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正干
摘 要:一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但這種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比如將教學簡單地等同于看視頻等,同時,不注重課堂即時性反饋與檢測等問題應該避免。
關鍵詞:翻轉課堂 信息技術課堂 誤區
翻轉課堂,或稱顛倒課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吸收與掌握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從理論上來講,基于當前的信息技術條件,這種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哈佛大學教授埃里克馬祖爾創立的同伴教學法應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
當前全國大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都不同程度地流行著這種時髦的“翻轉課堂” “微課程” “微視頻”教學模式,但應該謹防出現以下四個誤區。
一、“翻轉課堂”不等于觀看“教學視頻”
雖然“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但是,“翻轉課堂”在教學流程的組織、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的定位、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的應用等方面與傳統教學模式有較大差異,需要教師和學生對這種新興的課程理念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消化。當前,因為涉及學習者學習習慣、學習自覺性和教師的執教能力以及個性化指導等諸多問題,“翻轉課堂”盡管在有些學校、有些班級頗受歡迎,但要真正“落地”,成為常態化的教學模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翻轉課堂”要嚴格把控視頻課程質量
這里的所講的“視頻課程質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課程的質量,另外一個是指視頻的質量。眾所周知,微視頻是“翻轉課堂”的基礎。要想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能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教學內容上,用“信息”的魅力抵消“技術”的魅力,就要求老師在錄課之前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反復推敲教學語言,既要把課講得通透明白,同時也要注意視頻課程講解的趣味性。尤其是不能出現“3分鐘熱度”的情況,剛開始在興頭上,精心錄上兩節課,隨后發現錄課原來比上課要費勁多了,于是便馬虎起來,甚至不加考慮地直接下載其他老師的授課視頻來充當教學資源。
三、“翻轉課堂”要防止由“人灌”變成“機灌”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上,一般都是由老師先講理論或上機操作要領,然后學生進機房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進行上機實習。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早已頗受各界詬病。應該說“翻轉課堂”這種教學理念給打破傳統的教學套路帶來了可能性;對學生而言,這應該是一種高效且輕松的自主學習模式。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微視頻里呈現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要簡、精、易、清,因為學生是在課外完成自主學習,所以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要有條理性、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學生容易疲勞,無法有效投入,更難以課堂拓展和鞏固練習。教師要及時將自己在傳統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調整到導學地位,千萬不要將傳統的“人灌”演變成現代教學理念遮掩下的“機灌”。
四、“翻轉課堂”要避免對學生放任自流的情況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但仍然強調老師的指導和輔導作用,一定要避免出現對學生放任自流的情況。學生在自主學習完知識點后,可能急需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考慮到個別化輔導。另外,老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及時檢測和有效反饋??梢酝ㄟ^制作信息技術教學在線測試系統,讓學生在線完成學習測試,使教師能搜集到學生的評測結果并智能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來調整后續的教學措施和拓展深度。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此環節檢測自主學習的內容是否已經掌握,進一步實現鞏固自主學習內容的目的。
五、小結
我們應該看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將來成為常態并非不可能。所以,我們既不能生硬地拒絕它的到來,也不能一味地順其自然。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及時地轉變課堂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讓學生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張巖.翻轉課堂:高師院校教學改革的現實選擇[J].文教資料,2014(21).
[3]周小燕,劉鵬.“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4(36).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