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紅霞
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性很強且適應性很廣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衍生出諸如新聞、文秘等諸多相關專業。隨著轉型和改革的推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升,但專業人才培養仍存在缺乏創新等問題。該文將從教學、實踐等方面對創新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進行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人才培養 創新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c)-0142-01
1 創新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擁有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這是全球化時代我國謀求自身發展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也是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而這些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是與漢語言文學密切相關的。全球化非但沒有不能使漢語言文學衰退,而是將為漢語言文學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使漢語言文學具有了更艱巨的發展使命。同時,漢語言文學需要與社會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也需要在創新觀念的引領下不斷改革和完善。創新既是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人才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新思路;既是對提高漢語言文學人才素質的要求,也是我國民族精神的時代體現。
2 當代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過于偏重文學化
長期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更加注重的是寫和說的能力,而據此所設的課程大都包括文學概論、文學史、文學作品鑒賞等。所話說,文以載道,缺乏“道”的語言文章是蒼白、沒有說服力的,而文字技巧的運用應以掌握“道”為基礎。中文系學生的就業情況之所以不容樂觀,其致命弱點就在于人才培養中缺乏對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等“道”的傳授,以至于畢業生難以融入社會,被斥為迂腐者大有人在。這樣的人是難以在社會上肩挑大任、有所作為的。
2.2 人才培養的手段和目標設置過于單一
根據當今時代背景的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應將把學生培養成為視野廣闊、知識全面、各方面人文修養深厚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有助于學生在就業時既能夠從事各行各業的組織領導工作,也能夠從事教師、作家、編輯出版之類的專業技術工作。各行各業的組織領導工作主要指公務員工作。俗話說,學而優則仕。在古代,大多數仕宦出于文科,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理應是出公務員的主要地方。公務員要求具備豐富的知識、扎實的文字和理論功底,并具備很強的綜合辦事能力,這些都與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雖然在當今社會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可從事的行業更加多樣化了,但考取公務員無疑仍是一個好的就業渠道。
2.3 教學與實踐相脫離
從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來看,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內容大都屬閉門造車,而與日常的生活和實踐缺乏聯系。這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方式缺乏新意,繼而束縛了學生自身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實踐出真知,文學創作也需要與現實接觸,不能單純地在學校里進行。任何科學都需要在實踐基礎上發展,文學創作如果遠離社會事實,缺乏廣泛的知識存儲,那就不能敏銳地洞察和正確地判斷,也就不能創作出經典的文學作品。
3 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途徑
3.1 設置科學、系統的專業教學課程
首先,針對具有深造需求的學生應為其設置考研等課程。而在考研課程設置上,應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設置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的課程,這既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不斷提升學生文化水平的基礎上加強他們的文化底蘊。其次,針對具有從事技術崗位的學生設置應用類課程。許多學生是因為對文秘或編輯出版工作的喜愛而報考并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因此,針對此類學生應為其設置能夠提升這兩個行業能力的課程。鑒于這兩個行業要求很高的寫作能力,課程設置就應重點突出寫作、編輯等課程,從而能夠滿足學生求職時的需求,并繼而能夠很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最后,針對具有從事教師工作的學生設置教育類相關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許多學生將教師工作作為其心儀的工作崗位,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應重點設置講課技能、心理、演講等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為以后從事教師工作打好基礎。
3.2 加強教學實踐活動
教育觀念及形勢發展變化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加強教學實踐活動,并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形勢建立教學實踐活動體系。
首先,通過組織專業實習使學生在實習中體悟漢語言文學。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分析并予以運用。實踐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它既可以使學生在運用知識過程中及時地思考所學知識,從而既復習了原有知識也真正認識到所學知識能夠運用到哪些環節,并做到真正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實踐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環節,但是不能盲目地長時間進行,需要把握尺度并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進行設置。其次,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與就業鏈接,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所從事的專業具有特殊性,用人單位對人員填補的要求相對較低,這導致學生無法在同一單位實習,繼而導致教師無法在實習過程中給予專業指導。此外,單位接受實習人員的同時也在對其進行相關考察,這也體現出頂崗實習的特殊性。創新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當代社會立足的重要資源,因此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校應要求學生參加各類課外活動,從而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日常學習,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4 結語
雖然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得到了調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創新能力的培養仍舊沒有獲得很大發展。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應從教學和實踐等方面進行改革,通過優化課堂教學、創新培養內容、改革培養計劃等途徑全面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于洪濤.淺析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教育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140.
[2] 朱麗.淺析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66-67.
[3] 秦晶,王濤.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考察與建議——基于對非211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的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1(9):114-116.
[4] 王彩琴.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新探[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2):76-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