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柳春 盧集富 鄢全元



摘要:自2001年到2015年以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從114萬人增加到749萬人,約擴大了7倍,而社會的需求卻逐漸趨向飽和。各高校為了提升自身的就業率,也在不斷地改善教學模式,其中以實踐能力培養的實習基地建設模式也越來越普及,也逐漸得到認可。那么,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對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有著怎樣的促進作用?以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土建類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廣州領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例進行分析。
關鍵詞: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就業 競爭力
一、引言
縱觀近幾年的就業形勢,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大學擴招,隨著高校招生數量的增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特別是在我國經歷了十余年平穩的社會轉型期之后,又遭遇到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2015年的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國家和地方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宏觀就業壓力不減,據分析,2015年就業需求與2014年相比沒有明顯的起伏,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就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各高校為了提高自身的就業率,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因此近幾年出現了訂單班、“2+1”“3+1”“3+0.5+0.5”等各式各樣的人才培養模式。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從2006級學生開始實施“3+0.5+0.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在前三年完成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大四最后一年參加校外教學實習,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和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自實施“3+0.5+0.5”人才培養模式以來,很多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績,特別是就業工作成績顯著。下面以土建類專業為例,主要探討“3+0.5+0.5”模式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關系。
二、實習基地建設中影響就業的因素
1.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增強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土建類專業自實施“3+0.5+0.5”培養模式以來,學院積極主動開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截止到2015年1月份共建立了約50家穩定的實習基地供學生大四頂崗實習。其中不乏有一些知名企業,如深圳市中海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廣州珠江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建筑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廣東海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時也建立了一些需求量較大的中小企業,如廣州領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創南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廣州市廣州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等。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院有專門的實習指導老師,同時也聘請了一些工程師、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學生的校外實習指導老師,使學生能在實習崗位上盡早適應和熟悉業務,提高實踐能力。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通過與人交流,也提高了自身的交際能力。經過幾年的實習基地建設,基地數量也在不斷增多,我院土建類學生的就業率也逐年提升。歷年學生人數和就業率統計(以每年12月公布的最終就業率為準)如下:
學院每年的畢業率都在同類高校中位列前三,其中土建類專業的就業率在學院名列前茅,并且就業質量較高,從歷年的就業單位類型統計,有不乏少數學生在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就業,其中2015屆參加就業人數有1145人,就有121名同學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占10.6%;平均薪酬3248元/月;就業專業對口率達87.6%。數據表明,自開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來,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就業競爭力也有了明顯的增強。
2.實習單位實現就業比例居多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土建類專業的其中一個實習基地——廣州領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2014年接納實習生37名,實習一年后,在2015年7月統計仍然有22名同學在實習單位就業,實習基地就業率達60%。而整個學院在實習單位就業的平均值只有33%,可見實習基地實現的就業率能大大拉升整體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1)實習基地單位經過一年的培養,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相當的了解,能精準地為企業物色到合適的人選以及更能認同企業文化的人才,這相比再招聘來說,減少了上崗培訓過渡期,能縮減成本,同時能避免培訓后人才流失的損耗。
(2)實習一年后,學生對單位的工作模式、企業文化等都有了相當的了解,人際關系也相對比較穩固,如果在實習單位就業,就避免了進入新企業人生地不熟、重頭再來的局面,同時,跟一起進入單位的同屆畢業生相比,在單位實習的學生有著更加豐富的工作經驗等,公司也會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因此,大部分同學更加愿意留在實習單位就業,實習單位也會給更多的就業機會給實習的學生,這樣能達到共贏的結果。
近幾年來,實習基地就業的比例不斷提高,以下是學院土建類專業學生在實習基地——廣州領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達到就業的比例:
3.就業能力的提升有賴于實習單位對實習生的認可度的提高
每年實習結束后,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就會對實習單位進行問卷調查,下面以2014年我院土建類專業的《實習生評價調查表》的問卷統計結果為例,進一步認識實習單位對我院實習生的評價:
本次發出問卷1174份,回收964份,回收率82%,其中有效問卷964份。
通過問卷結果分析,實習單位對我院土建類的實習生大部分還是給于肯定的,特別是敬業精神、誠信品質、團隊精神方面評價較高,而專業知識、外語水平方面仍然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這些對于實習生來說已經是相當高的認可度了,缺乏專業知識方面對于剛踏出社會的人員來說是非常客觀的。從整體結果看來,我院土建類的實習生整體良好,大部分同學都能按時完成任務,工作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綜合素質較高。
4.實習過程中參加競賽更能提高就業競爭力
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仍然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競賽,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挑戰杯比賽以及各種學科競賽。以2013年的大學生創新創練項目為例(項目期限2年),學院土建類專業總共有9支隊伍參加,其中4隊伍有實習生參與,最后2015年結題評選中,這4支隊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些同學就業過程中,在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表現突出,就業單位也不賴。以此說明,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參加各類比賽,可以同時利用實習單位和學校的資源,以此提升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這樣的學生更能得到就業單位的青睞。特別是在實習基地動員學生組隊參加競賽,一方面,溝通便利;另一方面,能有效利用實習基地的資源,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結語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這些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才能增強。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是校內教學資源的有力補充,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陣地,是擴大校企深入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鄒團.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2):182-183.
[2]田兆富.立足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探索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4,6(26):215-216.
[3]黃小燕,張力,盧集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文教資料,2014,(22):135-136+151.
基金項目:
1.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省級項目-華立學院土建類專業領美地產公司校外實踐基地;
2.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省級項目-廣州珠江工程建設監理公司;
3.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省級項目-華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深圳市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
4.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第四批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深入校企合作促進就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