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
摘要:傳統的生物學教育方法為了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老師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中大段的段落,而學生根本就不能集合實踐來理解概念,不僅讓學生感覺到厭煩,還會反感生物課程。為了改變教育中出現的這種現象,所以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一邊掌握概念知識,一邊通過分析實際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科學知識 科學方法 生物教學
一、科學方法的概念
科學方法是人類認識方法中較高級、較復雜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是人類正確認識世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老師在完成傳授知識的同時,有目的有意識的進行科學方法的指導和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對學生的智能發展有著促進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掌握了概念知識,而且掌握了學習和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
二、科學方法教育對初中生物的作用
1.科學方法教學比知識教學更具有意義
學生在生物教學中受到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的有目的的教育和培養,將終身有益于自身的學習和發展。初中生物,是初中開始學習的課程,對于剛接觸的課程大多數學生表示是比較難學的科目。因此教會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才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因此,掌握科學的方法比掌握科學知識更具有意義。
2.科學方法的教育使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的結合具有可操作性
能力是人們完成某項活動所需要的個性心理特征。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形成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礎,沒有了知識就沒有了對問題的正確認識和解決方法,更談不上什么能力。科學的方法則是使知識和能力聯系起來的重要橋梁。
3.科學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學達到更高的境界
生物學作為一門科學,它具有獨特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科的研究方法、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現行的教材是按知識體系編的,科學方法大多都隱藏在知識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中,從中找出教育因素。從而,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以科學方法為線索組織教學的過程。對一些學生要掌握的重點知識,模擬研究過程,切實運用到科學方法,讓學生在科學方法的導引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三、科學方法教育的方式
1.結合生物學知識的教育,滲透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的教育既需要在日常的學習教學中慢慢的感染學生,也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既不能脫離科學知識只對學生講科學方法,也不能大而空的對學生大講科學方法,而不講知識,兩者不能結合在一起,一切都是空談。因此,科學方法的教育應該滲透在生物學知識的教育中,只有建立在科學知識基礎之上的科學方法,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才能讓學生在生物的學習中不僅能學到概念知識,而且能夠通過科學方法更深刻的意識到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要相互結合,共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實驗教學,體驗科學方法
實驗法和觀察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學所有的規律都是通過實驗得出來的,也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方法。生物學中有很多的知識和規律都需要通過實驗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實驗的過程,理解教材中的生物的規律。在實驗課上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探究實驗過程,研究實驗結果,得出結論,要求學生觀察觀察實驗現象。根據科學方法教育的理論,老師在學習教學方案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比如分組實驗法和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在課下根據想要得出的結果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在課上老師可以讓每組的學生代表說明每組的實驗目的以及實驗過程和結果,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實驗心得。討論過后,老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去認識規律,糾正學生在實驗中的小錯誤,鼓勵學生繼續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生物知識。
3.巧妙的設計習題,訓練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表明,老師如何生動的講述,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層,并不能深刻的理解知識,更不能達到運用的水平。只有學生真正的參與了分析解決問題的實踐,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識并達到運用的水平。因此老師需要創設環境,強化習題的訓練,要求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生物學中的科學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向能力的轉變。
在習題的訓練中主要進行思維方法訓練,提高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老師要宏觀的把控科學方法的訓練,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生物學科的特點,仔細研究題型、對習題的訓練目的進行歸類,有目的的挑選典型的習題,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真正學習到科學方法,并學以致用。
四、通過生物科學史“解讀”科學方法
生物科學史中蘊含著中大量的生物學知識。學生要想積累大量的知識、加深對生物學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生物科學史,從已有的科研中學習更多的理論和新方法。老師在教導學生生物學習時,生物學史占據著重要的角色,里面有大量的新理論和新方法。老師需要找準生物學史位置,既不要忽略它的重要性,也不要過度的重視而忽略教材知識的重要性。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講述和分析生物科學史中的知識,同時專家研究中所用的方法、思維品質、觀念等需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科學史中事實的思想和精神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生物學知識的教學是讓學生能夠理解知識,在學習的同時讓學生深刻理解科學史的重要性,所以對于生物學史的學習不應該強制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生物學中已得的生物規律,知識讓學生在必要的時候積累一些生物學歷史上已有研究成果,減少學生研究生物知識的時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能輕松便捷有效率的理解生物知識,并達到運用的效果。
五、總結
生物學的學習非常有意思,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不要枯燥地讓學生背誦,而是應該在教學中采用科學的方法教學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生物知識,深刻認識到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周穎.初中生物教學中關于“小腸內表面結構”的教學突破[J].科學教育,2009,(06).
[2]李民儒.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的設想和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0).
[3]文蓮.論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J].成功(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