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軍,畢肖林,董 潔,劉 睿,毛春芹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藥劑學教研室,江蘇南京210023)
課題式教學法在工業(yè)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陳 軍,畢肖林,董 潔,劉 睿,毛春芹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藥劑學教研室,江蘇南京210023)
該文面向應用型高素質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將課題式教學法應用到藥物制劑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工業(yè)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由教師設計課題,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在分析解決課題同時鞏固理論學習成果、提升應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并介紹了課題式教學法的相關教學實踐成果、注意事項及存在的問題。在教師指導性教學、學生自主性學習和分組討論性學習相結合的框架下,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教學方法;學生;教育改革;工業(yè)藥劑學
工業(yè)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和劑型的工程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和臨床應用等內容的一門綜合應用型科學[1],是藥物制劑專業(yè)及制藥工程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面向應用且綜合性較強[2],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工業(yè)藥劑學課程是目前本校藥學院課時最長、學分最高的主干課程(90學時,5學分),其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具有標桿作用。
課題式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3-4]。作者以工業(yè)藥劑學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建設課題庫,圍繞解決課題,由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專業(y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牢固掌握課程教學的主要知識點,培養(yǎng)應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顯著提高工業(yè)藥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框架式的,所有的知識內容均被安排在一個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大綱框架內,以教師課堂知識講解為主,輔以適當的實驗教學,考核時以一張框架內知識點組成的試卷作為學習成績的評價指標,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過程,聽從教師的指揮,缺少學習的積極性,所有的思維均被束縛在框架內。這種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由于沒有自主地面對問題,只是接受灌輸式教育,缺乏應對實際狀況的應變能力,往往在工作后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崗位的需要,或很難脫穎而出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
長期以來,工業(yè)藥劑學課程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灌輸、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雖然也嘗試應用了案例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5-6],但學生的學習模式仍然是“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對知識點的把握依靠死記硬背,很難實現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yè)綜合素質的提高。當前專業(yè)知識日新月異,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所培養(yǎng)的人才質量就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學生應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系到藥學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問題,大學的學習與中小學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自主性,要想改變長期以來的灌輸式教學和被動式學習模式,必須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與模式。課題式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題研究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課題,通過學生在解決過程中的表現可以直接反映課程教學的效果,并且通過學生解決問題所表現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來評定成績,避免“死記硬背得高分”現象的出現。
3.1 課題設計 由教師聯(lián)合藥物制劑研發(fā)、生產、應用一線人員選題建立工業(yè)藥劑學課題庫,內容覆蓋課程教學的主要難點問題,并覆蓋“藥物制劑的處方前研究與設計”、“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與生產工藝”、“藥物制劑的合理應用”等三大單元,課題要具有綜合性及一定理論深度,不能通過單純的網絡檢索加以解決,最好與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相契合。課題設計要達到2個標準:(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2)涵蓋并考查了教學中所學習到的重點知識。在設計中,應該選擇思路更為開放、實踐更具創(chuàng)造性、協(xié)作性和挑戰(zhàn)性的課題。例如,結合毒膠囊事件,設計課題“如何確保藥用輔料明膠的安全”;結合輝瑞公司吸入式胰島素(商品名:Exubera)的失敗,設計課題“胰島素非注射給藥制劑的設計”。教師在設計課題的同時要做必要的背景資料準備,在給出課題的時候進行引導,以防學生對課題的理解出現偏差。
3.2 分析解決 組織學生自由組合分組,每組3人左右,在講授完相關教科書理論知識后,提出課題,通過抽簽確定解決課題的組號,每項課題同時有兩組負責解決,采用競爭解決方式以提高趣味性。每項課題的解決由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進行小組討論、分工合作收集背景資料、最終提出解決方法。在分析解決中,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素材,不僅局限于文獻檢索、網絡搜索,還可以自己設計完成實驗或拍攝相關視頻、動畫,要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各種方式對素材進行分析處理而不是簡單呈現。最終,通過課堂PPT匯報解決方案,由教師進行點評并對不同組之間的解決方案進行比較和分析,強化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結合課題難度評定學生成績,注意在形成性評價中加以體現[7]。需要指出的是,在學生匯報之后,教師應針對匯報中出現的問題做延伸分析并反饋給學生,要有一個互動的過程[8]。
