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梅+鞠霄霄



[摘要]目前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主要存在城鄉差異大、服務機構項目單一、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就業需求信息渠道狹窄等問題,瑞典、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有很多成功經驗,我國應學習借鑒這些經驗,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政策體系,實現就業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加強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有效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國際經驗;借鑒
[中圖分類號]C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1-0118-03
[作者簡介]陳建梅(1975-),女,黑龍江蘿北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勞動保障;鞠霄霄(198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保障。
[項目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BJY032);哈爾濱商業大學重點學科、高水平大學項目資助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XM-HLJ-2014071)。
一、問題的提出
公共就業服務是指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和機構,運用公共資源幫助勞動者獲得就業崗位和提升就業能力,幫助用人單位尋找合格勞動力的一系列服務性工作的總稱[1]。在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王浩林(2010)認為政府應以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為目標,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特別建議設立農民工公共就業服務橫向轉移支付制度,實現勞動力輸入地和輸出地雙贏[2];杜瑩(2011)認為在我國,公共就業服務總體投入不足,城鄉差異明顯,縣、鄉、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相對落后,使轉移就業的農村勞動者和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難以享受平等的公共就業服務,應通過加強法制建設、體系建設和功能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優化方法、建立評估標準,這樣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才能日臻完善[3]。張海枝(2014)運用DEA方法和Mulmqist生產率指數,研究我國不同區域2005—2009年的公共就業服務效率,研究表明我國公共就業服務綜合效率較低,大多數省份存在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和資源浪費現象;我國區域公共就業服務效率呈下降趨勢,只有規模效率有所增加,而技術效率和技術水平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4]。本文從我國具體國情出發,分析了現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不足,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辦法,即縮小城鄉就業主客體差異、創新就業服務供給方式以及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建設。
二、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在就業公共服務主客體存在差異
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城鄉差異在服務主體上體現為,我國人力資源市場,將勞動者分為兩個等級,即勞動力和人才。勞動力是指農民以及工人,人才普遍指大學生,勞動力市場與人才市場由不同的公共服務主體負責。大部制改革前勞動部門建立的針對農民、工人的勞動力市場,人事部門針對大學生建立的人才市場。大部制改革后,兩個部門已經合并,但是由于體制、適用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存在差異,不同類型的服務機構信息資源無法共享,到目前為止,兩個機構依然分別運作,各司其職。在服務的客體上結構性矛盾突出,求職者總數大、素質存在差異,與生產需求不相適應,很多人員的技能素質較低,技能型人才短缺。
(二)政府就業公共服務項目設置單一
我國現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項目的設置上過于單一,多元化不足。當前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本還是以政府為主的壟斷格局,就業服務在專業性和針對性上較弱,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低下,規范性較弱。經營性職業中介機構和非營利性組織發展滯后,而且二者難以有效合作,導致多元化、多層次的競爭性市場難以形成,限制了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功能的發揮。
(三)就業公共服務機構信息渠道狹窄
目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功能以及場所的建設上還存在許多不足,各地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管理不到位、場所建設不足,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信息網絡覆蓋面過于狹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體制機制建設滯后,因而無法有效反映社會的需求。由于政府的壟斷,就業服務體系普遍缺乏競爭壓力,不能夠主動征求客戶的意見并提升服務水平,而是只依據上級部門的指示或自身的需求開展相關服務。這些都造成了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社會需求的變化反應不靈敏的現狀。
三、發達國家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經驗
(一)瑞典
1為失業者提供積極就業政策
(1)加強職業介紹和指導。每個失業者可在各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以便就業安置官員為失業登記者安排工作和提供就業咨詢等。職業指導與咨詢等服務一般采取面對面的方式,為求職者、調換工作者以及職業障礙者提供就業咨詢服務,介紹不同職業的特點、要求和培訓機會,并負責安置他們在不同的培訓項目或暫時性的公共工程就業。
(2)實施公共就業工程。瑞典開展了臨時性公共就業安排,通過興建公共工程,為周期性失業者、季節性失業者和因為其他各種原因產生的富余勞動力提供臨時性工作,同時也為在勞動力市場上難以找到工作的老人、難民等提供服務。這些工程是各式各樣的,最初主要是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后來被引入到其他一些服務部門,例如保險、教育、行政管理部門。
(3)加強職業技術培訓。瑞典政府采取“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將其年度預算的40%用于開展職業培訓,隨著失業率的提高,政府又采取了補貼培訓的方式,其數額相當于失業保險金的數額,同時制訂各種培訓計劃,加強就業培訓以降低失業率。[5]瑞典政府根據失業求職者的不同情況和要求,將他們分散到各個專門的培訓機構。針對沒有專門技術、難以安置的失業者進行專項培訓,使其具有某種特殊技能以滿足求職中對技能的需要,克服結構性勞動力短缺。
