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緒明
【摘要】我國旅游業正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與其對接。本文通過梳理文獻發現我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比較模糊,課程設置大而全、缺乏特色,重理論、輕實踐教學。為了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旅游本科教育需要冷靜反思,認清形勢,找準定位及培養模式。
【關鍵詞】旅游管理 ?人才培養 ?本科
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穩步增加而持續增長的大眾化和多樣性消費需求,都為我國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國《十二規劃》對“兩大戰略基點”和“兩大戰略重點”做出了系統部署,并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旅游業”。我國旅游業正進入新一輪發展黃金期,同時也將進入深度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要實現產業融合和產業發展方式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和資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術和管理創新、人才資源素質提高的根本轉變,我國旅游業對人才資源需求的緊迫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養與發展機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質量;加強旅游科研,盡快形成能夠支撐和引導產業發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體系。而本科院校旅游專業辦學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旅游人才培養的質量,迫切需要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闞如良,鄭宇飛,胡春梅,2010)。故此本文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文獻梳理總結具有現實意思。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研究文獻總體分析
本文的文獻查找是通過知網查詢,截止日期是2014年12月27日,首先通過主題收索,在主題里查詢“旅游管理”+“人才培養”顯示出1464條結果,再在收索結果里加上“本科”顯示出243條結果,由此可見,文獻在關于旅游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專科和高職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一步檢索發現,在1464條結果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177 條,而在本科的243條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只有29條,可見我國現在文獻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對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研究是不夠的。而我國旅游業“十二五”則要求加強旅游基礎理論和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熱點、難點的研究,提升旅游企業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進科研與產業互動。顯然,從總體文獻檢索來看,當前對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研究不能滿足社會對旅游業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培養目標比較模糊,專業方向不明確,大多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大同小異,過于寬泛,沒有自己的特色和重點(朱若男,張德成,2007)。只有認清辦學方向,明確培養目標,才能優化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應對挑戰(朱若男,張德成,2007)。旅游人才的質量高低是與人才的需求息息相關的,目前我國高校培養的旅游人才有高職、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本科學生定位為“旅游管理高級應用型、合型人才”,即培養目標是旅游行業、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才(秦志英,2009)。隨著教育領域不斷深化改革的進程,促使我們必須用新的思維和視野研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根據轉型院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和旅游業發展的需要,秦志英(2009)提出以培養職業經理人為目標導向,為地方培養既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又有深厚實際操作能力與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應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鄭春奎(2009)指出旅游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就應是為地方培養旅游行業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我國旅游業進入人力資源高要求與高素質人員低進入的悖論怪圈,造成有限教育資源和人才的極大浪費(谷慧敏,2004)。以犧牲質量換取規模的擴張,全日制本科旅游管理專業面臨著學科調整,理論貧乏,教材短缺及專業定位迷茫等問題(粟娟、尹華光,2005)。旅游管理設置的課程大而全,缺乏學校及地區特色,什么都學,什么都不精,使大學本科生無法面對職業高中和中等專業學生的競爭,無法滿足旅游管理崗位的用人要求(劉海鴻,2004)。重理論輕實踐的課程設置脫離了學生實際,影響了人才培養規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汪晶晶,章錦河,2010)。旅游管理專業設置應細化,形成“產業發展、學科建設、引導產業”的旅游專業教育良性發展之路(魏小安,厲新建,2005)。由于我國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擴張式發展戰略,造成師資力量薄弱,相關課程設置很難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國內院校也各自封閉,互不溝通,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和人才的質量(朱若男、張德成,2007)。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具有操作性與實踐性強的特點,但課程體系尚未形成及實踐教學形式相對簡單等問題的存在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質量的培養水平(雨蓮、陸林,2012)。為了適應旅游人才市場對高素質從業人員的需要,高校要不斷探索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采取一系列的對策措施(劉海鴻,2004;吳耀宇,2011)。
劉冰清(2005)提出專業定位要體現特色、課程設置要合理完善、構建“雙師型”和彈性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模式要以人為本,多管齊下的對策。張麗梅(2007)提出如何建立旅游管理專業的案例教學庫,如何在課堂上組織實施案例教學,并探討了實施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白凱和吳成基(2009)在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學實踐總結和知識遷移情境理論借鑒的基礎上,提出應用型專業知識遷移的過程可劃分為認知、調研、職業化三個階段,以此為基礎建構出旅游管理專業本科CRP實踐教學遞進模式。韓振華和何亞嵐(2010)提出圍繞崗位要求,設計“能力遞進式”教學思路,圍繞學生特點,設計“崗位仿真式”的教學內容,把知識點設計成案例、實驗、課題等形式,在崗位角色和崗位情景中加以體現。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劉焱(2014)創新性地將PARTS戰略引入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中,教學主體、合作利益、合作機制、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五個方面對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進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旅游實踐教學效果,強化旅游應用人才培養質量。
