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03-9104(2015)01-0136-07
作者簡介:梁玖(1964- ),男,漢,重慶人,東南大學文學(藝術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出站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史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訪問學者指導教師,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藝術教育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
摘 要: 從理想和完善的角度看,藝術學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之名,有繼續討論其準確性標識的空間。該文從藝術學時空視野,以歷史邏輯和比較方法,研究認為,確立“藝理學”之名去更換“藝術學理論”學科之名,有可能性依據、有價值。所謂“藝理學”,是指研究藝術普適道理的學科。“本體、頂點、時空分析、原理、結構”,既是藝理學著力研究的五個核心領域,也是藝理學貢獻給自身學科的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實踐論和評價論。總之,該研究關注和結論有積極的藝術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藝理學;藝術學;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學科名稱;藝術理論學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從道理上講,藝術學自2011年成為獨立門類之后,只是標志著藝術學學科研究與建設有了新的前進起點,而不是藝術學學科優化建設的終點。因此,在藝術學門類中,從認識結構、時空結構、邏輯結構、工藝結構視點看,從藝術學存在的學理邏輯、事實邏輯、理想邏輯視野看,藝術學學科到底應該設置幾個“一級學科”才比較合適、合理、合法,這是值得業界持續討論的課題。換句話說,一方面,藝術學的現有一級學科時空結構邊界是否需要拓展,這是要看現有一級學科總數是否真正反映了藝術學學科的實際及其需要狀況,以及是否有利于藝術學學科的深入化生長。事實上,這個完善的工作,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另一方面,藝術學的現有一級學科的名稱是否到位,以及是否有助于藝術相關領域的建設與發展?毋容置疑,在這個領域依然是有諸多問題亟待討論解決的。總之,這兩個方面是目前藝術學學科研究與建設中,應該及早關注和回應的基礎性課題。本文僅從基于尋求學科完善的立場出發,以歷史邏輯和比較方法,專項討論確立用“藝理學”之名去更換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名稱的專題。即,作者在此主張——在藝術學門類中確立“藝理學”學科概念,以此更換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名稱。
一、提出“藝理學”的緣由回望藝術學獨立為門類與現有五個一級學科之設立的歷史,不得不承認是帶有權宜之計匆忙中的結果;綜觀藝術學現有五個一級學科的現狀,不得不承認有太多的不盡學科學理邏輯、歷史邏輯與事實邏輯之處。其中,“藝術學理論”這個一級學科,無論是在名稱上,還是在學科自身空間界定與系統構建上,都有再深入討論的必要性。首先,解決質疑“藝術學理論”學科設置的合法性問題。有一個事實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自從“藝術學理論”被命名成立以來,無論在藝術業界,還是在外界,一直都被人質疑。質疑最集中的反映是“藝術學理論”學科設置的合法性。一些學人認為沒有“藝術理論”存在,只有如音樂理論、美術理論、舞蹈理論等形態存在。關于這個質疑,顯然是缺乏對人類學科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只要是成為了一個“學科”,那么,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專屬于自身學科的理論、歷史等必要內涵,比如:經濟學有理論經濟學學科,社會學有理論社會學等等。那么,為何不允許藝術學學科有自己的理論形態呢?退一步講,僅以“鳥”為例,如果一定要以鉆牛角尖似的思維審視,世上哪里會有一個單純被稱為“鳥”的存在物呢?似乎只有“麻雀”、“翡翠鳥”、“戴勝鳥”、“池鷺鳥”等等具體存在物。然而,大家都知道,不僅有鳥這個概念,還有作為動物學一個重要分支的鳥類學①(ornithology)以及鳥群落研究等學術行為與成果。因此,質疑藝術學學科的理論形態之有無的觀點,是經不住推敲的,是對藝術學學科的誤解。那種認為“藝術中哪里有什么理論”的認識②,更是嚴重的錯誤表現。總之,專項討論藝術學學科的學理內涵,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須的。這是構建藝術學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學理基礎,也是進一步更名討論“藝理學”的邏輯起點,更是討論“藝理學”合理性的前提條件。