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華
媒介新興語言格式中的“各種X”研究*
■孟艷華
最近幾年,受網絡語言、影視傳媒語言的影響,語言中“各種”后可搭配的對象擴展到抽象名詞、動詞、形容詞,在句中充當謂詞性成分。文中語料來源于中國傳媒大學文本語料庫和流行網絡文學作品。問卷調查①集中于對這一結構的語義理解。我們以事件語義學理論為基礎,認為謂詞性的新興結構“各種X”表征事件或場景,其語義可概括為:一是以各種方式或由于各種原因進行或出現“X”所表征或所指向的各種事件或場景;二是以各種方式或從各個角度看,所述事物都很X。與傳統用法一樣,“各種”依然表示分類,所分類對象依然為名詞性成分,不同的是,這些分類對象與事件或場景中的各種參與者角色,即“方式”“狀態”“原因”“角度”“行為”“現象”等相關聯。也就是說,傳統結構中“各種”是對其后名詞所表征的事物分類,新興結構中“各種”則對與X相關聯的事件或場景角色分類。下文詳述之。
(一)新興“各種+NP”的語義
(1)今天我各種悲劇。
對(1)中“各種悲劇”,95.5%的受訪者認為其語義是“打不到車、開會遲到、忘帶錢包等各種不順利”;2.5%認為是“很難過”;2%認為是“看了各種各樣的悲劇故事”。按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各種悲劇”在句中的語義是“發生了各種具有悲劇色彩之事”,聽話者在理解時補充了動詞“發生”,其語義可記如(2):
(2)各種 +NP(充當謂語、補語、狀語或獨立成句)→進行或出現+各種+NP
(二)“各種+VP”的語義
1.各種+不及物VP如(3):
(3)a.孩子們在公園里各種跑、各種追。b.昨天晚上我各種睡不著。
(3)中動詞為不及物動詞。對于(3)a中“各種跑”,95%的受訪者認為“各種”指向的是動作的路徑或方式,即“跑上跑下、這兒跑、那兒跑”或“快跑、慢跑、跳著跑、喊著跑”;對(3)b中“各種睡不著”,76%的受訪者認為是指“翻來覆去、輾轉反側睡不著”,即“睡不著”時身體狀態的各種伴隨方式;21%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睡不著”,方式優于原因被解讀,這與前人研究認為的最優解讀是“原因”解讀不同。
據此,“各種+不及物性動詞或動詞性詞組”的語義可記如(4):
(4)各種 +ViP→以各種路徑/方式或者由于各種原因+ViP
2.各種+動詞+(賓語)如(5):
(5)a.第一次做視頻,各種求分享。b.求,各種求。
(5)a中及物動詞“求”后使用了賓語“分享”,55.5%的受訪者認為其語義是“請求在網站、貼吧、社交群等各種媒體上分享”,44%的認為“各種”指向謂語動詞,意為“非常誠摯地請求”;(5)b“求”后賓語沒有出現,仍有35.5%的受訪者在解讀時補充出了賓語,認為其語義是“求家具、求工作、求交友等各種請求”。這表明,當及物動詞后的賓語不出現時,“各種”但仍很有可能指向動作致使產生或者指向的賓語。其語義可記如(6):
(6)a.各種+動詞+(賓語)→V+各種+賓語。b.各種+動詞+(賓語)→以各種方式或態度等+V
再如(7):
(7)a.每天只能少數的幾個人和王越見面,還得各種隱瞞,各種想辦法見面。(17K小說網《我們是兄弟》2013-1-1)。b.他派了人各種阻攔我,不讓我去見你。(17K小說網2012-12-12)
(7)a中“各種想辦法見面”既可以理解為“想各種方法見面”,也可以理解為“以各種方式想辦法見面”;(7)b只能解讀為“以各種方式阻攔我”,因為“阻攔各種我”不合邏輯。
語料分析表明,很多句子可以如(7)a那樣理解為(6)中的兩種語義同時存在。
3.各種+VP事件如(8):
(8)上網各種掉線。
對(8)中“各種掉線”的語義,與前人研究認為的“掉線的原因多樣”不同,受訪者均認為“各種掉線”指“掉線”事件多次發生,優先指事件在不同時間的重復或多次發生。這類表達的語義可概括為“發生各種VP事件”。
(三)“各種+AP”的語義
這類表達包括兩類,其一如(9):
(9)住我家行,一個月給500房租就行了,還可以讓你帶著你的各種小情人各種甜蜜。(17K小說網《一起混過的日子》2009-12-6)
上例中“各種甜蜜”語義為“做各種甜蜜的事”或“享受各種甜蜜的時光”。其語義可以概括為“進行或出現各種AP所表征或指向的事件或場景”。
