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萍
(作者單位:甘南廣播電視臺)
新時期背景下對播音主持工作的思考
何 萍
(作者單位:甘南廣播電視臺)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的主持風格及主持理論都到了較大發展。這一時期中,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備較高的業務素養、政治素養及文化素養,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
關鍵詞:新時期;播音主持;思考
播音主持人的出現,是廣播電視領域的一場革命,并且這一個性突出、充滿生機活力的播音主持人為電視節目注入了活力。但是不少人對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認為播音主持人不過是節目的“傳聲筒”“念稿員”。事實上,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主持人起著重要作用,是整個節目的操縱者和領頭羊。本文思考新時期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素養,力求培養更多高質量的播音主持人才。
播音主持人是黨和國家的“喉舌”,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與紀律性,應當具備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播音主持人不只是“念稿人”,而是需要用敏銳的政治眼光去看待節目稿件,堅決制止危害黨和人民的稿件的傳播,做好節目稿件最后的把關人。播音主持人應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熟悉黨的方針、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堅定的立場。
任何行業都需具有職業素養,它是對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在當今,魚龍混雜的社會中,主持人應時刻保持自己的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播音主持人在具體的采編工作中做到客觀真實,不容因某些原因歪曲事件的報道。對于新聞來說,客觀真實地報道事件能吸引觀眾及時了解當前的社會動態。新聞不應該摻雜任何感情因素或因觸碰到社會的黑暗面就有意回避或篡改,播音主持人應該具有真實的品質,即積極地弘揚“真善美”,批判“假惡丑”,對采編到的新聞做如實的報道。因此,良好的職業素養是一個播音主持人合格的標志。
電視節目最重要的特點便是準確、高效、及時地為觀眾傳達事件的發生、發展。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觀眾感興趣的地方切入。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必須具備及時發現、迅速捕捉、深入挖掘節目信息的能力。敏銳的觀察力離不開較高的職業素養和對政策的把握,優秀的播音主持人離不開經驗的積累和時間的歷練,更離不開敏銳的觀察力,從普通事件中發現常人發現不到的節目價值是播音主持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敏銳的觀察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長時間積累下來的能力,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生活中積極觀察留心身邊的事物,讓一草一木都能為自己新聞作品添上一抹鮮綠。
廣大受眾具有千差萬別的愛好,存在個體差異的普遍性,電視節目設置的欄目內容各式各樣,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運用各種語言樣式進行傳播。電視節目類型的差異要求播音主持人所采用的風格也要有差異,同時還要有不同的特色,要求不同的表達形式。播音主持標準適宜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為他們的播音主持增添色彩,同時,最重要的是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采用獨特的語言,這樣才能避免節目出現整體單一、枯燥乏味的現象。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依據大眾的喜好和意愿,運用各種不同的語言特色來包裝自己,得到受眾的認可,從而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對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備過硬的業務素養及博學多識的才華。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首先應當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語言基本功作為播音主持人的基本技能,是一種語言創作活動,并不是簡單的發聲讀字。掌握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能夠在播音室內做到換氣自如,有意識地鍛煉喉部的控制能力。此外,清楚地認識語言創作過程,播音主持人應當將播音主持稿件理解清楚,才能準確地傳達給觀眾。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并不是看字發聲,主要是依靠語言表達節目內容的,因此需要講究語言的表達技巧,充分運用聯想與想象引發感情,達到以事感人,以情動人。
播音主持人提高自我素養的關鍵因素是文化素養,電視節目改革不斷深入,人們對電視節目的需求變得多元化,就新聞而言,人們已經不滿足昨天的新聞,希望第一時間了解新聞信息,因此,新聞播音主持人逐步轉向“采編、寫作、播音”等現場報道的主持人過渡,而且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獨立完成新聞采編必須具有扎實的文化素養,這對提高新聞主持人主持水平意義重大。
新時期、新環境下,媒體面臨較大的變化,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在新時期下發揮自身優勢,進而提高自身的播音主持水平,提高傳媒業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占凡.堅決抵制低俗之風 全面提高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隊伍素質[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9).
[2]郭淑珍.播音主持高素質人才培養探析[J].才智,2012(4).
[3]徐偉.論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內驅力——高能素質[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作者簡介:何萍(1986-),女,甘肅卓尼人,本科,二級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