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瑋瑋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傳媒學院)
傳媒學院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蔣瑋瑋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傳媒學院)
摘 要:本文通過深入研究傳媒學院各專業實踐教學目標、方案與具體實施的方法,指出傳媒學院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的現狀和特點。依據傳媒學院實踐教學的特色,構建出適合傳媒學院實際應用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對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強化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教學平臺
國內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當前高校傳媒類專業建設的重點。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需要合理地設計與架構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與質量,為提高傳媒技術人員的職業素質提供良好的培養手段。本文在對傳媒學院自身專業特點剖析的基礎上,指出傳媒學院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的現狀和特點。依據傳媒學院實踐教學特色,構建出一套科學完備、可操作性強、適合傳媒學院實際應用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傳媒學院現有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及數字媒體技術四個專業。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采用“1+1+2”的培養模式,即學科通識基礎平臺1年、專業基礎平臺1年、專業方向拓展與實踐2年,第一學年主要開設通識拓展課、通識核心課及少量的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第二學年主要開設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第三學年主要開設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集中實踐教育環節——專業見習;第四學年主要開設學科基礎課程、專業選修課、集中實踐教育環節——專業實習、科研訓練項目、創新創業教育及社團活動。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強化人文通識和專業選修方向的教育,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的訓練。
廣播電視學專業立足于新聞傳播的內在規律,著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堅實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廣闊的知識視野,系統的廣播電視理論知識與現代傳播技能,能在廣播電視新聞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拍攝、編輯、節目主持、策劃與管理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應用型人才。該專業形成了媒體策劃與創意、新媒體傳播兩個既相互聯系,又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模塊選修方向,主要學習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以及廣播電視概論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進行廣播電視采訪、寫作、編輯、制作、節目籌劃、節目主持及管理等業務方面的實踐訓練。
廣告學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系統的廣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具備堅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基礎和廣闊的知識視野,系統掌握廣告學、媒介經營管理與傳播理論知識,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與專業技能,能在媒體廣告部門、廣告公司、政府部門、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企事業單位和文化創意產業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策劃、創意、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形成了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設計與制作兩個既相互聯系,又具有一定獨立性的選修方向,主要學習廣告學概論、廣告創意學以及廣告策劃學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進行廣告策劃、創意與制作、市場營銷和實施能力等業務方面的實踐訓練。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導、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堅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基礎和廣闊的知識視野,具備較高的廣播電視藝術、新媒體藝術創作等方面的全面知識和能力,能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制作、主持以及攝影、音響、撰稿、編劇、廣告及社教等方面工作的廣播電視藝術學科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形成了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兩個既相互聯系,又具有一定獨立性的選修方向,主要學習廣播電視編導的基礎知識和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導、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制作、主持人以及攝影、音響、撰稿、編劇等業務方面的實踐訓練。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系統掌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數字影視技術、游戲動畫技術、網絡傳播技術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能到影視制作公司、游戲軟件公司、動漫設計與制作公司、教育與培訓機構及大中型企事業等相關行業,從事動畫設計與制作、游戲軟件設計與開發、影視制作、廣告設計、網絡媒體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該專業形成了數字影視技術、動畫與游戲技術兩個既相互聯系,又具有一定獨立性的選修方向,主要學習數字媒體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進行數據庫、Maya動畫、動態網站設計、網頁制作、游戲設計及動畫場景與角色設計等業務
方面的實踐訓練。整個學院的培養方案突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讓學生以最佳狀態適應當前社會對媒體產業人才的需求。
湖南科技學院地處欠發達地區,作為一個地方性本科院校,傳媒學院提出了“以賽促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鼓勵學生多參加大學生廣告大賽、全國新聞學子論文評選、湖南省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科訊杯”影視創作大賽及“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比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選擇指導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品,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同時,還鼓勵學生多申報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項目,撰寫結題報告,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理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傳媒學院根據媒體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校內建立了新聞業務與傳播技術實踐基地,還有大量的實驗室,如電話調查與訪問實驗室、廣告制作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音頻實驗室、攝影攝像實驗室、廣告創意與制作實驗室、虛擬演播室、高清節目制作實驗室及數字媒體實驗室等。這些實驗室的建立,為傳媒學院1000多名學生提供了實驗教學服務,給學生提供了全開放的課余課外實踐活動,進行專業技能實訓,滿足了學生對實戰的需求,提升了學生的自我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能熟練地操作各種設備,能獨立制作出微電影、廣告作品、攝影作品及游戲程序等,大幅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傳媒學院還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如永州市廣播電視局、嘉禾電視臺、九嶷山景區媒體創意實踐基地等。其中,永州市廣播電視局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擁有豐富優質的頻道資源、頻率資源、網絡資源、節目資源、人才資源及一流的設施和設備,學生可以親身參與,感受主流媒體的工作流程。九嶷山景區媒體創意實踐基地依托九嶷山景區豐富的文物古跡、獨特的自然風光,奇異的溶洞和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等獨特文化資源,把教學活動與傳播九嶷山文化資源相結合,轉變教學觀念、拓展教學領域、整合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方式及探索產學研校外實踐教學模式。傳媒學院學生可見習九嶷山景區的一系列慶典活動,如九嶷山風光民俗攝影、書畫作品聯展和永州旅游推介會等,可以參與活動方案的策劃、制定與組織工作,進行品牌策劃、包裝與推廣、制定系列營銷活動策劃書、制定品牌推廣活動方案、進行基地影視及平面廣告創作和拍攝形象片等,還可以進行新聞報道,以文字、圖片及影視等多種方式對活動進行宣傳和推介,通過專題節目、景點風光等專題形式進行創作。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傳媒學院學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較完善的操作平臺,也為學生的專業見習、專業實習提供了場所。傳媒學院還建立了學生自主創業實踐基地,鼓勵學生自己創業,為學生提供實驗室資源。為學生創辦了西山攝影協會、朝陽傳媒、校園電視臺、廣告設計工作室、影視制作工作室、新聞采編工作室及禮儀文化傳播工作室。
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是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的基礎,通過對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學習,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有了一定的認識。傳媒學院在《電視攝像》《廣播電視采訪》《廣播電視節目編輯》《新聞攝影》《廣播電視寫作》《廣告創意學》《廣告美術基礎》《市場營銷學》《廣告攝影》《廣告文案寫作》《廣告攝像》《平面設計基礎》《電視攝像》《電視畫面與非線性編輯》《影視劇本創作》《美術基礎》《圖像處理與平面設計》《二維動畫設計》及《網頁制作技術基礎》等專業核心課中,安排了很多實踐教學學時。在各專業的教學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課時所占比例超過了50%。各專業設置的集中實踐教育環節,更是強調實踐,是實踐教學平臺的一種重要舉措。學生通過專業見習、實習、社會調查等實地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更全面地了解傳媒前沿,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不斷創新。傳媒學院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能熟練操作各種設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媒體業對從業人員的智能結構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求把領悟文化、把握市場、掌握技術三者協調統一起來,并以此為基礎發展自身的特長。因此,強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十分必要,實踐基地和實驗室的建設將為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傳媒學院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高素質,強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出面向紙媒、傳媒及廣告公司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許晴晴.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初探[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教育技術學,2012.
[2]鮮思東,張清華,陳六新.基于主體參與式的數學實踐教學平臺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8).
作者簡介:蔣瑋瑋,湖南科技學院新聞傳播系研究實習員。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學院2015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XKYJ201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