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羅云


摘要:高職教師是影響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提升高職教師專業化水平對促進高職教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粵東兩所高職院校為例,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進行歸納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政府、高職院校、教師等維度提出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師;專業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1-0062-03
收稿日期:2014-12-01
作者簡介:簡單(1987-),女,廣東省汕尾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廣東 汕尾/516600)
羅云(1987-),男,現就職于廣州市花都區科技與信息化中心。(廣東 廣州/510800)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技術型人才。伴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職教育在國內得到了迅猛發展。然而,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和專業設置多樣化,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其中原因林林總總,但最直接環節還是師資水平的問題。高職教師是影響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對促進高職教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和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進行歸納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對策。
一、高職教師專業化的必要性
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高職教育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的有效途徑,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歷史使命。要切實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把學校工作重點從抓規模擴張轉移到提質增效上來,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要加強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注重教師隊伍“雙師”結構,重視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
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特色與社會需求仍存在不小差距,高職師資隊伍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要求,成為制約高職教育質量和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探析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需求及對策,推動高職教育更上一個臺階,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以粵東兩所高職院校為例,試圖提出適合的高職教師專業化成長對策,以促進地區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并為其他地區高職教育提供可借鑒的發展范式。
二、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和研讀有關資料,根據教師專業化發展內容,從專業理想與專業自我、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編制了《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調查問卷》。問卷分為高職教師基本情況和專業化情況兩大部分,共32道題。本次研究隨機向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和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院校的專任教師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08份,有效問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
(一)粵東地區高職教師隊伍現狀
通過對問卷第一部分“高職教師基本情況”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得出當前粵東地區高職教師隊伍有以下特點:(1)年齡層次以40歲(含)以下中青年老師為主,比重達81.48%。(2)教齡集中在15年以下,各教齡層次(0-5年、5-10年、10-15年)無明顯差別。(3)整體學歷層次不高。本科學歷占比73.15%,碩士研究生占26.85%,無博士研究生學歷者。(4)專業技術職稱偏低,多集中在中級和初級職稱。(5)教師來源基本是從學校到學校,無企業工作經驗。絕大部分教師教育理論豐富,但欠缺行業實踐經驗。調查樣本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二)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現狀
1.總體發展水平不高
問卷調查顯示,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第一,高職院校擁有教育教學知識和相關行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比例非常低,僅占教師隊伍的16.67%。調查發現絕大部分高職教師無行業或企業工作經驗,實踐操作技能缺乏。第二,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自我認可度偏低。在“您對自己目前的專業化發展水平的評價”問題中,選擇“一般”的達40.74%,選擇“不滿意”的占12%。第三,高職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有限,教學過程中理論脫離實際現象普遍存在。分別有72.22%和71.3%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一般,有待提升;64.81%的教師認為自己科研能力一般,16.66%的教師認為自己科研能力較差;課堂運用教學方法及策略的效果方面,效果一般和效果不好的比例達62.04%。
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當前高職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到校外幼兒園見習期間,我們對幼兒園園長進行了訪談,大部分幼兒園園長表示,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職業能力欠缺,不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希望學校方面加強學生技能培養、提升應屆生專業知識功底。由此可見,社會需要正倒逼高職畢業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和高職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2.具備專業化基本認識和繼續發展主觀意愿
教師專業化發展又稱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包括教師群體及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從歷史發展總趨勢來看,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及最終體現在于教師個體專業發展。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行家里手”的過程,包括教師專業理想的建立、專業知識的拓展、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專業自我的形成,是多階段連續的過程。數據分析表明,大部分高職教師對教師專業化概念有基本正確的認識,且有繼續發展的打算。樣本中,85.19%的教師認為教師專業化是指專業技術知識與實踐能力專門化水平;45.37%的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是勝任教學并成為骨干教師;66.67%的教師有提高學歷的打算。
3.專業化發展缺乏渠道,面臨重重困難
當前,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面臨重重困難。通過問卷第15題的調查發現,影響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因素中,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教學任務繁重、職后培訓不夠、缺乏企業鍛煉機會、儀器設備落后、科研經費短缺。一方面,繁重的教學工作使得高職教師疲于應對;另一方面,職后培訓和鍛煉機會的匱乏使得高職教師的工作幾乎與社會和市場脫離。
綜上所述,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現實矛盾,總體水平不高。高職教師群體有著自我提升的主觀意愿,但客觀上存在教學任務繁重、職后培訓和鍛煉機會缺乏等困境。如何突破發展困局,提供優質發展平臺,幫助高職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是當前高職教育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三、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對策
高職教師專業化要求高職教師具有特定的任職要求、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機制。針對粵東地區高職教師專業化現狀,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可以嘗試從以下三方面來促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制度
高職教育發展需要政府的充分重視,尤其要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給予全方位政策支持。2006年教育部“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強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但意見中并未指出促進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渠道。
政府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為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制定方向標。第一,規范高職教師資格制度,健全高職教師專業標準。從專業準入、專業發展、職稱評聘三方面出發,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制定高職教師專業標準。制度還應從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及專業水平入手,保障教師的專業自主權。第二,完善高職教師培養機制,形成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和職后培訓的一體化培養體系。建立多層次、寬領域的培訓體系,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第三,為高職教師培訓提供資金支撐。制定政策,保證行業企業為高職教師提供實踐平臺、政府專項資金或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建立各類高職教育培訓基地,促進高職教師專業化。
(二)高職院校為教師搭建專業化發展平臺
1.合理核定教學工作量
當前高職教師尤其是新入職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普遍較大,調查的兩所院校,都存在新教師兼任班主任現象。有些教師周課時達到22學時之多,每天疲于應對教學任務,課后還要處理學生的各類問題,時間和精力上無法保證對教學工作進行總結提升,自身專業化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合理核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讓教師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學習提高,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可能。
2.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發展渠道
職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根本標志,高職院校教師應該是具備教育教學知識和相關行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因此,高職院校要將培育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雙師”型教師作為己任。一是開展校本師資培訓,定期組織教師業務交流,提供一定的進修機會。尤其要為青年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幫助他們積累教育經驗,提升教學技能。二是加強校企合作,增加到企業實踐的機會,讓教師了解市場對畢業生的需求,了解社會前沿科技動態,在參與行業實踐過程中提升自我。目前,已有多種成熟的合作模式可供借鑒和采用,如基地依托培養模式、產學研模式、訪問工程師模式、教師工作室模式、校本培養模式、本科+技師模式等。三是增加科研經費,讓教師在教育科研過程中反思和檢驗教學工作,促進教學能力提升,并實現專業化發展。
(三)高職教師積極開展自我教育,提高專業發展自主能力
1.樹立終身教育理念,根據自身實際進行繼續教育
具有較高學歷的青年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學水平和提高行業技能上,已有多年教學工作經驗的中年教師要努力提升理論素養和自身學歷水平,高職教師應以“雙師”型教師作為專業化發展方向與目標。
2.注重教學反思,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專業能力
要轉變傳統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宜多采用綜合實踐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指根據職業崗位要求,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的一種單元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團隊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在“做”中學,既掌握理論知識,又提升專業技能。與此同時,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組織能力也得到提升。
高職教師的專業化是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所在,需要政府、高職院校和教師共同努力。政府主管部門要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高職教師專業化制度;高職院校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渠道與平臺;高職教師要積極開展自我教育,提高專業發展的自主能力。三方通力合作,才能開創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鄭秀英,周志剛,鄭秀春.高職教師專業化:內涵、差距與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10(4).
[2]于英,康傳德,崔學勤.對高職教師專業化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11).
[3]馬慶發,唐林偉.中國職業教育研究新進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