3.3 評價反饋 由藥劑學教研室以外的教師組織實施對課題式教學應用效果的評價,主要方法為調查問卷、座談會形式,通過搜集反饋意見,供教師總結經驗并且對課題庫及教學具體實施過程進行優(yōu)化。
3.4 與實驗相結合 從課題庫中選擇2~3個課題應用到藥物制劑專業(yè)綜合實驗的設計性實驗部分,通過實驗進一步驗證課題解決方案的可信度,使理論與實驗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互相促進的教學課程體系。
通過課題式教學法,提升了工業(yè)藥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匿名問卷調查中,10級藥物制劑專業(yè)52名同學中有50人對課題式教學評價為優(yōu),2人評價為良,工業(yè)藥劑學的學生網絡評教成績進入全校前5%。
4.1 課題設計是關鍵 課題設計既要與課程教學相銜接,也要與實際應用相契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題與案例不同,課題必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理論深度,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課題類型以解決問題型和探求新知型為主[9]。教師在給出課題時,一定要注意進行必要的鋪墊和講解,可以給出相關的素材。
4.2 解決方法需要引導 課題的解決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并不一定是唯一標準答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調研而不是單純靠網絡文獻檢索來積累素材。例如,在“膜劑的適用對象”研究過程中,學生通過在藥店的走訪,積累了膜劑的應用實例,從而得出了膜劑在口腔潰瘍中應用較多的結論。即使是依賴文獻研究解決,也要引導學生多看文獻,綜合分析,不能根據一篇文獻就下結論,以偏概全。
4.3 教師講解要有層次 學生課題匯報完成以后,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解,教師的講解一定要有層次,首先指出與教科書理論內容相關的部分;其次要指出學生匯報中出現的問題;第三要有拓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準備。此外,教師的講解中一定要有鼓勵,不能單純地指出學生的錯誤。
4.4 整個過程堅持教、學互動 課題式教學法是一種以課題為基礎,滲透專業(yè)知識,師生在教學中都具有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教學互動,特別是學生積極參與課題解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是唯一知識傳授者的教學模式。
5.1 學生的思維習慣限制了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就存在“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往往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表現為被動式學習,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在課題式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出對主動學習的不適應,思考問題片面,缺乏團隊學習與小組討論能力,很多同學依賴單純的網絡搜索拼湊答案,而對相關的理論問題缺乏思考。
5.2 小班化教學[10]亟待推進 大學教育,尤其是公共課往往習慣采用大班化教學,一個班聽課人數甚至有上百人,教師與學生互動困難。而課題式教學法恰恰需要大量的師生互動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因此必須與小班化教學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效果。作者在實踐中也發(fā)現,一個小組中3個同學,對課題解決的貢獻往往相差很大,在課題匯報后的提問中對全部組員進行提問并且分別評分,以防“大鍋飯”的現象發(fā)生。
在應用中掌握的知識學得最牢靠,課題式教學法要求在教師指導性教學、學生自主性學習和分組討論性學習相結合的框架下,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因此,課程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培養(yǎng)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轉變當前以單純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以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在此背景下,課題式教學法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在運用課題式教學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特別應注重課題的設計,在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1]周建平.工業(yè)藥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
[2]蔣革,吳艷華.淺談工業(yè)藥劑學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128-129.
[3]丁晶,周志尊,趙君嫦.課題式教學法是高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然趨勢[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0,24(1):78-80.
[4]張仲林,臧志和,鐘玲,等.課題式教學法在藥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1):96-97.
[5]黃娟,王建偉,孫祎蔓,等.工業(yè)藥劑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3,25(6):472-475.
[6]陳軍,蔡寶昌.案例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運用[J].藥學教育,2007,23(6):31-33.
[7]熊陽,來平凡.形成性評價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09,25(6):31-34.
[8]周慶頌,李潔,陳振華.互動式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4,16(8):607-609.
[9]周輝,劉力天,高麗娟,等.課題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繼續(xù)教育,2011(11):16-19.
[10]楊中樞.我國小班化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研究,2012(4):103-10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56
B
1009-5519(2015)16-2540-02
2015-03-17)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2013年度課題(NZYJG2013-07)。
陳軍(1975-),男,江蘇泰州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藥劑學教學及科研工作;E-mail:chenjun7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