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作者單位:河北省黃驊市廣播電視臺)
視覺思維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的運用
王 靜
(作者單位:河北省黃驊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們對電視畫面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因此,提高視覺思維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發揮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電視畫面的視覺效果。視覺思維在一個電視畫面的編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指導著電視畫面編輯,從情感認知角度進行分析,研究電視畫面的真實內涵。
關鍵詞:視覺思維;電視畫面;編輯;運用探討
電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了傳遞信息與創造娛樂的作用。由于電視設計的范圍較廣,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想獲得最佳效果必須充分發揮電視的大眾傳媒的作用。在進行電視畫面的編輯時,一定要充分結合電視的通俗化、大眾化的特點,根據電視的價值取向,合理運用視覺思維,建立起良好的電視媒體的傳播作用。
電視畫面編輯是一種視聽藝術,它展現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情感與藝術的交織,是人類發展形成的藝術結晶。而電視畫面帶給人們的往往不只是視覺上的沖擊,還夾雜著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視覺思維對于體現電視畫面的質感尤為重要。視覺思維在電視畫面編輯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傳達出的電視節目視覺感官的畫面效果,從而達到影響觀眾情緒的目的。
電視畫面的編輯是決定電視傳達效果好壞的重要環節,在實際編輯過程中,電視畫面表達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電視的視覺效果的好壞,這些都是由視覺思維的設計來決定的。因此,要想實現更好的視覺效果,就要抓住視覺思維的重要性來對電視畫面的編輯進行合理規劃。在電視畫面的編輯中,影響電視畫面表達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電視節目的定位,二是電視節目的信息量,三是電視節目節奏的把握,加強與觀眾的交流度,及時對電視節目進行改革與創新。
2.1電視節目的定位
電視節目傳播的都是大眾娛樂的內容,傳播的對象幾乎都是最廣泛的觀眾,但在實際的畫面編輯過程中不可能全方位地考慮到每一個層次的觀眾。因此,對于電視節目的定位決定著電視畫面的效果,根據電視節目的群眾特性做好節目的定位。在電視節目的題材選擇上,要考慮觀眾的節目需求、欣賞水平、節目的創意與功能等,做好電視節目的定位工作,確定節目的服務對象與表達的真實意愿。
2.2增加節目的信息量
新時期,人們對于電視節目的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們在節目的設計與傳播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當時社會的最新信息,傳達最貼合群眾需求的信息。在電視節目的傳播中,發揮節目的信息特性,調動一切手段與方法,實現信息量的最大化。根據社會潮流的需求,信息的傳播對節目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電視節目的畫面編輯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電視節目的特性,盡量傳播最大化的信息量,實現電視節目的真實效果。
2.3把握節目的節奏
電視畫面的傳播效果都是由影視節奏組合而成的,在節目的錄制過程中通常是由各個環節實現的,例如電視節目的情節發展,電視節目中人物的心理變化,以及人物的肢體動作,畫面的色彩組合,語言與音樂等,都是決定這一節目好壞的關鍵。在電視節目的畫面編輯中,要多方位地考慮節目的每一個細節,關注畫面的內外節奏,及時對畫面的傳達效果進行處理。要想達到電視節目的最佳效果,就要做好每一個畫面的綜合效果,才能保證電視節目的效果最好。
對電視畫面進行編輯,就是通過編輯電視節目的畫面、選取畫面組合元素、形成組接畫面的過程。在每一個畫面的編輯中,都應該考慮畫面的最佳效果,將最好的畫面效果呈現在觀眾的面前。
首先,電視節目的畫面編輯就是要在選取畫面的基礎上,使電視畫面達到最佳美感的效果,使電視節目傳達出最鮮明的主題。因此,先從選取畫面的角度開始,選擇貼合人們生活實際的素材,盡量從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計出符合他們思維的最通俗易懂的電視畫面。例如,電視節目的畫面拍攝過程中,關注拍攝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在最精簡的肢體動作或語言行為中展現出人物的最佳視覺感。
其次,要根據電視畫面的需求來確定畫面的長度,結合群眾的內心感受來確定電視畫面要表達的真實想法,使畫面的長度完全符合節目要求。在設計電視節目的畫面時,根據視覺思維的慣性考慮,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畫面長度,使其真正反映群眾內心的想法,激起群眾看下去的好奇心。
最后,要根據電視節目的畫面需求進行電視節目的畫面的組接,全方位考慮電視節目劇情發展趨勢,對電視節目的畫面進行組接,根據觀眾的視覺感受來設計電視節目的鏡頭鏈接、畫面組接及場景布置,使畫面達到符合群眾需求的效果。
本文從觀眾角度出發,通過對視覺思維的深入分析,挖掘電視畫面傳達最佳效果的真正意愿,提出如何將視覺思維更好地運用到電視畫面的解決措施中。
參考文獻:
[1]馬建.論視覺思維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3,(5):181.
[2]陳瑩.淺議電視畫面編輯的運用與創造[J].活力,2012,(2):173.
[3]楊保軍.中國原創營銷企劃實戰范本解讀[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