其二,解決質疑“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合理性問題。現有名稱“藝術學理論”給人的突出印象就是名稱的別扭感。正如有的專家所言:它不像一個學科名稱。從比較的視點看,在社會學中有“理論社會學”(theoretical sociology)之名,在經濟學中有“理論經濟學”學科,其專項討論的內容,與現有“藝術學理論”的學理取向視野相當。“理論社會學”是與“應用社會學”相對的概念與學科屬性。從合乎藝術學科的學理邏輯角度看,宜把討論“藝術共有性學理知識時空結構內涵”(即藝術的非技術形態及其內涵)的這個藝術分支知識系統,稱謂為具有專門學科屬性或學問特質指向的名稱。因此,無論是從藝術學術分科認知的角度,還是從藝術學科劃分的角度,都應該把關注討論“藝術共有性學理知識時空結構內涵”(即藝術形而上內涵系統)的對象系統稱為專門的學科或學問,即,把現有“藝術學理論”之名改稱為“藝理學”,這樣更符合藝術學術的認識邏輯、更符合藝術學科的分支呈現目的,也更有助于專注性認識和理解藝術共有性學理知識時空結構內涵系統。綜上所述,在“藝術學理論”容易導致人們對藝術形而上分支學科的忽視與誤解的情況下,不如更名為易于引導人們從藝術分支學科上,去認識和把握藝術共有性學理知識時空結構內涵系統的“藝理學”。事實上,從學術慣例看,在對某存在的稱謂上帶“學”字,是更易于人們接受。尤其在藝術業界,不少藝術人是聽到“理論”二字就會頭疼。但是,當其明白是一個學科學問后,會產生一些敬重與學習的心態。一句話,“藝理學”易于人們對藝術的“理論類”這個分支學科的認識與理解。其三,解決質疑“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本體性問題。當藝術學成為獨立門類后,不少人對“藝術學理論”這個一級學科的定義、特點、功能、價值、定位、研究、建構、教育、傳播等等自在系統性內涵,不僅僅是說不清楚,而且是從根本上采取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現實的學科建構推進中,遇上了不少的實際問題。比如,有的已經是名為“藝術學理論”學科陣營的“專業人”了,也不太清楚這個學科到底是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其實,不太清楚也沒太大關系,只要加強學習和研究,便可以獲取對學科的深度卷入性理解和把握。可是情況不是這樣的,進而出現了有藝術學理論的占位,卻游離于藝術學理論之外、沒有干活“出力”的學科尷尬局面;比如,凌繼堯教授曾指出:“有的學校的藝術學理論博士點設在文學院,我們歡迎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但是,不能讓中國語言文學完全替代藝術學理論。有的學校藝術學理論博士點的成員全部是中國語言文學各個二級學科如文藝學、比較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文學的教師,成果也是清一色中國語言文學的。這種情況對培養藝術學博士生顯然不利,會造成對藝術學理論的學科建設的很大傷害。”[1]此外,還有不少的名為“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自己的學位論文選題上,根本就缺乏“藝術學理論”的“專業性”。即,所選的課題不能被稱為“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專業性選題,往往與藝術學的其他一級學科(如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的研究選題相含混,與之沒有明顯的專業區分度。長此以往,如果這種應該專業而“不專業”的狀況不改變,那么,“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合法性與價值性就會被否定。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是當下的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誠如劉偉冬在其《2013年度藝術學理論類專業建設熱點與難點調查報告》中所言:“藝術學理論學科在研究生培養階段所存在問題,還首先表現在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始終沒有明確的研究指向和學術積累。選題對于藝術學理論學科本身的偏離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中存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2]為了自覺加強對藝術的理論類分支學科的深入研究與構建,為了藝術的理論類分支學科的可持續性發展,當下是有必要在學科名稱的準確度上予以檢視與校正。也就是說,將“藝術學理論”更名為“藝理學”,有助于焦點關注性研究構建藝術的理論類分支學科,推動藝術學學科的深入建設與發展。其四,為了整合性建設“中國特色”藝術學。盡管藝術學是從德國傳人的一門現代學科,但是,如何讓“藝術學中國化”卻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和深入討論的專題。