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濤
摘 要:骨密度是兒童體格發育的重要指標。小學階段,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關注兒童的骨密度變化情況,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飲食習慣會對小學生的骨密度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小學生骨密度與飲食習慣的關系相關問題予以簡要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骨密度;飲食習慣;關系
骨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反映出人體的骨質疏松程度,是衡量兒童體格發育以及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
一、小學生骨密度現狀
“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主要指標,用每平方厘米克(g/cm2)表示。小學階段,通過對兒童進行骨密度檢測,可以確定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骨原料的吸收與攝取狀況,可以分析可能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內外因素,以便及時制訂有針對性的營養、運動鍛煉計劃,確保兒童骨骼生長發育的優質,預防孩子缺鈣,還可預防兒童在成年后出現骨質疏松、骨折等情況。而且,統計結果顯示,現如今,很多小學生經常會出現骨折等情況。以筆者任教的學校為例,在一次滑冰課上,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因為沒有站穩不小心滑倒,手撐地導致手腕骨裂。還有一名二年級學生在準備活動的慢跑過程中摔倒,手撐地導致小手臂骨折。還有一些學生因為在家摔倒等原因,導致不同部位的骨折。而骨密度與小學生骨折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通過對小學生骨密度的調查,可以更好地發現其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防骨折等情況的出現,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研究方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本校學生骨密度情況,筆者于2014年10月~11月對本校1450名小學生進行調查。利用CM-100超音波骨密度測定儀對學生進行骨密度檢測,測量學生橈骨、跟骨、髕骨、脛骨等部位的骨密度,并對其飲食習慣予以問卷調查。筆者通過與相關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專家的共同探討,制訂出詳細的調查問卷。在實施調查的過程中,對接受調查的學生個人隱私予以妥善的保護,采用科學的調查方式。并本著客觀、真實的原則,詳細記錄調查結果。在調查過程中,由相關專家密切關注調查的整個過程,并及時予以指導,以保證調查的效果。檢測和調查后,利用統計學軟件對統計得到的相關數據予以處理。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數據均完整導入表格中,并利用SPSS16.0軟件予以統一處理。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并利用均數標準差( )予以表示。如果經過比較兩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時,即P小于0.05的時候,即認為兩組數據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三、研究結果
經過調查之后,按照學生的飲食習慣具體情況,將學生分為飲食習慣良好組和飲食習慣不良組,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均可得P>0.05,即說明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具有可比性。經調查和統計分析發現,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經常喝牛奶或者豆漿,注意補充鈣劑等的學生的骨密度平均水平為(2.5119±0.2628),顯著高于飲食習慣不良學生的(2.3001±0.1027),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重對鈣的補充與攝入,對提高學生的骨密度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兒童的生長較快,骨骼快速發育,對鈣的需求量很大。如果無法得到相應的營養支持,則很容易出現骨密度下降的情況。而且,現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堪憂,很多小學生無法從日常膳食中獲得足夠的營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學校及家庭需要注意提高對兒童骨密度的重視程度,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接受健康體檢,檢測骨密度,了解兒童的骨密度狀況,并為孩子量身制訂科學的膳食計劃,以預防骨密度下降,減少骨折和骨質疏松等情況的出現。
四、結論和建議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當前一些小學生在生長發育期間存在骨密度下降的不良情況,并與其飲食習慣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據有關科學調查顯示,促進兒童骨骼健康的最好方式仍然是飲食。為此,如果經過檢測發現兒童存在骨密度偏低的情況,要注意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對兒童的飲食進行安排,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時制訂有針對性的營養計劃。鈣是構成人體骨礦物質的重要成分,還廣泛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過程的調節,因此在制訂小學生飲食計劃的時候,要注意嚴格保持其體內的鈣平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兒童養成良好、均衡、健康、安全的飲食習慣,多注意補充鈣劑。另外,維生素D對于鈣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話,那么只有10%~15%的膳食鈣被吸收。因此,還要注意多補充維生素D及磷酸鹽類等,以滿足生長所需營養物質。
參考文獻:
[1]許賢姬,韓春姬,平良一彥,等.延吉市小學生骨密度與生活習慣的相關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7).
[2]王昭昭,吳靜,余艷梅,等.長沙市肥胖小學生骨密度變化與飲食和運動的關系[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