四、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大旅游”時代的到來(楊衛武,2010),旅游業的發展對承擔著培養中高級人才本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旅游本科人才培養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便愈發凸顯出來(劉雁,2014),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在本行業內就業的人數一般在10%~20%之間,兩年后仍在旅游企業工作的不足20%(郭倩倩,2008)。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特點與高等教育體制所設定的人才培養模式二者間存在矛盾(保繼剛、朱峰,2008)。如旅游從業人員總體誠信教育不夠,旅游投訴大部分都源于誠信方面的問題(潘之波,2010;葉朝坤、羅有賢,2010;石芳,2011)。
我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至今仍未擺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灌輸為中心”的老路(朱若男、張德成,2007)。旅游高等教育體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脫鉤(鐘志平,2003)。早期旅游人才培養研究多關注社會實踐能力(谷慧敏,2005)。如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王木丹,周江林,2004;包永宏,2007),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李豐生,周江林,2005),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陳玉,2004)。
新形勢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養開始關注創新能力,張定方、張肖敏(2005)提出“雙創”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即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并從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三個方面予以構建創新培養模式。劉以慧、王京傳(2008)提出構建“產、學、研”合作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隨著產學研、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發展,顯現出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錯位的現象。針對用人單位需求,于世宏(2008)提出通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簽訂學生就業訂單,現實互動性產學合作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旅游本科教育要重視體驗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創新性旅游管理人才(周麗潔,2010),旅游實驗教學中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趙新建、張小紅、章牧,2011)。
五、展望
旅游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質量的人才,而旅游院系培養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業就業,教育模式滯后于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李先躍,2011)。旅游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動了旅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混亂了高校各個培養層次的目標,出現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專科化的傾向。因此,新形勢下,不同高校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靜反思,認真研究自身的優勢,結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找準定位及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4SJGLX259)。
參考文獻
[1]劉焱.基于PARTS戰略的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4,(32).
[2]劉雁.我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會科學戰線,2014,(02).
[3]丁雨蓮,陸林.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4).
[4]吳耀宇.淺論旅游規劃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設計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1,(33).
[5]秦志英.“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和高職教學差別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4).
[6]李先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1,(15).
[7]周麗潔.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探析—以長沙學院旅游管理系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0,(08).
[8]陸林,黃劍鋒,張宏梅.基于職業經理人培養目標的旅游本科教育創新發展研究[J].旅游學刊,2010,(08).
[9]汪晶晶,章錦河.旅游管理專業全日制本科課程設置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10]陸林,張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創新的旅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0,(02).
[11]鄭春奎.試論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9,(07).
[12]梅亮,李炳義,王艷.旅游專業餐飲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三維架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07).
[13]保繼剛,朱峰.中國旅游本科教育萎縮的問題及出路—對旅游高等教育30年發展現狀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8,(05).
[14]李萌.本科層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J].旅游學刊,2008,(02).
[15]朱若男,張德成.21世紀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2).
[16]張麗梅.案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與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1).
[17]劉海鴻.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4,(09).
[18]鐘志平.建立“雙體系”教育體系突出“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特色[J].旅游學刊,2003,(S1).
[19]張毓峰.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研究[J].財經科學,200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