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張楠楠
摘 要: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新的區域經濟支撐帶,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的主張,為以實施“五大規劃”戰略為重點的全面深化改革增添動力和支撐。國際交流合作背景下,高職高專外語教學也臨面著重大的教學改革。英語教師主導各項教學活動,在國際交流合作背景下對英語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戰。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涵養,從而找到促進職業素質發展的有效途徑,更好地為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國際交流合作;高職院校;英語教師; 職業素質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2-0099-02
一、什么是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
英語教師屬于專業化的一種職業,如同醫生、工程師和律師一樣,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有專業技能。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是指從事語言學科教學的專業工作者學習和應用語言學專家們的研究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來指導實踐。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必備的素質要求英語教師能夠養成認真觀察課堂出現的狀況,并能夠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利用理論知識來尋求到解決問題的有針對性的策略。合格的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素質要求教師能夠憑借個人教學經驗對課堂展開的教學活動進行實時的、系統的、習慣性的總結,并記錄教學反思。在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過程中,英語教師不但要做教學中的實踐者,更要成為教學中的科研者。研究型的教師會養成從教學實踐過程中收集、整理和積累教學案例,通過對教學案例的研究分析創建獨具特色的教學法體系,實踐于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并能夠做到不斷完善和調整本體系。
二、黑龍江省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現狀
社會呼吁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具備高度責任感、完善的人格魅力、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知識應用能力。能夠熟練運用教育心理學和教學法知識駕馭英語課堂。國際合作交流背景下英語課堂比重加大,對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黑龍江省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師資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著諸多問題,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學歷偏低、師資隊伍不穩定等。重科研輕課堂教學,教學力量薄弱[1]。部分教師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差,制作的課件質量低下、不具備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科學研究和課堂教學能力,甚或部分教師貪圖省事拒絕運用現代化輔助教學能力。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無法與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相適應,教學方法變化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本身素質有待提高。國際交流合作辦學項目要求打造一支國際化的師資隊伍。黑龍江高職高專院校國際交流合作辦學項目專業課程方面教師水平低,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和質量,對合作辦學項目的水平和層次產生不良影響。教師評聘制度滯后,無法調動教師教學科研積極性。因此,加強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迫在眉睫。
三、國際合作交流背景下如何培養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素養
(一)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正確制訂自我職業素質發展規劃
英語教師職業規劃是確定教師職業目標并為實現職業目標而制訂出努力方向的過程,使得英語教師能夠正確對自己所在教學環境進行評估,明確正確的職業發展路線。學校應重視和積極開展英語教師制訂職業發展規劃,促進并推動優化教師職業發展,為此開展相關的交流活動。高職高專開展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對外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教師能夠明確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辦學理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二)開展符合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需求的培訓體系
隨著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展開,要求建立國際化的師資團隊。英語教師要熟悉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并能夠熟練運用英語教授原版教材,且具備英文專業核心課程的授課能力,順利完成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目標,保證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教學效果。根據國際交流合作的培養目標,完善英語教師的培訓體系。英語教師年齡與職稱的差異,在職業素養培訓上也會有所不同。高職院校應根據需求差異積極開展分層培訓活動,提高國際合作項目課程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培訓現代化輔助教學運用的能力[2]。定期選派優秀的英語教師互換到國際交流合作辦學的國家參加培訓或學歷層次提高,開拓英語教師的視野。邀請國外專家來高職院校作高水平的學術報告。讓英語教師能夠開拓思維在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技術運用上都有創新和突破。加速和推進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素養發展,保證黑龍江省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
(三)建立科學的教師職業素質發展評價體系,鼓勵英語教師多樣化發展
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要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讓教師走出去積極探索,建立多渠道評價體系,通過自評、互評、學生評、學校評價等方式正確評估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發展成熟度。學校應該采取多種辦法,建立積極有效的獎勵機制,鼓勵高職英語教師對教學的探索。培養英語教師教育理念多樣化發展。
(四)英語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和課后反思促進職業素質發展
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和學校發展相輔相成。高職學校要為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創造條件。教師通過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培養基本素養,教師利用板書書寫、示范領讀、肢體語言展示職業素質的基本功,有意識地養成課后反思、學生定期反饋、修正和調整自我的良好習慣,掌握國際交流合作辦學的授課特點、教法,是講授對國際交流合作辦學項目英語教師必備的業務素養之一。英語教師要成為教學中的多面手,適應各種課型。通過記教學日記、撰寫教學報告、進行問卷、深度訪談、調查與講座、制作教學錄像、同行相互聽課等研究方式,不斷思考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繼而加深對英語教學的理解。但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不得不面臨現實的壓力,不斷寫些文章發表用以晉升職稱或評聘職稱。無暇靜心關注教學和研究課堂反思性教學。因此,英語教師要意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使得自己專業發展與完善職業素養發展齊頭并舉。高職院校應將課堂反思教學納入教師教學評聘的考核中的一部分。鼓勵教師對教學的重視和實踐進行反思,促進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3]。
(五)高職英語教師要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合作學習促進職業素質發展
通過討論、交流開展交流與合作,以加深對相關內容的認識。由于同行存在競爭的原因,多數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集體合作意識不強。面對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社會變革,英語教師必須樹立開放姿態,要加強相互間的合作與交流[4]。極尋求集體職業素質發展,同行間相互聽課,展開教研活動等提供平臺共同研發課題,開展教學研究等。積極開展以老帶新等活動,加速完善職業素養培養,優化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職業素質發展。
結束語
國際交流合作背景下優化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已經成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教育領域的重大課題。隨著我國對高職高專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高職高專外語教師在重視職業素質發展前提下從事教學活動,不但能促進英語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而且能促進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發揮更好的效果,更好地為黑龍江區域經濟建設服務。因此提高認識重視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職業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燕.高職高專外語教師職業發展芻議[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
[2] 周啟加.基礎教育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及其發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12.
[3] 劉紅.生源減少背景下云南省高職院校發展策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4:5.
[4] 王曉音.對外漢語教師素質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2013:5.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