藝術學家張道一教授曾在2014年11月7日晚上,對幾位拜訪他的藝術專業的教授講:“咱們的國家已經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名論,中國人的藝術學就是中國特色藝術學。我看到一些人搞學術一味地跟外國人跑,很可憐。對‘中國夢這個提法,我很欣賞。硬要跟洋人睡在一張床上,別人夢中沒有我們的。一定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沒有出息。中國的藝術一定要搞上去,中國的藝術學一定要搞好。”③這可謂是張道一教授提出的當下對待和深入研究藝術學的學科認識論。在此,我想表明的一個觀點是,在中國藝術學學科變遷發展的歷程中,張道一教授對藝術學學科的學術貢獻和推動制度建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卓越地位。尤其是在代表中國藝術學“學科精神”上具有旗幟性意義。比如,汪小洋教授曾撰文講:“先生關于本元文化理論的認識也是我國藝術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先生認為工藝美術兼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屬性,屬于本元文化。本元文化是人類最初的文化形態之一,多帶有實用性。本元文化理論的提出,不僅解釋了藝術的起源、藝術的共生現象、藝術發生發展的規律,而且改變了美術史上被顛倒的發展序列,為藝術分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關于我國藝術發展的總體特征,先生也有藝術學角度的精辟認識。”[3]從中國藝術時空結構看,中國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藝術學學科及其體系,包括屬于中國的藝術命題性知識、藝術分析框架、藝術事實性知識、藝術程序性知識和中國人對待藝術的態度、創造的藝術概念、創生的藝術思想、確立的藝術價值觀、意義系統、藝術行為模式與規范等等成體系的藝術內容。無疑,在藝術學門類中確立“藝術學理論”,是朝著走向建設獨具標識意義的“中國特色”藝術學學科理想,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接下來是如何更到位、更合法、更合理、更有價值地建構“中國特色”藝術學的課題。在這個持續對藝術學學科進行研究與反思的階段,產生和確立“藝理學”的名稱,是朝向建設“中國特色”藝術學學科理想實現的積極之為。其五,從學科比較與借鑒視野獲得確立“藝理學”的學術邏輯依據。只要拓展學科視野,就會發現不少學科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學科設置與命名的歷史。比如,《復旦教育論壇》2012年第2期的“新論”專欄,就發表了一篇題為《教育學:學科門類還是一級學科?》的專文,其討論的問題,在經歷過論證與力求“藝術學”升格成為獨立門類的藝術學人來講是很熟悉的。文中講:“在我國現行的學術分科制度中,教育學既是一個學科門類,又是一個一級學科。這種尷尬的局面持續了幾十年,無形之中嚴重影響了教育學科的發展。本文從我國學科目錄的調整切入,就教育學門類下設置‘教育學一級學科是否合適以及撤銷教育學一級學科后應設哪些教育類一級學科展開討論。”[4]“……從1983年的目錄到2011年的目錄,教育學一直是教育類唯一的一級學科。這種情況無法用教育學的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規模與質量來解釋,唯一的答案就是,教育學在我國學科目錄調整中缺乏足夠的話語權,政府部門對于教育學的發展不夠重視。理論上,學科門類的劃分是人為的,但絕不是任意的。實踐中,如何劃分和設置學科直接影響大學的學術發展與創新。當前我國教育學既是一個學科門類、又是一級學科的境地給教育學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導致了教育學在學科立場、學科理智以及學科制度上的相對分裂。”[4]真的是似曾相識啊。其中所言“‘教育學一級學科是否合適以及撤銷教育學一級學科后應設哪些教育類一級學科展開討論”的觀點,對今天討論藝術學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更名,是有積極的學術開啟價值的。好在藝術學界,基于對原有“文學”門類下的“藝術學”一級學科名稱與二級學科“藝術學”名稱的識別含混,有真切的體會,才在藝術學成為獨立門類之后,沒有將“藝術學”再作為一級學科名稱。否則,藝術學界也會發出同教育學界目前的這種“哀鳴”聲。如果我們把學科學術視野轉向法學學科,就會發現在法學學科中有“法理學”(Jurisprudence)學科存在。“法理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還是在19世紀,受人文—社會精神影響,法學界,特別是英美法學界出現了一股強勁的‘法律實證主義思潮后而產生的結果。”[5]如果我們再看看“法理學”是怎么樣的一個學科之后,對在藝術學學科中確立“藝理學”的道理與價值,是有直觀性和深入性認識與理解的。“在整個法學體系中,法理學居于一種非常獨特的地位:一方面,法理學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則、概念、制度,這種研究對象與人類的生活式樣、理念、價值和人文的總體精神息息相關。