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鳳
摘要: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科啟蒙的開始,如何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對今后學好數學乃至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趣味性 游戲 生活
興趣能激發大腦進行組織加工,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維活動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數學課,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注重立足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境,重新組織教材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學會在觀察時透過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質,發現規律,達到不斷獲取新知、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的目的。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是構成智力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的見、摸得到的優點,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樂趣。考慮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而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課堂中學生如果老是聽著老師來說,思維肯定會很疲倦。剛開始組織時會有困難,課堂可以用“喧嘩”來形容,可是,當學生掌握了“游戲的規則”、知道自己的位置之后,整個課堂完全就屬于學生了,教師則可以真正體會“無為而為”的樂趣了。多媒體的使用,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我們在每一個課件的適當位置給予學生思考與活動、討論的時間,既讓學生積極參與,又注意學生的學習反應,克服因人機對話造成的情感淡薄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情商。
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習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從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這樣的結果只可能是教師教的很多,而學生收獲的卻非常少。然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指導教師,當學生對于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地對其進行思考以及探究,因此,要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上教師要善于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的進程中,教師善于將教材中的重點或者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連起來、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的東西就是在身邊的,并且讓其感覺到學習的興趣及其重要性。例如:在教學路程、時間和速度二者關系的應用題時,可設計這樣一道題:周小雨早晨吃完飯后,他媽媽讓他給爺爺送一壺茶水去,他騎車出發時正好是8:00整,騎完一段上坡路,周小雨一看表正好是8:30,騎上坡路時每分鐘行120米,接下來全是下坡路,當他到達爺爺家時正好8:50,騎下坡路時每分鐘行180米,問題:(1)他上坡路行了多少米?(2)他騎下坡路行了多少米?(3)他家離爺爺家有多遠?這樣立即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從而對要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另外,要抓住學生“好勝”的特點,創設“成功”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是在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當中獲得的。因而,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們學習動機,尤其是在對“好勝”之心的把握上,通過運用巧妙的手段,讓學生在一種“爭強好勝”的情況下把所需要的知識掌握住。
三、教學緊密聯系生活
數學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抽象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甚至不少學生覺得數學是枯燥的,難以將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其實數學源于生活,許多數學知識與生活有密切聯系。如果能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知識,而且也回答了為什么學數學的問題。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學時應設法為學生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到借助數學的思考方法,我們會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數學現象如優惠措施、行程問題的最佳選擇、物品的分配等理解得更深刻,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愛說、愛笑、愛動、愛玩。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特點,一味平鋪直敘的去講,必然使他們覺得疲勞乏味,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經驗證明:要妥善地把他們喜歡做游戲的興趣遷移到課堂上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如:找朋友,奪紅旗,開汽車,我是小小郵遞員等等。如講認數8時,就是通過這幾種游戲鞏固了8組成,第一,讓學生從學具盒里拿出小圓片擺8的組成;第二,老師擺出1~7的數字卡片,指名學生“找對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把1~7的數字卡分別發給7個同學,每人拿一張站在講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個同學的對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數字卡片和對面的數字卡片組成了8,大家齊說:“對!”不是8,齊說:“不對!”第四,看誰得分多,老師和同學比賽,老師拿出一張數字卡(老師慢慢的出現給學生有個思考的時間)全體同學說出和老師數字卡片組成的數,學生齊說說對了(一個不錯),學生得分,如果有一個說錯,老師得分,做這個游戲時,同學們更齊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錯。每當他們勝利時,都高興地鼓起掌來。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常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維的陶冶,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和知識本身的魅力,只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的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教學質量就一定能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