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澤華
摘 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下,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可給企業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提供服務,屬于企業進行創造與革新的力量源泉。所以無論是任何企業,都應積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才能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給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動力支持與思想保證,使企業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實現健康、和諧、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思考
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企業里的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起來,是企業跟隨時代步伐,面向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一個企業能否實現全面發展的標志,所以,積極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打牢精神文明的基礎內涵是十分重要的。
一、提高思想認識是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提
認識具有基礎性,是根本所在。企業存在分配工作不到位的現象有很多原因,主要是由于對于精神文明建設必要性、內容、作用等方面沒有足夠認識。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多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付諸實踐。把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擺在從屬位置,缺它不可。部分企業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沒有注重員工的精神文明建設,以便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和推進企業的全面發展。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對策:
首先要加強對于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必要性、地位和作用的宣傳,認識到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是企業的職責與任務,而且是實現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與根本保證。一定要把它放在首要位置,要不斷深化與加強,絕不能動搖、更不可以后退。其次是必須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在進行企業精神分明建設的過程中,要做到既不“假大空”擺形式,也不 “短平快”走過場,要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按照黨的要求與精神,在企業特點與時代背景結合的基礎上,扎實的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切實認識到精神文明建設和自身的利益相關,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強對于企業員工的思想教育與職業責任教育,用主人翁的姿態主動參與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在建設過程中受益,提高自身素質。
二、加強企業的精神文面建設工作
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屬于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所以在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應合理實施相應措施。
(一)企業強化自身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兩個文明建設中的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在于基層,需要從企業本身出發,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建設,發揮示范與帶頭的作用。從完善領導體制著手,建立企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格局。企業在進行經濟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將精神文明建設當作企業實際工作中的重點,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計劃和組織相關的活動。提高職工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激勵全體職工都能投身到加強精神文明的工作中去創造濃烈的創建環境。實現黨政工團一起來,管理部門能夠各司其職,全體員工能夠積極參與,將兩個文明的建設當作共同的奮斗目標。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強化職工的責任感、職業道德與職業紀律的教育,引導職工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二)加強企業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理論文化與專業技術水平相結合的企業實際,在企業職工中黨政精神的學習與教育。積極開展各種形勢與任務教育,把握重點,強化對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學習,能夠讓企業職工認清形勢,了解任務,看出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從而進一步地解放思想,推進企業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切實實施職業道德的教育,提升職工的道德素質。進行企業職工對于職業的觀念、職業的態度、職業的責任、職業的技能以及職業的紀律教育,積極提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奉獻社會、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從而提高企業職工的思想覺悟,加強兢兢業業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加強職工的法制意識,提高遵紀守法的認知。建立完善的能夠符合要求的行為規范與工作標準,從而形成誠實守信、愛崗將夜的道德風尚。在職工中大力提倡科學、文明的行為習慣,從而不斷提升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
(三)加強精神文明工作,促進職工隊伍建設。精神文明可以說是對于某種理念或者是價值觀的一種外化的表現形式,在企業中其便是所有員工的理念與信念形成的產物。所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將企業內人員思想、理念轉換為規范性的行為或習慣。例如當前企業中常開展的一些文明創建活動,便是將全體員工、上級及中級的理念融入其中,使每個人都可在創建的標準中認識到自己應做的事情與意義,從而形成一個共同的思想信仰與行為規范。
(四)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在企業中提高員工的素質,提升企業的文化屬于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的一項基本內容。因為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是密不可分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企業文化的發展,而企業文化的和諧發展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所以應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培養企業員工的共同追求與信仰,增強企業凝聚力。例如企業可按照自身狀況,組織職工去外地參觀,在重要節日舉辦各種形式有趣的所有職工都參加的、被大家所喜愛的活動,能夠使職工互相了解,加深友誼,促進干群關系健康和諧。積極籌備資金健全基礎設施,健全各項功能,從而改善生產環境與條件,給員工提供滿意舒適的生活環境。
(五)切實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中心工作。企業堅持以人為本,實現職工辦企業,為職工辦實事,從而形成融洽、和諧的員工關系。把解決企業職工的思想問題與解決真實問題相結合,對于那些涉及到職工切身利益問題要想方設法地幫其解決,在企業中創造一個關心、尊重與理解的舒適環境,從而形成企業上下和諧的良好氛圍。能夠切實幫職工做實事、做好事,凝聚與激勵職工努力奮斗。對于職工所關心的重難點問題,要做好思想準備、振奮精神與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好解決矛盾的工作,營造一個有利于改革,推進發展,穩定的環境。在企業的經濟效益逐漸提高的前提下,適量地提高職工的工資與福利水平,保障職工的各種社會保險的繳納,讓職工能夠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要用高度的責任感,切實做好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悉心設計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載體,保障實效性。全心全意地依靠職工做好企業工作,充分地發揮職工的的主人翁姿態,推進企業工作能夠有序、健康的發展,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實行民主決策,聽取職工和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反映出職工群眾的心意,切實維護職工的權益,保持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
結語: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既是精神文明建設占領主陸地、弘揚主弦律的神圣使命,也是推動企業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企業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趙君.對當前我國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2,17(1):62-64.
[2] 謝立鑫.新時期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12,(6):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