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蕾 羅建軍 張文斌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提出,對縣級供電企業的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在開展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提升的基礎上,立足現有資源和實際,采取七項舉措大力推動公司整體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該文以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建設開展情況為例,從縣級供電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的對策和措施及下一步發展方向上進行介紹,根據實踐事例淺談如何提高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水平。
關鍵詞:縣級供電企業 企業管理 提升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25-01
1 縣級供電企業普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經營面臨新的挑戰
一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縣公司經營和電費風險加大。以安徽省廬江縣為例,今年以來,廬江部分中小企業受到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以及金融環境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導致公司社會用電量增速明顯回落,電費回收壓力增加。二是光伏發電項目發展迅速,給公司拓展市場帶來一定壓力。廬江目前有已有一座20MW光伏發電站并網發電,另有6個20MW及以上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申報,光伏發電項目的迅速發展,給公司電力市場帶來較大沖擊,同時對電力系統穩定造成影響。
1.2 電網“兩頭”薄弱問題依然突出
一是主電網架構尚需完善。廬江電網網架結構薄弱,4座110 kV變電站“單線單變”問題突出,亟待解決,部分35 kV老舊線路供電能力不足。二是農配網仍是“軟肋”。10 kV線路故障率高,農網戶均容量低,低壓線路線徑過細、供電半徑超長,高峰時段設備過載、故障、低電壓仍是較普遍的問題。有限的農網改造升級資金,無法抵消農村負荷的快速增長,增量與老化的疊加造成農配網依舊薄弱。
2 抓好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對策
2.1 基礎管理
按照“三集五大”建設的總體要求,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完成了配網搶修指揮班的組建工作,配網搶修指揮業務移交至調控分中心,實現了配網調度與故障研判、搶修指揮的統一管理,提高了配網故障處置效率。推進專業化管理延伸,開展了運檢專業化整改提升工作,供電所層面基本實現營、配業務分離,運維與施工分離,大檢修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司通信網自建光纖達到全覆蓋,切實提高了信息通信骨干網的可靠性。公司35 kV及以上變電站、供電營業所通信網光纖環網覆蓋率100%,35 kV變電站光纖環網覆蓋率100%,滿足智能電網、農電信息化建設對通信的要求。
2.2 人力資源
根據省公司下達的人力資源預控計劃,在全員勞動生產率方面加強人工成本統計的準確性,同時加強和財務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確保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的可控、在控。對公司員工分專業、學歷、技能、職稱開展人才現狀分析,梳理影響人才成長和人才當量密度提升的因素。針對不同員工,制定具體的提升措施,進行過程管控。對年齡偏大的員工,確定幫扶措施。專業部門積極為員工的成長成才提供政策服務和技術、技能指導。完善績效管理考核辦法,引進人臉識別系統全面開展全員績效管理工作。將員工每月考核結果與其月度變動工資掛鉤,提升了員工績效的正向激勵作用,引導員工主動提升績效。
2.3 電網建設
一是強化線損管理。實行全員聯動,開展反竊電專項行動,加強線損考核,對超標臺區建立幫扶制度,全面建立線損“五分”常態工作機制,降損工作成效顯著。為堵塞用電管理漏洞,大力開展營銷稽查和營業普查,及時糾處計量裝置故障、電價執行錯誤等問題,督促整改違反營銷管理標準流程的行為。二是加大電費回收力度。建立電費回收預警機制,編制電費回收周報,緊盯萬元欠費戶、狠抓千元欠費戶不放松,連續多年實現電費回收率99.9%佳績,始終處在全市前列。三是深入推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安裝專變終端1659臺,完成全縣在運專變的采集全覆蓋,安裝公變集中器2700臺,智能表安裝以及接入、采集成功率始終處于全省領先地位。
2.4 電網運行維護
加大日常線路、設備巡視消缺及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加大線路通道內樹障清理力度,按照缺陷定性標準,在規定周期內完成消缺工作,確保電網設備健康水平,避免造成故障停運。按計劃實施年度輸變電設備大修技改工程,提升輸變電設備的健康水平。加強日常運維管理,應用PMS系統、GIS系統應用,及時錄入設備臺賬、及時轉資,確保設備資產對應。2013年新建10條農網線路聯絡線,計劃年內再新建4條,確保供電可靠率。實施“大檢修”體系建設,精減運維人員數量,隨著2013、2014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相繼完工,臺區數量明顯增加,配網人員效率明顯提升。統籌安排大修技改工程施工及報賬進度,確保年內100%竣工、并決算轉資。
2.5 營銷服務
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把提升供電服務質量作為管理提升工程的重要目標,開展農村配電網突出問題排查,建立亟待解決供電能力突出問題數據庫,分別調整納入今年大修、技改項目庫和自有資金(農維費)改造范圍,解決了4000余戶低電壓問題。完善服務機制,實施“領導坐窗口”活動。印發《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優質服務評價考核辦法》,推廣“五零” 服務工程。實現低壓居民客戶“1+1”工作日接電、低壓無工程非居民客戶“1+3”個工作日接電。嚴格執行服務質量責任事故“說清楚”制度和客戶投訴當日聯系制度。拓寬客戶繳費渠道,公司已實現了POS機、郵政、網上銀行、自助繳費等在內的8種繳費方式(年內可達到10種以上),基本形成城區“10 min繳費圈”、農村“村村有繳費點”的繳費網絡。
2.6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生產獎懲考核細則,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專業、分層級實施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力開展“領導講安規”、“送安規培訓到基層”等活動,員工安全意識和技能持續提升。堅持親力親為查違章,班子成員每周深入施工現場督查安全。堅持親力親為查違章,班子成員每周深入施工現場督查安全,對違章情況及時分析通報,堅持編發《安全督查周報》。扎實開展電網隱患排查治理、客戶端供電設備缺陷消除。完善電網風險預警機制,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搶修保障體系,每年組織舉行聯合反事故演練,圓滿完成各類重要保電任務。
為適應“新常態、新形勢”下的“三集五大”建設,進一步夯實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提升工作需要用心管理和經營,以促使供電企業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安全用電,保護廣大群眾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吳志華.提高縣級供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J].電力安全技術,2011(1):4-7.
[2] 林曉玲.提高縣級供電企業服務水平之策略[J].現代企業教育,2010(10):68-69.
[3] 張文軍.加強縣級供電企業管理的思考[J].大眾用電,2012(8):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