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艷
摘 要:素質教育的提倡,使得小學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關注,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成為關注的重點。小學美術教學中,中國畫的教學因為分類繁瑣、專業性較強,加上小學生本身對國畫意境等的不理解,使很多教師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在中國工筆畫的教學中,更令教師感到為難。中國工筆畫的技法有哪些?如何結合生活實際,探討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小學美術教師不斷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工筆畫;技法研究;教學探討
工筆畫作為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用筆用墨方式有其獨特之處,其技法具有工整、縝密的特性。因而在中國工筆畫教學時,首先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練習,以夯實工筆畫的基本功底。另外,還要掌握小學生的基本特性,心理的不成熟和對美術的欣賞能力各有不同,也就要求教師教學課程做到因人而異。針對小學生對于美術造型能力差這一現象,要求教師進行工筆畫的教學時,盡量不要從山水、人物等角度開始,這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使學生興趣降低,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因而進行工筆畫教學時,首先從工筆畫技法展開,以貼近生活的教學題材進行學習。
工筆畫創作主要技法研究如下:
中國工筆畫的學習是讓學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形象,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了解不同物體的造型和色彩各有什么特點,捕捉其鮮明之處,同時也是學生自身創新力和表現力的展示。小學階段多以工筆花鳥畫題材實施教學,它更貼近生活,增強學生興趣,也可以很好地表現工筆畫的用線和基本染法。
一、雙鉤
亦稱白描。首先向學生介紹雙鉤的特點,它可以不借助色彩和明暗,僅靠線條來表現對象的形態、結構和立體感,同時可用線條勾勒一片樹葉的紋路,使學生明白工筆畫是以鉤線塑造形體的。另外,解釋構圖的方法及規律,在有限平面,將局部的藝術形象有機組合在一起,創作出完整的畫面。
二、工筆畫的設色
教學中可以花鳥畫的設色為例,分別講解渲染手法的分類,對分染、罩染、統染、接染、平涂等多種渲染手法予以介紹。分染,是指一支筆蘸色在紙上著色,另一支筆蘸清水將其色彩洗染,形成顏色漸變的效果。罩染,就是在已著色的畫面重新罩上一層顏色并渲染。統染則是將幾片葉子、花瓣統一渲染,形成明暗對比。在對這些技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可選取附近的盆栽、花圃的花等進行工筆畫創作,以不斷激發學生興趣。
此外,除了課堂工筆畫知識的學習,還要加強學生的獨立創作,創作對象的選擇貼近生活才能引起學生興趣。同時,開展工筆畫展,組織興趣班等都是極為有利的學習方式,教師工筆畫技法的傳授,加之學生自身的努力,定能實現工筆畫學習的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石娟.當代都市工筆畫的時代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4.
[2]張鵬鵬.對當代工筆畫中新技法運用的現象淺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2.
[3]暢婧.當代工筆畫材料和技法的傳承與拓展[D].重慶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