技能:在調查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當被問及作為一名教師哪些方面更重要時,絕大多數的學生均選擇了教學能力,同時,對其他幾項較重要的能力,諸如運用現在信息技術的能力等,多數師范生持漠視的態度。而現在科技不斷發展,并不斷滲透進高校、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幾何畫板等軟件開始廣泛地被教師運用。因此,師范生應對就業挑戰時僅僅具備普通的教學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德育能力等其他能力尤為重要。
同時聯系被調查者對于“期望任教的學校”的選擇,我們做了相應的交叉分析(如表3所示)。通過對該表的詳細分析我們了解到,多數學生都希望在中學或高中任教,而初高中學校的教學更側重教學,并不注重科研,因此大多數師范生在備戰求職的過程中忽視對自己科研能力的培養。
表3 ?“期望任教學校”與“看重的教學能力”分析表
(三)就業意愿。
在對“已對未來有規劃”學生的進一步調查中,筆者大致了解到目前師范生對未來就業情況的期望。在對工作地點的選擇上,約有半數的學生希望畢業之后能夠回到原籍工作,選擇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比例分別為27%和19%,希望去西部工作的學生僅占4%。但據調查數據,我國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教師崗位基本上已處于飽和狀態,而西部地區的教師資源仍然十分匱乏。這兩項數據的對比充分表現出我國教師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此外,對師范生未來工作月薪預期的調查情況如表4所示。
表4 畢業后師范生可接受的月薪
在師范生就業培養調查中,24%的學生對學校的師范生就業培養氛圍不太滿意,認為對師范技能的提高并沒有什么幫助,這反映出當前的就業指導課僅僅流于形式而并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師范生對學校安排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不看好。實際上,學生希望學校提供的是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當下的就業政策、為學生制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等,他們認為這能為師范生找到工作提供更直接的幫助(見表5)。
表5 ?學生希望學校為其就業提供什么幫助
此外,57.48%的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適當增加師范生見習的時間。訪談中我們了解到,他們認為師范技能需要通過實踐來提升,并且經過較多的實踐效率往往更高,因此希望適當增加見習時間。
圖2 您認為是否有必要增加見習時間
同時,筆者對部分師范類本科畢業生的去向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近三年部分師范生就業情況統計表
由表6可知,師范生在畢業當年約有一半的學生能夠順利找到工作,約有三成的學生會選擇讀研究生或出國繼續深造,其余學生則大多陷入找工作難的困境之中。在詳細了解已就業學生的工作情況后,筆者統計分析了他們的就業水平狀況。除極少數簽約了省會城市的知名學校以外,較多學生則簽約了各市附屬的縣市學校或是培訓機構。
“創業”已成為現代大學畢業生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在調查過程中近六成的學生表示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愿意自主創業,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他們卻有諸多困擾,如缺乏資金、缺乏經驗、缺乏管理知識等現實問題。因此學生反映希望學校可以加強對應屆畢業生創業的政策支撐和經濟支持。
三、促進師范類本科生就業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以能力為導向,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
目前,學校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單一,主要以專業知識為考核指標,很容易導致學生只注重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提高技能。學校應建立一個獨立的學生的技能學習檔案,將技能培訓的考核結果納入整體的學生成績系統,并作為擇優推優的重要基礎,技能考核實行制定目標、分項考核、統一評價的考核方式。制定目標是對各項考核制定考核標準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分項考核以過程性考核為主,主要考查師范生各項技能的達標情況,重在操作與運用;統一評價是對各單項技能考核予以總體評價,形成終結性的操行評定,作為學生畢業和獲得教師資格認定的必要條件。將學生的技能列入考核對象,可以促使學生實踐知識的學習,促進師范生實踐技能的提高。
(二)完善就業指導服務系統,增強求職能力。
首先,建立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一支專業水平高、指導技能棒、富有特點的就業指導師資隊伍,除此之外,建立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包括及時了解、掌握當前師范生就業情況的發展動態及國家政策,研究預測就業趨勢和發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求職情景模擬等活動,組織進行職業測評和心理輔導等。
同時,建立全面的就業信息網絡,廣泛收集招聘信息。學校相關部門應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途徑收集信息,主動與當地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溝通,利用多種渠道,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提供給師范類畢業生,經常組織校園招聘等,為畢業生提供全面的就業信息。
(三)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大眾創業。
積極響應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依托“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濃郁的創業氛圍。與相關學生組織(如團委)合作,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技術支持和合理引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有成熟創業計劃的學生提供貸款支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四)制定合理的大學生活規劃,促進就業能力全面提高。
不論是從事教育工作還是從事非教育工作,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并非單一培養,而是一個體系,需要在總體籌劃中有意識地培養。
現今,某些師范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明確,嚴重影響他們的就業準備工作及對自己的準確定位,甚至影響他們將來的生活和對社會的適應性。某些師范生沒有對將來做出計劃,不看重社會實踐,缺乏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人際溝通和自我認識的能力。在大學四年的生活和學習中,師范生需要逐步明確個人的大學生活規劃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人生規劃,確定適當的目標體系,制訂實現目標的計劃,磨煉自己的心智,在求職的路上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黃寧.基于決策樹技術的師范生就業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12).
[2]王智超.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執行狀況調研與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
[3]黎昌友,趙雪飛,鄒蓮.師范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7).
[4]何穎,王乃一.免費師范生就業狀況與求職心態對比研究——基于華東師范大學2011屆、2012屆免費師范生的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4(03).
[5]潘小春.首屆免費師范生就業政策實施情況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1).
[6]胡玉姣.高校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對策探討——以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為例[J].教育探索,2014(08).
[7]張芬,沈輝.試論高校師范生就業指導的途徑[J].職業與教育,2012,06.
[8]宮賀,孟計,田紅雨.培養師范生創新創業能力,做好師范生就業指導工作[J].青年文學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