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任輝++++++陳惠林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的影響表現和特征,為臨床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 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4例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CT資料,分析其影像學表現與特征。 結果 該組94例心源性肺水腫患者中,兩側胸腔積液患者77例(81.91%),肺泡性水腫32例(34.04%),間質性水腫54例(57.45%),心臟外形改變94例(100%),肺淤血改變16例(17.02%)。結論 心源性肺水腫變現為特異性的影像學特征,通過CT掃描,早期行CT檢查,可以有效提升診斷率。
[關鍵詞] 心源性肺水腫;影像;CT掃描;胸腔積液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a)-0036-02
心源性肺水腫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主要是左心功能衰竭,見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等,臨床表現為呼吸淺速、心悸乏力、面色灰白、煩躁不安等[1]。心源性肺水腫一般又分為慢性心源性肺水腫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腫,前者起病緩慢,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后者起病急,臨床癥狀表現明顯[2]。由于中老年人生理特點,給心源性肺水腫的臨床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現回顧性分析該院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間收治的94例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CT資料,探討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的影像表現和特征,旨在為該疾病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94例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臨床資料,男59例,女35例,年齡在52~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24±5.43)歲。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還有少數痰中帶血。
1.2 方法
采用安科單層螺旋CT,均作平掃。在掃描前,醫護人員叮囑患者做屏氣訓練,如患者呼吸困難比較明顯,醫護人員則要指導其平靜呼吸。患者取仰臥位,確保掃描范圍包括肺尖至膈肌水平,在患者一次屏氣狀態下掃描頭側至足側。在掃描的過程中,采用螺旋掃描方式(各項掃描參數如下:管電壓120 V,管電流40 mA,層厚10 mm,層距10 mm。),顯示方法為肺窗和縱隔窗。
2 結果
經CT掃描診斷,診斷結果如下:①胸腔積液:兩側胸腔積液77例(81.91%),主要表現為少量積液,其中胸水兩側基本接近的有76例(80.85%),合并葉間積液24例(25.53%),單側胸水4例(4.26%);②肺間質水腫(圖1)54例(57.45%),表現為支氣管血管束模糊、增粗,小葉間隔增厚,葉間胸膜增厚等;③肺泡性水腫(圖2)32例(34.04%),表現為云霧狀、斑片狀的高密度,內部可看到支氣管氣相;④肺淤血改變16例(17.02%),主要表現為肺門影增大,肺野密度增高;⑤心臟外形改變94例(100%),該組所有患者均發生心臟外形改變。
圖1 間質性肺水腫 圖2 肺泡性肺水腫
3 討論
3.1 心源性肺水腫
肺水腫主要是由于液體自毛細血管滲透至肺間質和或肺泡腔內,造成肺部血管外液體增多,通常可以分為心源性肺水腫(比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非心源性肺水腫(包括腎源性、損傷性等)[3]。在心源性肺水腫中,由于以臨床表現和CT表現與肺部原發疾病比較接近,從而給臨床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不利于早期治療的開展。中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特別是老年人,身體素質較差。一旦其患上心源性肺水腫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會造成病情惡化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因此,必須要加強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的診斷,從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3.2 心源性肺水腫的影像學表現