其二如(10):
(10)a.新來的老師各種帥。b.韓國明星們各種帥。
(10)a主語為“新來的老師”,(10)b為復數“明星們”,雖然從問卷上看,復數主語會影響語義解讀,但這類“各種AP”語義基本可概括為(11):
(11)以各種方式/從各種角度看,(主語)都很AP
(四)“各種X”的語義模式
綜上所述,“各種X”的語義可概括為兩種模式:一是以各種方式或由于各種原因進行或出現“X”所表征或所指向的各種事件或場景;二是以各種方式或從各種角度看,所述事物都很AP。
新興格式“各種X”由網絡語言走向影視廣播等大眾媒體語言,走向日??谡Z,在不斷傳播與廣泛使用中,其語篇環境逐步出現定型化趨向,也因此逐漸獲得了獨特的語篇功能。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表征說話者所建構的事件(event)或場景(scene)(Talmy 2000)。據語料分析,“各種X”出現的典型語境有兩類,其一是在場景描寫句中,表征對靜態場景的描寫,如(12):
(12)a.我們現在知道敘利亞已經戰亂有將近16個月,各種沖突,各種戰亂,死亡人數到了一萬六千人。(《時事開講》2012-07-25)。b.這些年來,各種食品,各種超標,各種毒,有人甚至戲稱,不把元素周期表吃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深圳電視臺《18點新聞》2012-05-25)
(12)a用兩個“各種X”描寫了敘利亞16個月戰亂情景:爆發各種沖突事件、各種戰亂事件;(12)b用三個“各種X”描寫了近年來頻繁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紛亂情景??傊?,這些句子都使用兩個以上并列的“各種X”獨立小句,描寫各種事件并發的混亂、雜亂場景,既省略了對細節的描寫,又對混亂的場景進行了具體勾勒,引發聽話者對細節的想象。
其二是在事件敘述句中,表征對動態事件的概述?!笆录敝冈谀程囟臻g與時間被觀察者感知為具有起始點與終結點的動作、活動或變化(Van&Hamm 2005:4)。如(13):
(13)a.每天只能少數的幾個人和王越見面,還得各種隱瞞,各種想辦法見面。(17K小說網2013-1-1)。b.要面臨一個很重大決定的時候,我母親對醫生各種的懷疑,各種不信任,弄得她自己很難受。(《鏘鏘三人行》2011-04-26)
(13)a敘述了“少數人”想盡各種辦法跟王越見面的事件;(13)b敘述了“我母親”對醫生的各種懷疑與不信任事件。這兩個句子都是使用“各種X”對依次發生的同類型多種事件進行概述,省略了事件的具體細節,凸顯了事件的主線。
總之,“各種X”的典型使用語境是場景描寫句和事件敘述句,通常通過兩個或更多的并列“各種X”結構,對多事件并發的混亂、雜亂場景或者依次發生的同類型的多種事件進行概述,省略細節,凸顯主線,同時用“各種X”這一語言形式暗示說話者對細節進行了留白,進而引發聽話者對細節的自行想象和解讀。
注釋:
①問卷于2014年4月至7月采取網絡進行,http://www.wenjuan.com/s/Ivy2ai。收回有效問卷204份。受訪者年齡分布是:20歲以下4.71%,20-30歲47.64%,30-45歲45.03%,46-60歲2.09%,60歲以上0.52%;性別分布是:男性25%,女性75%;上網習慣是:經常上網,經??葱侣?、貼吧、微博、微信82.72%,經常上網,只看新聞、報紙等官方網站15.18%,不常上中文網,不接觸網絡漢語2.09%。
(作者單位: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劉俊】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美國漢語學者的漢語研究及漢語教學研究史”(項目編號:13YJC740068)、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專項資金資助)“現代漢語話語否定標記的多維研究”(項目編號:13YBT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