因此,法理學總是要站在法學學科發展的最前沿來追蹤、吸納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問題,同時也從法學的角度對各種人文思潮作出回應。在一定意義上,法理學(尤其是法哲學)也屬于研究人類精神的學問(人文科學)之一種,與那些專注于法律的應用與操作的學科(應用法學)是存在較大區別的。另一方面,從法學體系的內部關系看,法理學在整個法學體系中具有‘基礎理論的地位。它是建立在諸應用法學(部門法學及其應用學科)之上的具有普遍意義、屬性和職能的法學學科,其內容具有基礎性、根本性、一般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從而對各種應用法學給予理論上的指導,法理學是溝通法學諸學科的橋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法學發展的水平。法理學研究的不發達,必然會對法學其他學科的研究產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強化法理學的基礎地位,深化法理學的研究,對于建立一國法學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6]從這一段對法理學學科內涵、時空結構、地位、價值的陳述中,我們不難看到對現有“藝術學理論”學科內涵的映射。換言之,由法理學可以看到將“藝術學理論”更名為“藝理學”后的學科性質與取向。盡管在2011版學科目錄劃分中,法學(03)門類的6個一級學科中,第一個一級學科名稱依然是稱為“法學”(0301)④,但是,這不應構成影響在藝術學門類中將“藝理學”作為一級學科名稱的障礙原因。何況,如果比較中國與美國的學科專業設置看,中國更偏重于“學科”,即,我國“學科專業目錄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科目錄,對專業的涵蓋面不夠”[7]。這樣的不足是既不利于學科專業的多元化與深入性研究與建設,也不利于在學科專業教育上的多樣化與特色化發展。美國的“學科專業分類系統”(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簡稱CIP),則更加注重學科專業的涵蓋面廣度,這是藝術學學科在發展中注重專業建構時可以借鑒的認識。綜上所述,將“藝術學理論”更名為“藝理學”,既是有學科學術依據的,又是進一步精進討論實現現有“藝術學理論”學科夢想的邏輯結論。總之,提出“藝理學”,是基于藝術學學科學理邏輯與事實邏輯的一種學術思想和學科理想與建設自覺的行為。
二、藝理學的內涵與價值無論是從學科的學術制度上看,還是從學科分科制度方面看,對藝術中關于“藝術共有性學理知識時空結構內涵”這個藝術理論類分支知識系統,給予一個合適的名稱,是更有定位和引領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學術價值與實際意義的。本文的核心觀點是,主張將藝術學門類中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名稱,更名為“藝理學”。其實,如果藝術業界對法學中“法理學”與“法哲學”之區別界定的歷史過程熟悉的話,就易于理解在此主張更名確立“藝理學”的道理與價值。本來,如果僅從藝術學的學術角度看,只要是業界專業人士依據自己的學術思想,以及藝術的學術邏輯、學術理想、學術理解力、學術見解力、學術執行力、專業學理,自由地、創建性地做就好了。像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社會學家一樣,憑借自己的膽識、社會責任、學術思想、專業智慧、借鑒比較、學術行為,對社會學理論體系及其學科關照研究,就能夠建立起具有中國專屬性價值的社會學學科。如,中國早期著名的社會學家孫文本(1892-1979)及其學術貢獻。但是,在1983年3月,中國開始將世界各國在大學通行的學術分科予以行政制度化后,在學術分科中的各個學科,能否被列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每一次頒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上,就是一個涉及某學科是否能夠拓展性深度建設和發展的制度問題。比如,從《江蘇警官學院學報》所刊發的題為《公安學一級學科設置的重要意義及學科體系研究》[8]一文,就知道某學科能否上《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重要性。“當學科作為一種知識分類或一定科學領域的相對劃分的時候,其分類或劃分不會影響學科的發展。但當學科成為制度的一部分,演變成學科制度,特別是當其淪為一種行政化產物的時候,便成為影響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9]因此,有必要讓藝術學門類中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名稱完善得更合理一些。
