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顧少巖
摘 要:目的 對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進行分析探究。方法 選取我院近年來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75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藥物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結果 收集數據得出對照組與實驗組相比較來看,常規藥物治療加無創通氣能夠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采取常規藥物治療外加無創通氣治療效果十分顯著,適合各個醫院實施采用。
關鍵詞:急性呼吸衰竭 支氣管哮喘 無創通氣 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a)-0223-01
在醫學領域當中,支氣管哮喘為呼吸道類常見疾病之一,困擾著廣大患者。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更是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常規的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首要手段,但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目前我院經過研究觀察學習無創通氣技術,發現在治療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方面上,常規的藥物治療加無創通氣,效果十分顯著,大大地加快了患者恢復的速度,以及減少了患者患病期間的生命危險,具體數據如下,值得廣大醫院推廣使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75例,均來自本院近年來接納的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把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對照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8例,年齡為35~70歲;實驗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7例,年齡為36~66歲。對照組平均年齡(42±3.6)歲,實驗組平均年齡(41±3.2)歲。兩組對比分析得出,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基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在對照組里,對37例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并記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恢復狀況。針對實驗組的38例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無創通氣治療,記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恢復狀況,記錄數據。
1.3效果判定標準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療效果,具體分為痊愈、顯效、好轉、無效四個等級,記錄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各個等級的患者人數。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運用SPSS12.0軟件分析本次實驗數據,對比分析兩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實驗數據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從而得知,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無創通氣療法能夠使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升[1]。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作為醫院中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許多呼吸內科的醫生都有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經驗,很多經驗豐富的醫生也知道,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的時候常會并發急性的呼吸衰竭癥狀,同時令肺動脈壓力增高甚至出現肺心病的癥狀,然后逐漸轉變為極其嚴重的循環衰竭。對于支氣管哮喘患者來說,發病時呼吸不暢的痛苦十分嚴重,與此同時,往往還有著生命危險,給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心 理負擔,猝死往往很容易出現在支氣管哮喘最嚴重的時候,支氣管哮喘最嚴重的患者往往在數分鐘到幾小時內出現猝死現象,心臟停止跳動,及呼吸停止。所以,在面對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時,須控制住患者的病情發展,防止惡化。發病期間,始終保持肺通氣換氣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緊急治療措施。在治療過程當中,要時刻注意,堅決避免在此過程中的副作用,防止病人呼吸道的阻塞,防止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死亡。
絕大多數醫生都會采取最為常規的藥物治療方法對急性發病期的患者進行治療。但往往達不到很好地效果,只能暫時穩住患者的生命,可還是有少數的患者即使進行了緊急的藥物治療還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征象。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提升,無創通氣技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我院大膽學習新的技術,并把它融入到治療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當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減少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性發病期危及生命的病癥,對于治療這種疾病方面,也獲得了極高的成就。支氣管哮喘的發病,能夠使患者的呼吸機制受到障礙,從而達不到正常呼吸的相應指標,影響肺的通氣,嚴重時會出現呼吸衰竭的癥狀。病發時,患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和發紺的征象[2-3]。該次實驗研究的實驗組里,首先令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進行呼吸道的吸痰處理,接下來對患者靜脈注射支氣管擴張劑,舒張支氣管,使支氣管痙攣得到很好的改善,最后開始進行無創通氣,連接無創通氣的呼吸機,常規的鼻面罩連接患者,調節相應地頻率和呼吸比例和呼吸氣壓,待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得到好轉時終止無創通氣呼吸機的使用。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方法,當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時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時,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前2~4天內劑量為每天120~240 mg,如果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吸衰竭癥狀減輕或者整體病情減輕時,減少注射甲基強的松龍的劑量。在此期間,還要伴隨靜脈給藥泮托拉唑用于穩定患者的病情。一周后,改用口服的強的松龍進行治療。在這些激素治療患者的同時,應該時刻注意患者血壓、酸堿度、電解質平衡等生命體征的變化[4],注意糾正這些生命指標到正常值,霧化吸入抗膽堿能藥物。如果在此期間出現急性的感染發病的癥狀,則應及時使用抗菌藥物,以防細菌真菌感染。
總之,無創通氣的加入對于治療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有著很好的效果,值得各大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積慧.無創正壓通氣在危重病救治中的應用[J].甘肅醫藥,2008,27(6): 43-45.
[2] 張月明,譚榮玲.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治療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 2012(19):34-35.
[3] 路勝昔.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 2014,12(13):156-157.
[4] 張清艷.支氣管哮喘并發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8(1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