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坤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打造新型數學課堂成為數學課改的重要任務。教師要從改變教學理念入手,通過多種手實施行新課程理念,改變課堂“教”與“學”的形式,促使課堂學習逐漸走向開放,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
關鍵詞:新型數學課堂 教育理念 學習氛圍 創設情境 多媒體 課程資源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a)-0168-02
高中數學難度高、思維密度大、抽象性強,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以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然后習題訓練的形式展開。這種形式的學習,是教師將自己的思維結果、解題思路傳達給學生,學生接受、理解并將之再現,并沒有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創新思維,不符合新課程理念推行的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標注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倡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因此,我們要建立新型的數學課堂,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求異思維,以多種方式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兒。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打造新型數學課堂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關于這方面的思考。
1 轉變教育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理念提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教育目標。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數學知識積累、能力提高的同時,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課堂的主宰,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角兒。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的知識才真正屬于自己,才能融于原有的知識結構之中。課堂上還要保證學生有思考、質疑、提問的機會和空間,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并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供大家共同探究。這種課堂模式與傳統課堂相比,形式上表現出一定的無序和混亂,但是,在學生的思維密度、對問題的開放性思考以及質疑問難的廣度等方面都是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
由于沒有教師先入為主思維方式的引導,學生思維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有利于知識結構的自主構建,能激發出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參悟能力。
2 打造和諧課堂,營造寬松學習氛圍
新型課堂不同于傳統課堂的嚴肅、沉悶、枯燥,而是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上,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沒有傳統的“權威”和“不可挑戰”,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師生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互動。教師蹲下身子“分享”學生的思維成果,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思維引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探究結果,不能以自己的思維高度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要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體現在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學習差異的承認和接受,不因學生學習差異而厚此薄彼,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收獲和快樂。教師要將微笑、和關愛帶進課堂,對學生尤其是對差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些激勵,少一些否定;多一份關愛,少一點冷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支持和力量。教師以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愛學、樂學,讓學生求知熱情在寬松、自由、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出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體驗求知過程、展現自我的主陣地,讓所有人都能喜歡上數學學習。
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新課程倡導的“創設情境”是從傳統課堂上的“導語”發展而來,但是,“導語”僅僅能起到激趣和過渡作用,而創設問題情境卻能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中自發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究。比如,在學習“函數的應用”時,教師創設一個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情境:一家農家樂旅游公司有300間客房,每間日房租為20元,每天客滿。公司為了提高經營檔次,提高租金,如果每間客房日增2元,客房出租數就會減少10間。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旅社將房間租金提高到多少時,每天客房的租金最高?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度探究。
當然,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與所學內容相關的現象,設置學習題目,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徹底擺脫以本為本的傳統教學,促進數學學習與生活運用相結合。比如,一位家里開店鋪的學生就設置了這樣一道題目:某商品的進價為每件30元,現在的售價為每件40元,每星期可賣出150件。市場調查反映:如果每件的售價每漲1元(售價每件不能高于45元),那么每星期少賣10件,設每件漲價元(為非負整數),每星期的銷量為件。
(1)寫出與的函數關系式及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如何定價才能使每星期的利潤最大且每星期的銷量較大?每星期的最大利潤是多少元?
問題的現實意義最大程度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激活了課堂,讓數學學習充滿了趣味性,對打造新型課堂有積極的助推作用。
4 借助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多媒體技術成為輔助教學的必要手段。多媒體不但具有集“聲、圖、文”于一體、化靜為動的優勢,還能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擺脫教學資源的限制拓展學習空間,使得數學教學最大程度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和限制。多媒體技術對于改善課堂信息環境、優化教學過程都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利用使用交互性較強的數學課件,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主動互動,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對于比較難以理解的數學原理,或者需要一定空間想象力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演示各種靜態和動態的數學過程、數學模型,通過聽覺、視覺兩方面的刺激,讓學生的大腦皮層更興奮幫助學生順利地由感性認識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原理,縮短學生的思維距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尤其是在立體幾何學習中,需要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部分學生的想象力有限,而教師抽象的語言描述難以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的形象。此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進行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認識、理解和掌握立體幾何的相關知識,促使學生從抽象的文字記憶轉化到形象的圖像理解階段,促使學習的提升。
5 開發課程資源,促使教學走向開放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數學教學越來越呈現出開放性特點。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不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渠道。教師要大膽開發課程資源,既包括課本資源也包括課外課程資源,將各種豐富和課程資源進行資源優化,促使課堂學習既具有數學嚴謹性的特點,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比如,教師將各種學習資料上的代表性題目或新型的帶進課堂,來引領學生將所學知識綜合或創新運用。
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開發課程資源,將它們在各種媒體上接觸到的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數學信息、數學問題帶進課堂,作為師生在課堂探究的對象。對于某些開放性問題,教師應該變“數學答案是唯一”的定式思維,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接收學生開放性的答案,促使數學教學日益開放,更加符合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6 堅持多元評價,保護學生學習熱情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是新型課堂的重要標志之一。教師要徹底改變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即教師掌握課堂評價的話語權,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評價;只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考試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話語權應部分轉移到學生,鼓勵學生結合自己每節課或每個階段的學習進行自我評價,并讓小組成員進行互評,讓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促使學習評價更客觀、更全面。評價內容也有過去注重學習結果轉變為注重學習過程和過程中的表現,注重對學生學習動態的評價,關注學生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教學評價能體現出新型課堂注重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并成為課堂改革的手段之一。
評價內容也堅持肯定與激勵為主,尤其是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進步,對學生進行明確的表揚,激勵學生激發出更多的學習熱情。
總之,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課改成功學校的教學經驗,從課堂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學習方式等多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使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美蓮.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節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3):179.
[2] 渠東玲.課堂教學節奏的調控藝術[J]. 教育探索,2000(10):48-49.
[3] 孟祥英.節奏:語文教學的生命展現[J]. 教育科學研究,2002(6):34-37.
[4] 徐永生.教學節奏探微[J].教學與管理,2006(8):37-40.
[5] 高承曉.語文課堂的教學節奏和藝術[J].文學教育:上,201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