“藝理學”,既是對藝術學獨立為門類之前的二級學科“藝術學”學科之理想與內涵的對接性繼承,也是對藝術學獨立為門類之后的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進行完善性思考后的更名。這表明,確立“藝理學”之名,不是要新生一個別的藝術學一級學科,是期望對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名稱的完善之為,是對藝術學學科更深入的學術推進。我最初是想將“藝術學理論”更名為“藝術理論學”。然而,在深入討論的過程中發現,稱為“藝術理論學”后,還是存在不周、不精確、不能避免人們產生誤讀的問題。作為一級學科的名稱,是應該盡量減少被人誤讀為好,是應盡量準確地反映學科學術時空結構內涵為宜,應該是力爭在學科構建之初就準確定性為宜。加之,即使是原來的“藝術學理論”,也不僅僅只是關注“藝術理論”的研究,而是關乎藝術的非技術及其技術應用之形而上理論類時空結構內涵的研究,故而,比較而言稱謂“藝理學”較為適宜。在此不揣冒昧,成文以就教于方家。所謂“藝理學”,是指研究生成藝術普適道理的學科。也就是研究主體理解和研究闡明藝術共有必然的理性結論的學科。“藝術共有必然”,是指認識藝術之為藝術的應然與實然內容。即,藝術應該有的與實際存在的非技術形態及其應用內容。“理性結論”,是指藝術研究者運用理智創造形成的總結性判斷藝術之道、理、知識、價值及其行為等有限編碼或編碼成果。包括創生的藝術思想、創造的藝術知識、揭示的藝術規律、闡明的藝術史觀、發現的藝術真理、形成的藝術精神、藝術研究方法、建構的藝術學說、創立的藝術價值觀與藝術行為模式等等整合生態性系統內容。理解“藝理學”的關鍵,是在于認識到藝理學“理”的時空結構內涵。藝理學的“理”,在“時間”維度上,是指藝術的歷時性共性規律;在“空間”維度上,是指藝術的一般性抽象原理。因此,所謂藝理學的“理”,是指闡明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原理與規范。這也是“藝理學”不能等同于藝術門類學科概念的“藝術學”的原因。藝術學是對藝術之道、理、技、法整個形而上與形而下藝術領域的研究。藝理學,只是對某行為或存在成為藝術之道理的研究。可見,藝理學是一門探求結論出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基本的、共有的、原理的、抽象的藝術有限編碼內容或藝術編碼內容的學問。簡言之,藝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探求結論出藝術之為藝術的道理。即,研究如何獲得藝術道理——道是藝術思想和藝術精神,理是藝術原理、藝術規律和藝術規范。由此,也就將“藝理學”與藝術學時空結構中的美術學、設計學、舞蹈學、音樂學、影視學、戲劇戲曲學這些一級學科相區別開來。相對于藝理學而言,美術學、設計學等一級學科所焦點關注的對象,是更加專項窄化與落地具體化。藝理學與藝術學其他一級學科是彼此關聯互融性分析關系,藝理學的研究自然會分析涉及到美術學、舞蹈學等具體藝術門類的事實性內容,舞蹈學、音樂學、影視學、戲劇戲曲學等具體藝術門類的生長與創造拓展,也必然會用到一些藝術學理、藝術史觀等藝理學范疇的學識,可見彼此只是各自的任務目標有所不同。總之,藝理學是闡釋表征藝術學之學術研究視野的一個范疇時空,它與系列創作藝術學科相對應。藝理學在基于研究揭示出藝術成為藝術的總體道理之后,進一步闡明藝理學與創作藝術學科的關系、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學科基礎與學科非基礎的關系、藝術和個人的關系、理性建構與理論解構的關系、多元時空與界限的關系,進而對藝術學學科的研究對象、學科時空結構、學科性質、理論體系、價值體系、技術體系、作用地位、方法手段、歷史演進、未來藝術時空的充權等等體系性內容做出概括性的普適理論。強調“藝理學”是藝術研究者理解和研究闡明藝術共有必然的理性結論學科,是表明“藝理學”的研究,始終是要守候——自信冷靜、整合全面、創設命題、基于事實、分析深入、預設成果、架構體系、開放吐納、多元推進、價值呈現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藝理學,是藝術思想家、藝術理論家、藝術史家、藝術批評家、藝術教育家、藝術哲學家、藝術社會學家、藝術心理學家、藝術管理學家、藝術策劃學家、藝術經濟學家、藝術法學家、藝術人類學家、藝術倫理學家等個體與群體研究者的專業與事業。他們不僅要知道藝理學學科,而且重點是要深入思考、開創性研究,最終以他們的專業智慧生成成果,由此拓展藝理學學科的時空結構內涵,提升藝理學學科的地位與價值。一句話,藝理學家是藝理學精神教義與學術高地的表征。對于藝術作品的創作者或藝術家來說,他們對藝理學的任務是——知道、思考、有效運用,力求基于藝理學的引領創作出豐富的、有價值有厚度的藝術作品,并為藝理學研究者或藝理學家提供專業研究注意力分配的研究內容。雖說藝理學在藝術學學科中不是萬能的,但是藝理學也一定是有作為學科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其實,“藝理學”得以確立的價值,便是得力于藝理學自身的價值反映。整體地看,藝理學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具有定位、揭示、引領、創生學科的幾個學術與實用方面。藝理學的定位學科價值,是指藝理學對藝術學學科發展具有確立坐標的作用。藝理學,是訴求對藝術的道理、規律、思想、精神、價值、歷史、知識系統、功能的整體研究與把握。因此,藝理學的學科使命決定了它應該發揮定位藝術學學科的作用。歸根到底,在藝術學門類中確立藝理學,是在于需要藝理學來定位藝術學學科發展坐標的作用。那么,成熟的藝理學是能夠有效定位藝術學學科發展坐標的。藝理學的揭示學科價值,是指藝理學對藝術學學科共有時空結構內涵具有思辨、發現、辨析、推理、判斷、形成結論成果的作用。