2就業公共服務機構健全
3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瑞典政府對就業的法律保障十分完善,貫穿于個人工作的各個階段,《促進就業措施法》保證個人找工作階段可享受政府提供的職業培訓等幫助手段,使其可以更快找到工作。《勞動法》為勞動者提供最基本的權利保障。《男女平等機會法》《年度休假法》《工作時間法》《禁止職業生活中歧視殘疾人法》《禁止職業生活中種族歧視措施法》等也從各方面保障了不同人群的權益。《工作環境法》要求雇主應隨技術、社會的進步不斷改善雇員工作環境,提高安全和健康標準。《就業保障法》也為工人的就業安全提供了較充分的法律保障。《工資擔保法》規定,如果企業遇到困難,向政府申請重組保護或倒閉時,政府有代替企業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責任。endprint
(二)美國
1公共就業服務系統形式多樣
美國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結構及特點形成地區服務資源,作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50個行政區域都有各自的就業服務重點;在所有行政區域內設有近3000個就業服務中心,針對不同的人群提供服務場所、服務設施及面對面服務,有效解決了殘疾人、老年人、不懂計算機的人等特殊人群的就業需求。
2開放、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系統
美國公共就業服務系統服務內容幾乎囊括了各個領域,涉及100多個網站。為了給大眾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美國公共就業服務網整合了絕大多數網絡資源,公眾通過相關網頁鏈接,在每個頁面能集中顯示一個領域的信息,同時提供可能相關的信息鏈接,或按照服務主題和服務對象進行科學分類,引導公眾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3就業服務內容分類合理
美國就業網絡服務在系統規劃、功能分區,門戶網站服務欄目的設計、界面呈現、網站切換、查詢搜索通道的設置等,都充分為用戶的使用與體驗著想。根據服務項目逐一展開,每一個主題或對象下面,都有一系列的分支項目;如果點擊次數越多,會提示更多的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更加具體;如果所需服務仍未列出,可輸入關鍵字進行搜索。另外,訪問度高、被重點關注的項目會在熱點區域展現出來,以便用戶最快捷地訪問。[6]
4公共就業網絡服務信息系統發達
美國公共就業網絡服務體系功能強大,內容豐富(見表2)。門戶網站整合地區和數據庫資源,根據用戶需求匹配信息資源。求職者通過互聯網注冊個人求職信息,并對個人能力、職業技術水平進行自我評估。通過自我評估程序,求職者可以逐步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公共就業服務網站為求職者提供相關行業信息、行業特點、行業分析報告,綜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確認自身職業需求。確認需求后,根據個性化需求,確定自己所需要更新的知識范圍,來選擇職業培訓的有關內容。
四、對我國的啟示
(一)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政策體系
借鑒瑞典相關政策經驗,就業服務機構應對轄區內所有勞動力資源進行調查登記,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在功能設置上,各級人力資源市場,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城鄉勞動者提供職業介紹、職業培訓、檔案托管等方面的服務,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機會、就業培訓和就業扶持均等化。按照“統籌規劃、分工負責、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要求,建立農村勞動力定點培訓機構,形成覆蓋城鄉的技能培訓組織體系。同時,鼓勵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引導勞動者根據自身需求,不斷提高職業技能。
(二)實現就業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
美國的政府門戶網站在就業公共服務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公共就業服務由政府機構負責管理,政府不但要提供公共就業服務,還要在多元化過程中起到協調、合作、整合與管制等作用。公共部門、非營利性組織和私營部門在內的多個主體,共同為求職者提供服務,各主體間按照一定的分工原則,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合作機制,通過職能上的互補,提高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的質量與效率。
(三)加強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建設
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公共就業服務都大力引進新技術,創新服務內容,建立互聯網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因此,我國應借鑒美國經驗,加快建立公共就業服務網絡體系(見表3),設置LED大屏信息發布系統、自助求職登記系統、人力資源職業素質測評系統、遠程面試與培訓系統、市場決策支持系統為求職者提供更快捷、公開的信息平臺。
表3我國公共就業服務網絡體系模塊1功能信息發布系統1滾動顯示用人單位登記的招聘崗位信息、招聘通知公告和其他相關信息,方便用人單位信息的發布和求職者的信息查詢求職者自助求職登記系統1查詢確定適合自己的招聘信息,點擊確認報名按鈕,系統會將求職信息自動保存到職業介紹系統,并自動打印求職推薦信測評系統1根據求職者輸入的信息,分析求職者自身能力素質,為求職者產生一份綜合的技能素質報告,對求職者就業提供幫助遠程面試與培訓系統1招聘單位可通過該系統發布招聘信息
求職人員可進入遠程面試參加網上視頻招聘
培訓部門可將這個系統用于遠程教育市場決策支持系統1對就業系統中不同歷史階段和當前數據進行匯總,形成各類匯總數據,為就業服務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綜上所述,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是提高就業質量的突破口,我國應在借鑒發達國家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構建與我國經濟發展和就業形勢相適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陳建剛完善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幾點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05(5):108
[2]王浩林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視角[J]北方經濟,2010(12):10
[3]杜瑩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存在問題和發展方向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1(9): 20
[4] 張海枝我國區域公共就業服務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quist指數法的實證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4(1):36
[5]勞動部考察團瑞典的職業技術培訓[J]中國就業,1995(2):41-42
[6] 趙寧美國公共就業網絡服務體系初探[J] 電子政務,2010(5):11-16
(責任編輯: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