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蟲丸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研究
孫立靖郭建中孫青黨讀華郝明澤黃憲梅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252600)
三蟲丸成分包括水蛭、地龍、土鱉蟲、黃芪、當歸等,具有活血化瘀、補氣生血的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病等。補陽還五湯是治療腦血管病的經典用方。把這兩個方劑進行臨床對比,觀察其療效的差異。現將其分析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將2013年5月~2014年7月來我院就診的中風后氣虛、血瘀的患者150例,隨機分為三蟲丸治療組100例和補陽還五湯治療組50例。三蟲丸治療組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42~88歲,平均(46.68±11.84)歲。補陽還五湯治療組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46~72歲,平均(46.17±11.36)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1,2]。中風氣滯血瘀、脈絡瘀阻的診斷標準: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肢軟無力,面色萎黃。②舌質瘀暗,舌苔白、舌體有齒痕,脈象沉澀。
藥品制作方法
三蟲丸成分包括:水蛭、土鱉蟲、地龍、黃芪、當歸等,劑量按1∶1∶1∶2∶1,由我院制劑室將方劑所需生藥去除雜質、清洗、低溫烘干后,采用濟南生產的貝利超微粉碎機粉碎,加工成水丸,裝入瓶中封裝,每瓶60 g。
補陽還五湯[3]來源于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該方補氣、活血、通絡,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常用方,劑量按方劑學中所標注的比例,同樣方法制作成水丸。
服用方法:常規服用,每次3 g,每天2次;病情重者,每次服用6 g,每日2次,連服3個月后觀察療效。
治療結果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對發病3個月以內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評分。①患肢肌力恢復情況:0分為肌力0級;1分肌力1級;2分為肌力2級;3分為肌力3級;4分為肌力4級;5分為肌力5級。②患者舌質情況:0分為舌質瘀暗明顯;1分為舌質瘀暗較明顯;2分為舌質瘀暗較輕;3分為舌質無明顯瘀暗。③患者脈象情況:0分為脈象明顯沉細澀;1分為脈象沉細;2分為脈象基本正常。計算治療前后以上各項積分總和。參照文獻[4]計算,改善率=[(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痊愈:改善率>90%;顯效:改善率為75%~90%;有效:改善率為30%~74%;無效:改善率<30%。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總積分結果詳見下表,治療前總積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三蟲丸治療組與補陽還五湯治療組患者
兩組療效比較:三蟲丸治療組共100例,治愈32例,顯效60例,有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0%;補陽還五湯治療組50例,治愈12例,顯效28例,有效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8.0% 。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討論
三蟲丸是我院臨床上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病變的方藥,其主要成分為蟲類活血藥,配上當歸補血湯,活血祛瘀、補氣養血而不傷正氣。方中水蛭破血通經,逐瘀消癥。水蛭的有效成分是水蛭素,屬于天然的凝血酶抑制劑,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環;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其制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特效[5]。土鱉蟲活血祛瘀。現代研究表明,土鱉蟲中含有絲氨酸蛋白酶,對人體血液纖溶酶原的激活作用與尿激酶相似,另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香豆素等成分,可以有效溶解形成的血栓并防止血液凝固。地龍通經活絡、活血化瘀。其主要成分有纖維蛋白溶解酶、蚓激酶、蚓膠質酶3種酶,有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6]。黃芪補氣升陽,固表益衛。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作用[7]。 當歸補血和血。 該藥方組方簡潔,以蟲類藥為主,輔以補氣扶正的補血湯,數味藥聯合應用,效專力宏,活血祛瘀通絡而不傷正氣。通過臨床研究證實,該方的組合有改善血液循環,抗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促進心腦等組織供血的作用[8],臨床上用于氣滯血瘀型心腦血管疾病,療效可靠,方法簡潔,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伯臾. 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08-112.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8-349.
[3]許濟群.方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50-151.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4-235.
[5]祝曉雯,宋嬿,金若敏,等.水蛭超細粉及水煎液活血化瘀作用的比較研究[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22(1):33-37.
[6]徐鳳彩,高向陽,王煒軍,等.蚯蚓體內營養和藥物有效成分的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2(3):86-89.
[7]吳發寶,陳希元.黃芪藥理作用研究綜述[J].中藥材,2004,27(3):232-233.
[8]翟曉翔,鄒積隆.黃芪、水蛭、地龍不同配伍治療缺血性中風試驗研究[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4(1):52-55.
收稿日期(20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