張道一教授之所以力主“藝術學理不可少”[10],并致力和勤力于“應該建立‘藝術學”的工作[11],就在于深刻認識到從整體上研究揭示藝術道理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如果用張道一教授的話講,那就是藝理學“不但要說明藝術,并且要解釋藝術,闡述其存在與發展,是關于藝術的人文學科。”[10]當下,是處于急需對藝理學予以整體、根本、深入研究與建構的時期。藝理學的引領學科價值,是指藝理學具有牽引拓展自身內在時空結構內涵與指導藝術學理運用實踐的作用。藝理學的核心命題,是要鑄造支撐藝術學學科的學理與價值觀體系,因此,藝理學的內在自覺表征,就體現為能夠自主持續拓展藝理學自身的時空結構內涵,并日積其厚。即,引領自身學術執行力與水位的提升。當藝理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一套學理之后,將自然地發揮對藝術創造實踐的引導功能。就當前而言,藝理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盡快探索形成一套具有獨特作用力的學科知識體系、認識論體系與方法論體系。藝理學的創生學科價值,是指藝理學具有啟迪、開創、促成藝術新學問的作用。藝理學有兩個重要的任務,一是要能夠隨時產生或提出藝術命題,二是要能夠隨時超越經驗世界升華到創造世界,并基于新命題和新超越,推進研究形成新的藝術思想、藝術原理、藝術規范、藝術程序性知識,如此必將不斷創造出藝術的新知識體系。比如,筆者的審藝學,就是基于藝術歷史與藝術創作事實而訴求探究本土藝術原理的理性結論。[12]“從歷史上看,每當一門學科處于尚未成熟或原有知識背景發生劇烈轉換的階段,總會有人要對本學科的存在價值和研究方向提出挑戰。”[13]總而言之,藝理學是一個學科歷史與學術邏輯的形成過程,對它的時空結構內涵的探討認知,對其價值的厘定認識,都是一個不斷深入、校正和豐富的過程。只要確立了藝理學這個藝術學科知識共同體思維、觀念、概念,就有它不斷充實性發展的可能與成果。
三、藝理學的任務目標作為專注于研究生成藝術普適道理的藝理學學科,在學科任務總目標上應著力于訴求揭示藝術的共有知識、價值、原理、行為模式、充權、新取向可能,并在本體、頂點、時空分析、原理、結構五個核心領域,對藝理學進行整合性體系研究。其一,藝理學首要著力探究的領域是藝術本體時空結構內涵。這是深度卷入性研究和揭示藝術之所以然的領域。比如,對藝術思維、藝術認識論、藝術命題、藝術規律、藝術學理、藝術價值、藝術學術等藝術本體性內涵的研究。其二,藝理學是要以仰望學科來創生頂點性結論。我主張以“圓融仰望天空與撿田螺思想”主導藝術學科的研究,當然,也包括藝理學學科的研究。不僅如此,藝理學更是要守候仰望性發現最高級藝術道理的研究思想與研究方法。仰望,就是要追求頂點。頂點,是指存在的最好高端處。所謂藝理學要以仰望學科來創生頂點性結論,是指藝理學要著力探究創生具有最高價值的藝術道理。這是“藝理學”作為獨立藝術門類之首要“一級學科”的價值所在、功能所在、意義所在。如果藝理學的研究視點與成果水位都不高,那么,藝理學存在的價值與作用就會被人置疑。所以,前沿性、新穎性、高深性、價值性是藝理學探求成果的基本規格。總之,藝理學應該追求高深高端的自身學術內容,這是藝理學研究應有的最起碼專業態度。有正確的專業態度與方向,是藝理學學科顯著發展的核心因素。藝理學研究的頂點性任務目標及其完成,不僅有助于拓展和厚實藝理學自身,還有助于拓展藝術學整體的成長。其三,藝理學應緊扣對藝術進行時空分析。藝術是一個獨特學科,著力研究生成藝術普適道理的藝理學,就應該將藝術存在當作是一個社會時空結構,并以整合時間和空間的分析方法,對藝術進行探究和結論出有價值的藝術道理。首先,確立“藝術社會時空結構”概念。藝術是一個自備完善的社會,是故,可以把藝術稱為藝術社會,也可稱為藝術世界。無論是藝術社會,還是藝術世界,都是一個包含時空元素的結構存在。所以,確立“藝術社會時空結構”概念與觀念,有助于方法轉換性研究藝術、研究藝理學學科。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的確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存在。前提、事實、理論、技術競爭、價值、交互、疊加、充權、超越、重構,是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的基本特征。其次,確立“藝術社會時空分析法”。就是以“時空分析”的視點與解析,去觀照和討論藝術,最終形成藝理學的專屬理論。從時間維度分析藝術,可以專注討論藝術社會化、藝術現狀、藝術思潮、藝術變遷、藝術傳統、藝術歷史、藝術超越、藝術接受等具有藝術時間表征的藝術道理;從空間維度分析藝術,可以專注討論藝術差異、藝術生態、藝術生成、藝術傳播、藝術批評影響的廣度與深度、藝術教育作用的廣度與深度、藝術比較、藝術交流、藝術沖突、藝術行為規模、藝術市場、藝術經濟、藝術產業等具有藝術空間表征的藝術道理;從時空整合維度分析藝術,可以專注討論古今藝術、藝術傳統與藝術創新、傳統與現代、慣例與創造、族群藝術與他者藝術、本土藝術與全球化、中外藝術、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規范與自由、動態與批判、興趣與天賦、創造與守候、藝術思想產生與藝術技術競爭、藝術與社會協調、藝術作品與藝術市場、藝術創作與世俗價值觀、人性與技術、個人藝術自由與社會責任、藝術與宗教、藝術管理、藝理學與部門藝術形態、藝術分層等具有藝術時空表征的藝術道理。