心源性肺水腫主要是因為左心功能不全,影響肺靜脈回流,主要是受阻,從而造成靜脈壓升高,形成多種心源性肺水腫[4]。比如肺毛細血管內的血漿大量滲出,到達肺間質,最終形成間質性肺水腫,再比如肺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滲出至肺泡內,從而形成肺泡性水腫等[5]。關于心源性肺水腫的X線胸片的報道也比較多,其主要表現為以下4種:①肺血管紋理增粗和增多,其邊緣地帶比較模糊,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兩肺下野部位;②上肺靜脈擴張,主要表現為向上走行的兩肺門起始部的血管影呈現鹿角狀;③肺門影增大,且比較模糊;④肺野透過度出現明顯下降,比如出現薄紗遮蓋[2]。在該組研究中,主要是通過CT掃描來對其進行診斷。從CT表現來看,主要表現為肺門影增大,肺野密度增高,支氣管血管束出現比較明顯的增粗和模糊現象,可見磨玻璃樣高密度影。經CT診斷,該組94例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腫患者中,肺泡性水腫32例(34.04%),它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表現,CT表現為云霧狀、斑片狀高密度影(肺野內部),可見支氣管氣相;間質性肺水腫54例(57.45%),其大多是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CT表現為肺野密度增高,發生支氣管“袖口征”,支氣管血管束出現增粗和模糊,葉間胸膜增厚,小葉間隔增厚,可見細線條狀的間隔線等;胸腔積液屬于間質性肺水腫的變現形式之一,多見雙側胸腔積液,CT表現為高密度影;心臟外形改變是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表現之一,該組所有患者均發生這種情況(100%),主要有單純左心房增大、全心增大、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以及左心室明顯增大這幾種。
3.3 心源性肺水腫的鑒別診斷
為了有效提升心源性肺水腫的診斷正確率,需要將其與以下幾種疾病區分開來。①肺炎。它的臨床表現為胸痛、發熱、包細胞升高;肺水腫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為呼吸系統癥狀,比如呼吸困難、胸悶、咳痰(多為粉紅色痰或白色粘痰),少有發熱癥狀。肺炎CT表現為片狀高密度影,且大多按肺葉、肺段分布,很少出現兩側對稱分布,其心影變化大多比較小;肺泡性肺水腫CT表現為以肺門為中心的對稱蝶翼狀高密度陰影,且心臟外邊發生變化,大多表現為增大[4]。②肺間質纖維化。其病因非常之多,比如膠原病、慢性支氣管炎、塵肺、結節病等,CT可見肺紋理增粗、毛糙、扭曲變形,肺小葉間隔、支氣管擴張等,沒有比較明顯的心影增大和積液;心源性肺水腫CT表現為支氣管增粗和模糊以及肺小葉間隔,但不表現為扭曲變形,支氣管無實質性擴展,且其多出現心影增大、雙側胸腔積液[6]。③胸腔積液。在心源性肺水腫患者中胸腔積液中,其CT表現多為雙側對稱性,無胸膜粘連、增厚等變現;而化膿性或結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積液多為單側,且不表現為對稱性。其中,胸膜轉移性胸腔積液大多伴隨胸膜腫塊,結核性胸膜炎肺內可見結核灶陰影[7-8]。
綜上所述,心源性肺水腫大多變現為特異性的影像學特征,中老年心源性肺水腫的類型不同,其CT影像均有不同的表現,從而為心源性肺水腫病為的診斷提供良好的參考。此外,為了有效提升心源性肺水腫的診斷正確率,需要將其同肺炎、肺間質纖維化區別開來,同時充分結合胸腔積液的表現,提升診斷率。
[參考文獻]
[1] 楚克付.心源性肺水腫的CT診斷[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6):1068-1069.
[2] 沈中元,鄒制理,方忠軍.心源性肺水腫的X線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153-154.
[3] 黃繼權.心源性肺水腫的CT診斷[J].吉林醫學,2014,35(9):1799-1800.
[4] 黃依蓮.肺水腫的影像學鑒別診斷[J].亞太傳統醫藥,2010,6(6):117-119.
[5] 陸大山,尤正芳.肺水腫108例的影像學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5):742-743.
[6] 王增狀,姜領,鞠衍松,等.心源性肺水腫的CT征象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2(6):36-39.
[7] 李晶晶,董磊.急性心源性肺水腫臨床療效與X線胸片的相關性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25(16):2125-2127.
[8] 肖裕東.肺水腫的X線診斷[J].醫學信息,2010,16(5中旬刊):1325-1326.
(收稿日期:2014-08-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