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婷
摘要:一直以來,語文教學都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小學語文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知識的重要基礎,也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閃耀著人文色彩與想象的微光。新課改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學也應有全新的教學策略,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談了新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有效策略,望可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快樂教學 新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遠不止于教學本身,涵蓋了知識學習、能力提升與人文素養多個層次。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沉悶枯燥,學生興趣缺失,學生難以真正融入到美妙的語文世界中,課堂效率低下。新時代呼喚新理念,新理念期待新方法,本文將對新理念下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一、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關系僵化,課堂氛圍沉悶
新課程改革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呼喚師生平等對話,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不少教師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教師主體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高高立于講臺之上語調平淡地講述基礎知識,學生在座位上興致怏怏,注意力分散,“填鴨式”教學本不適應新時代要求,更不適合小學生語文課堂,若想提升教學效率,必須轉變教學模式。此外,師生關系僵化的另一層面則表現在溝通不暢,教師未能深入學生之間,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情感需求,授課針對性不足,未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課堂效率自然難以提升。
2.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模式化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學內容與形式均被套上了枷鎖,教師不考慮創新也不愿花費精力去創新,每節課重復著識字、辨析詞語、閱讀課文、解析、記筆記、做作業的固定流程,講授方式也是粉筆黑板、黑底白字,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較少,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式不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日復一日的固定流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消磨殆盡,學習成為一種負擔,失去了教學的真諦。
3.教學評價不當,忽視學生情感
小學是學生情感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的評價將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關注相對較少,未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例如,在課堂提問環節,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會對其表示肯定,回答錯誤時,教師則會一味否定學生思考的結果,而這對學生可以說是一種打擊,思考的結論被否定,思考的過程也得不到認同,學生很容易陷入自卑的負面情緒中,學習積極性大幅下降。除此之外,每一名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過分追求統一化的標準,對學生的長處視而不見,這不僅會消磨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對學生的個性發展產生阻礙作用。
二、新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快樂教學的有效策略
1.密切師生交流,語文教學人文化
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強調“以生為本”,呼喚教學的人文特征,小學語文教學人文化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是人與人之間順暢交流的前提,即便面對的是學生,教師也應擺正自身地位,不要做“命令者”,而要做“引導者”,不要做課堂的“表演者”,而要做課堂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融入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語言的藝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如二年級上冊《難忘的一天》學習開始時,教師可先講述自己曾遇到的難忘的事情,而后推己及人“同學們也一定像老師一樣有很多難忘的經歷,有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在教師的示范性作用下,學生紛紛踴躍發言,課堂氛圍異常活躍,學生真正融入了學習角色中。
第二,運用適當的評價言語。小學生的心智處于發展階段,渴望關注,渴望肯定的心情異常強烈,批評與否定很容易使其喪失信心,一蹶不振,相應地,積極的鼓勵性言語也將對其產生極大的推動力,因此,在實際評價中,教師應以鼓勵為主,更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對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表示肯定,若是學生回答得完全正確,則不要吝惜一句“你真棒!”若學生的答案不盡人意,也不要過于苛責,應該表示“老師相信下次你能做的更好!”給學生一個信心支點,學生往往能夠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跡。
第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傳統教學中,學校仿佛一個加工廠,學生邁出校門,思維方式、看問題角度都是一個模子印刻出來,失去了個人的特色,新教學理念力求打破這種桎梏,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依照學生自身的興趣進行個性化培養,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學生,融入學生之間,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創設有利情境,語文教學趣味化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常用又高效的方法,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置的情境往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創設情境的方式有許多種,尤其是在現代教學設施的技術支持下,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影音豐富的特點,在課堂伊始便牢牢抓住學生的目光。例如,二年級下冊《葡萄溝》學習開始時,教師可播放一段吐魯番盆地的視頻片段,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滿目漫漫黃沙,卻有皚皚天山高高矗立,融化的雪水有如甘甜的乳汁,滋潤著荒漠中的綠洲,金黃的杏兒、粉嫩的水蜜桃、紅彤彤的沙果,還有那泛著光兒的像水晶一樣的葡萄,小學生本就對色澤艷麗的事物敏感,而這些水果又恰好是學生所喜愛的,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這時教師可順勢引入課堂內容“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想領略吐魯番盆地葡萄溝的美景了,現在就讓我們在小小導游——課本的帶領下,跟隨作者一同領略它的美麗風光吧!”教師富有號召性的語言進一步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自覺投入到學習中,充分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3.加強課外閱讀,語文教學多樣化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教學不應該扼殺,反而應該進行鼓勵,為孩子插上一雙思維的羽翼,使其自由翱翔于文學的世界中。低年級小學生認識水平有限,適合其閱讀的課外書籍較少,在過去的教學中,低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常常被忽略。俗話說,閱讀使人明智,閱讀的習慣應從小培養,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可甄選一些繪本,推薦給學生。例如,一年級上冊學習《小小的船》之后,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瑞士經典繪本《月亮的味道》,書中描寫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仰望月亮、想要觸摸月亮,并通過努力與合作實現愿望的故事,情節簡單卻充滿童趣,“吃月亮”與號召小伙伴這些情節點,非常容易喚醒學生的日常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架起現象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思維之花便在這一過程中悄然綻放。以課內為基礎,強化課外閱讀,實現課內外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語文教學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每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響應新教學理念號召,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細心、耐心、有愛心,關懷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學生建立平等對話的關系,以自身優良師德影響學生,為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兵,李翠萍.新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2]王雅杰.調整與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才智,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