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杰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相關教育部門提出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教師進行輔導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方面,要格外重視。小學數學生本課堂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簡單介紹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互相學習;點撥
生本課堂是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基礎,以使學生愿意學習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構建生本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而小學數學的生本課堂主要是讓小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如下: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上課之前自己學習相關課程,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好學生自學的內容,合理制訂學習任務,并且提出相關的問題,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針對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講到“5的倍數的特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1到100之前找到5的倍數并且標注出來,然后觀察他們的特點,與同學交流溝通,最后驗證這個規律符合比100大的數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
二、同學之間互相學習
同學之間相互學習是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引導學生關于某一問題進行溝通教學,學生可以自由結組進行討論,小組內有不能解決的或者有爭議的問題報告教師,由教師進行解答。然后小組內推選一位成員在班內進行交流。最后教師根據小組匯報的情況進行總結性發言,對于共同性的問題進行解答說明。例如,在講到“圖形形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物體的形狀及其特點,然后小組內同學一起討論總結,最后把所有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性說明。這樣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得到的結果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三、教師課堂點撥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習,學生已經學到了大部分的知識,但是可能有一些總結性的東西還沒有發現,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總結性教學。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查漏補缺,這樣就可以深刻理解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小學數學生本課堂可以使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創新思維,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下學習。
參考文獻:
唐敏敏.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2(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