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河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手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但是,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對策;問題
新課程標準給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目標,促進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運用,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找準存在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材更加凸顯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引導學生思考,但在計算問題安排時卻很少出現計算法則,有些教師對舊教材不太了解,對于計算法則也不太熟悉,學生聽得云里霧里;在教學的時候僅僅讓學生發揮自主性,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很容易影響學生計算水平的提高。
2.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材中對于解決問題提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如畫圖法、假設法、枚舉法等,也沒有設置相應的應用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簡單化的現象,使得學生對于簡單的數量關系不了解、簡單的問題解決力度不夠等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1.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身教學觀念,在讀懂新教材的同時,要讀透新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解題思路和算理的多樣化進行探討,引導學生抓住計算法則,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
2.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教師要抓住練習的有效性,組織學生在練習中滿足思維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題目設置中,教師要設置有難度、有思考維度、有訓練力度的練習題,突出練習題目的多樣性、綜合性,滿足學生的練習需要,突出重點知識,讓學生重視簡單的數量關系和基本概念,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3.創新學生學習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舊的學習方式,掌握新的數學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學會利用網絡資源,學會接受新媒體技術,學會接受現代化的信息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唐士奎.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的內容[J].快樂閱讀,2011(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