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玲
【摘 要】所謂數感就是認識客觀事物與數時建立起來的一種意識,是人對“數”的敏銳、精確、豐富的感知和領悟。本文主要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挖掘生活資源、構建數學活動、綜合運用從而解決問題等方面引導學生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培養和建立數感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數感;體驗;活動;綜合運用
語文中有“語感”,音樂中有“樂感”,美術中有“美感”。同樣,數學中也有“數感”。《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把“數感”作為數學學習的內容,并把它擺在新課程六個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可見理解“數感”這個概念,并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建立數感,是新課程十分強調和重視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有利于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一、在生活中獲取數感,在體驗中培養數感
布魯納曾強調“數學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為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學校延伸到社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和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和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去學習數學知識,要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以積極的姿態去學習和體驗數學。如,教學“克和千克”時,可以讓學生去尋找并掂量1克與1千克的物體,尋找哪些物體分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像一分硬幣重1克,4粒黃豆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信件、藥丸等細小物品用“克”作單位,米面、體重、蔬菜、瓜果等用千克作單位等。像上述重量單位的教學,可以帶學生到商店親自去看一看、稱一稱,估計一下各類蔬菜和肉的重量;去醫務室稱稱自己的重量等。通過這些生活實例,學生通過“親近數學”的體驗,才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的含義,從而形成良好的數感。
二、動手實踐操作,動中發展數感
實踐證明,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眼、耳、口、手相結合,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自由天地。因此數感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動手操作。例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設計一個讓學生數100根小棒,看誰數得又快又好的活動,數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逐一地數、分組數、10根10根地數。數完后老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數數,同學們都發現了什么?數感強的學生會說:我發現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一些,還不容易出錯。老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種對計數原則的感悟進行發掘整理,讓學生討論為什么10根10根地數不容易出錯?然后告訴學生,在數數的時候我們給滿10根的找一個位置,讓數滿10根的數都放在這個位置上,現在我們給這個位置取個名字——十位。兒童逐一地計數到對數的認識的飛躍,增強了學生的數感。
三、在表達與交流中培養學生數感,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學生在交流對數的感知時,拓展思維,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體會數學的價值,從而能促進數感的形成。例如:在講“升與毫升”時,我出示練習圖:裝有1000毫升與400毫升的2個量筒,要求學生看圖后說說把兩個量筒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學生看圖后想出很多種方法,有的說1升400毫升,有的說1.4升。有的說1400毫升。學生用多種方法表示了同一個數量,通過判斷這些方法都是正確的。說明同樣表示一幅圖中水的體積可以用整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和分數表示。這樣學生就把分數、小數和整數之間建立了聯系,知道了能從多方面了解一個數,豐富了對數的認識。從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長度,在表達交流中,也培養了數感,提升了數學素養。
四、在綜合運用中升華數感
教材在這方面也提供了許多良好的素材,比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個數,如用小棒擺、用計數器來撥,在數位順序表上擺圓片、擺數字等,在此基礎上探索數的組成和寫法。能熟練運用以上方法表示同一個數的學生,他會沒有良好的數感嗎?在學習這塊內容時,讓學生“在課本上先數出10頁,看看有多厚,再數出20頁,看看有多厚”,“找出課本的第10頁、第15頁、第20頁”,“要學生對這些數排隊,并說出15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從左往右數它是第幾個,從右往左數它又是第幾個,它的左邊有幾個數,右邊又有幾個數等等”,這樣的操作,將“幾和第幾、比大小、方位”等對數的基本認知方式糅合在一起進行了練習,使學生對數有了全面、深刻的印象。
總之,數感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逐步培養。在教學過程,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內容,創設培養數感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聯系、比較、觀察、體驗、操作、交流、應用等,把培養數感的任務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切實促進學生數感的建立和數學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賴德勝.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討論稿)[Z]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孔企平,朱杰人.《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與方法》[Z]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