最后,形成“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理論”。藝術本體、經驗事實、概念命題、體悟發現、理論框架、價值呈現,既是“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理論”的支柱內涵,又是“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理論”不斷發揮引領作用的指令因素,還是“藝術社會時空分析法”實施的技術路線。在研究中,時刻注重藝術社會時空結構內涵,是既具有時空混合性、復雜性、生態性,又具有時空超越性的特質。總之,藝理學訴求對藝術以時空分析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去進行研究和結論出道理,不僅體現藝理學確立后能夠發揮建構價值,而且是走向探求形成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的重要路徑。基于“藝術社會時空結構理論”和“藝術社會時空分析法”,還可以分支形成“分析藝理學”,舉一反三,隨著藝理學不斷研究的深入與厚實,是可以創建更多新的藝術學問,進而也充分體現藝理學成立的學科價值。其四,藝理學應守候從原理視點研究藝術。當下在“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一些碩士或博士生,之所以對自己學位論文的專業性選題感到迷茫,以及將學位論文做得欠缺“研究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藝術學術的原理意識與觀念。作為“藝術學理論”更名后的“藝理學”,在清晰自身研究對象是專注于研究生成藝術普適道理的基礎上,更應該始終從獲得原理的原則下,去探究藝術道理。原理,是指揭示存在間關系共性內容的理論。“存在間關系共性內容”,是指一個存在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內容。原理是更高級的理論,它具有更普遍適用性的特質。藝理學是應該以原理的視點、思維、方法、規格去探求獲得能夠“舉本統末”的藝術道理。任何藝術研究行為,只要獲得了原理性內涵、形成了自己的學科知識詮釋體系和工作方式,就會有價值。總之,訴求以原理視點研究藝術,是藝理學一個最根本的重要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只有多出原理性內容,藝理學才會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地位。如何深刻領悟藝術的現實世界和藝術的真理世界,的確是藝理學應專注做的工作。其五,藝理學應以結構視點對藝術進行體系性與架構性研究和結論。藝術是一個復數。藝理學對藝術的審視和研究,應從宏觀結構與微觀結構、從時間結構與空間結構、從邏輯結構與認識結構、從程序結構與工藝結構幾個領域與維度,去多視點切入和立體互融性分析,力求以“結構·秩序·邏輯·體系·編碼”的組織方式,對藝術時空社會結構內涵有整體、深入、開創而系統的把握與結論。這樣,才有利于藝理學更加整體、全面、秩序地研究藝術、建構藝術,并獲得維持和促進藝術變遷的普適道理。最終,也才能彰顯藝理學學科的學術價值與不可替代的地位。綜上所述,“本體、頂點、時空分析、原理、結構”,既是藝理學著力研究的五個核心領域,也是藝理學貢獻給自身學科的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實踐論、評價論。也就是說,如何研究藝理學?藝理學能夠做些什么?藝理學的學術價值何在?藝理學學科群如何構成?等等,“本體、頂點、時空分析、原理、結構”,是進入與審視的幾個基本視點、領域和指標。如此,可以有效引導藝理學專業的研究者與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自主有辦法地開展藝理學的學術研究、學術評價、學術交流。endprint
四、結語基于對藝術學學科的忠誠與藝術學術邏輯,以及對現有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名稱的反思,我最初提出了以“藝術理論學”之名去更換“藝術學理論”之名,這個想法得到有關藝術學家的理解與支持。如果從大眾接受角度看,“藝術理論學”之名,似乎是更易于被理解與接受。可是,就在由此深入思考這個更名的過程中,發現用“藝理學”這個名稱,更符合我們要在藝術學領域行動的空間、方向與目標。所以,最后以《“藝理學”作為藝術學中的一個學科名稱》為文,陳述了我的相關思考,實乃拋磚引玉,以求藝術學學術的推進成果。無論如何,當下的“藝術學理論”學科,應該在尋求自身完善發展、促進藝術學學科整體發展、反映中國藝術智慧、構建中國特色藝術學等方面,做出應該有的貢獻。這也是由“藝術學理論”學科之名,變為或“藝術理論學”之名、或更進一層的稱為“藝理學”學科之名的基本任務。(責任編輯:賈明哲)
① “中國鳥類學研究發展很快,專業研究人員數量在1991-2010年間增長了近4倍,在國際上發表的研究論文的數量近幾年年均增長25%;論文數量占世界的比例已經由1991-2000年的0.46%上升到了2001-2010年期間的1.53%,世界排名由第27位上升至第16位,并且研究領域更加多元化,論文水平不斷提高。在鳥類系統發育與演化、合作繁殖和婚配、禽流感、巢寄生等領域的許多成果開始在國際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刊物上發表,在古鳥類以及雉類和鶴類等瀕危鳥類的保護研究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王勇、張正旺、鄭光美、李建強、徐基良、馬志軍《鳥類學研究:過去二十年的回顧和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建議》,《生物多樣性》,2012年第2期,第119頁。
