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娜


【摘 要】 2014年10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并在2014年11月14日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4號),這一政策的頒布對我國相關企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真正體現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文章通過對該新政策的解讀,進而結合案例分析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新政策對相關企業的會計、所得稅以及企業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加速折舊; 固定資產; 所得稅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6-0055-03
一、背景
從國內背景來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要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需要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而目前,制造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主要源頭在于資金不充足,以致設備的更新換代、資金的流動性等方面都遭遇瓶頸。除了自身資金能力不足的方面,外部融資成本還不斷提高,內憂外患,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制造業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近年來,投資增速還有所下滑,企業自身與外部等因素制約了企業的轉型升級。為了使企業對設備及其更新改造加大投資力度,并且使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進而能夠推動內外資的公平、有序地競爭,就需要給予制造業政策上的支持,增加其流動性,促進企業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因此,國務院頒布了新的折舊政策,進一步完善以前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政策,力求通過新政策減輕企業初期投資的稅收負擔,增加企業可用資金,促使企業有能力并且愿意為設備更新而投資。
從國際背景來看,國外很多國家采用加速折舊方法,這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環,美國和日本就是很典型的代表。自1951年日本開始使用加速折舊法,其中一些政策如對企業先進機械設備實行第一年50%折舊,研究用機械設備3年間90%折舊等效果頗為明顯。1981年美國進行改革,使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大幅縮短,對新增的固定資產按照不同年代分別使用不同的加速折舊方法,最終輔之以其他的各種政策使美國經濟得以恢復。美日在經濟轉型階段都采用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促進了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
通過以上的背景分析,不難得出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新政是企業發展所必需的,也是配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新政策的解讀
(一)適用范圍
從行業類別來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六大行業進行了特殊的規定,即生物藥品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信息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企業(以下簡稱六大行業),對這六類企業來說,如果是在2014年1月1日以后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可以采取兩種途徑,一是縮短折舊年限,二是改變折舊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達到加速折舊的目的。第二部分是適用所有企業,即如果不屬于這六大行業,只能適用所有行業企業的扣除政策。即企業購進的儀器設備如果是專門用于研發活動并且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那么就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如果單位價值超過了100萬元,則可以采用以上六大行業的兩種途徑以加速折舊。
這次新政策所覆蓋的范圍不僅包含了行業類別的細分還從時間(2014年1月1日后)、折舊方法、折舊年限以及除六大行業以外的企業的單位價值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其中對于“2014.1.1新購進”的規定尤其值得注意。“新購進”只是針對以前已經購進的固定資產來說的,因此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能是全新的也可能是已經使用過的,這兩種都符合規定。
(二)扣除政策
1.一次性扣除
一次性扣除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所有行業企業新購進①并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二是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 000元)以及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 000元)的折余價值部分;三是六大行業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新購進的固定資產,主要是用于研發和生產經營并且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
2.縮短折舊年限法或者加速折舊法
這兩種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都是針對2014年1月1日后購進的):一是六大行業新購進的固定資產;二是所有企業新購進的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并且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三是六大行業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新購進的儀器、設備主要是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
縮短折舊年限是指針對新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的規定,最低不得低于原來稅法規定的60%;針對新購置的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最低不得低于原來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具體分類及相應年限見表1。
綜上所述,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速折舊的新政策可以歸納如表2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從會計分錄的角度看
假設某企業為計算機制造企業,主要從事計算機研發與制造,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10月新購進一臺用于研發的機器設備,價格為70萬元,增值稅額為11.9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已知該企業2014年1月1日以后購進的用于研發的固定資產分別為:單位價值小于100萬元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350萬元,已經計提折舊12.8萬元;單位價值低于5 000元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70萬元,已經計提折舊32萬元。
1.關于10月份新購進固定資產的業務
正常會計分錄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 ? 7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19 000
貸:銀行存款 ? 819 000
由于接到稅務機關的通知,2014年10月購進的該研發設備專門用于研發活動并且價款70萬元低于100萬元,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假設新產品處于研究開發階段,所以會計分錄如下: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700 000
貸:累計折舊 ? ? ? ?700 000
2.對于已經存在的固定資產
該企業目前已經存在的單位價值小于100萬元的并用于研發的設備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上述規定,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3 372 000
(3 500 000-128 000)
貸:累計折舊 ? ? ? ? 3 372 000
固定資產折余價值部分(單位價值不超過5 000
元的):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用 380 000
貸:累計折舊 ? ? ?; 380 000
(二)從稅法角度看
1.承接上面的案例,由于該企業屬于六大行業之一,對于2014年10月新購進的設備,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假設該企業決定從2014年11月開始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因此可以進行以下分析:
假設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則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
2014年11月折舊額為(2/10*70)/12=1.17萬元。
若采用年數總和法,不考慮預計凈殘值,則:
2014年11月折舊額為(10/55*70)/12=1.06萬元。
若按照以前的規定采用直線法,不考慮預計凈殘值,則:
2014年11月的折舊額為(70/10)/12=0.58萬元。
因此直線法與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相比較,企業在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分別需要調減應納稅所得額0.59(1.17-0.58)萬元和0.48(1.06-0.58)萬元。
2.假設甲有限責任公司為專用設備制造業,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11月10日,新購入固定資產機器設備一臺,價款200萬元,增值稅34萬元,當月購入已投入使用。企業對該項固定資產按直線法攤銷,年限為10年,殘值率為5%。由于按照新政策的規定符合加速折舊的條件,企業在預繳2014年12月所得稅時,決定對該項固定資產從2014年12月1日起按稅法規定的6年縮短折舊年限來加速折舊。分析如下:
該公司會計上按照直線法攤銷,月攤銷額為1.58[200×(1-5%)/10/12]萬元,按照稅法規定采用6年加速折舊,則月攤銷額為2.64[200×(1-5%)/6/12]萬元,因此企業在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64-1.58=1.06萬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新政策下不論是縮短折舊年限還是變更折舊方法以達到加速折舊的目的,都使當期折舊費用增加,當期利潤減少,從而減少了當期應納所得稅。
四、意義
(一)增加企業流動資金,增強企業對設備更新換代的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這項政策的本質是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實現了企業的更新換代。企業初期的折舊額增加,從而使初期所得稅相應減少,減少資金占用,加快了投資的現金回流,所以使企業有能力去實現投資的更新。同時納稅時間產生了延遲,出于對貨幣時間價值的考慮,這種時間上的延遲相當于政府為企業提供的一種無息貸款,使企業能更靈活地運用資金,對企業又是一項利好的優惠政策。
(二)推動新興行業的發展
此次新政策規定了六大行業,加速折舊對于計算機、通信、醫藥制造、信息傳輸等新興行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體現了政府對不同行業的差別政策性鼓勵以及對提高制造業發展能力、促進產業升級的力度與決心。新興行業具有創新力,帶動力。新興行業的發展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項政策將拉動這些行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從而實現新興行業的發展,也能帶動傳統行業的發展。
(三)促進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
傳統行業一直以來由于資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缺乏活力,但是傳統行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不容忽視。要鼓勵傳統行業的發展,發揮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次新法規的頒布對傳統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在傳統行業中,汽車和電氣設備等的研發投資金額相對較高,設備的投入也較高,加速折舊的新政策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無疑為他們創造了新的條件,從而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進而能相應地提高傳統行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S].財稅〔2014〕75號,2014.
[2]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S].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4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