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偉
【關鍵詞】 數學課堂;趣味;教學資源;
參與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106—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有了動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從事各種活動,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在學生的認識過程與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此話非常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古往今來,許多發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就是與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有關。傳統的數學課堂把豐富復雜、動態變化的教學過程簡約化歸為“明算理,重練習”的特殊認知活動,導致數學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學生智慧的培養,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乏味,沒有激情。那么,怎樣才能使小學數學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學資源要趣味化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新課程倡導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握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并通過巧妙的形式介紹給學生。
2.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要做出其他努力。低年級學生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讓這些靜止的資源動起來,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
二、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1.用數學本身的內在魅力喚起學習興趣。布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各種數學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解決數學問題時思路的開闊和敏捷,數學思維的各種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構成了數學這門學科的潛在吸引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把數學這種內在魅力顯示出來,使學生看到一個“快樂的數學王國”,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如,在教學“連加連減”一課時,筆者事先制作了一些頭飾,請班里的九名學生戴著頭飾表演天鵝飛來飛去的情景,全班學生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學重點和難點也得到了突破。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不僅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濃厚。
3.組織數學游戲、競賽搶答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組織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和勝負為誘因,可以刺激學生自我提高的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同他人競賽與自我競賽相結合的形式,使優等生和學困生都能在競賽的過程中得到進步,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復習整理課時,筆者采用了小組競賽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競賽分為三部分:口算、我當小考官和搶答思考題。每一項均為全班參與,并從各組選出不同人次進行評判記入該組成績。由于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以比賽的形式上復習課,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總之,要使課堂氣氛活躍,煥發生機,就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科學地設計學習活動,使學生不僅愛學、會學,而且學得積極主動,學得活潑,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讓數學成為學生自覺追求的東西。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