② 2014年12月21日,筆者與環境科學專業的人士討論藝術學時獲得的非專業習慣觀點。
③ 本文作者根據錄音整理,未經張道一教授審核。
④ 法學其余五個一級學科,分別是政治學(0302)、社會學(0303)、民族學(0304)、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公安學(0306)。
參考文獻:
[1]凌繼堯.藝術學理論一年來的學科進展[J].藝術百家,2011,(04):93.
[2]劉偉冬.2013年度藝術學理論類專業建設熱點與難點調查報告[J].藝術百家,2014,(01):19.
[3]汪小洋、喬光輝.中國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回憶與思考——中國當代藝術學大家張道一教授學術專訪[J].藝苑,2011,(01):7-8.
[4]王建華.教育學:學科門類還是一級學科?[J].復旦教育論壇,2012,(02):5.
[5]胡欣詣.法理學是什么[J].求索,2013,(01):192.
[6]舒國瀅.法理學學科的緣起和在當代所面臨的問題[J].法學,1998,(10):12-13.
[7]郤江波.中美學科專業目錄比較及其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9,(06):46.
[8]王明生.公安學一級學科設置的重要意義及學科體系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2,(01):180-188.
[9]汪基德、朱書慧、韓舒波.關于提升教育技術學為一級學科的論證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0,(06):5.
[10]張道一.藝術學理不可少[A]//張道一選集[C].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97-104.
[11]張道一.應該建立“藝術學”[A]//張道一選集[C].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25-32.
[12]梁玖.審藝學[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13]蔣立山.法理學研究什么———從當前中國實踐看法理學的使命[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04):21.
Abstract:In order to perfec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rts theory, the first grade discipline of arts science, there is a necessity to continue discussing its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 and space of arts science perspective, and taking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comparative means, this paper states that there is a possible basis and value to replace the disciplinary name “arts theory” into “arts principle study”. Arts principle study is a discipline studying the universal principle of arts. Essence, peak, time and space analysis,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are not only five core fields of arts principle study, but also refer to epistemology, ontology, methodology, practice, and appraisal of its own discipline. In sum, what the research attends and concludes has a positive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well.
Key Words:Arts Principle Study; Arts Science; Disciplinary Name; Arts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