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俠
摘要:當前,幼兒園教學的重心是培養兒童的健康個性,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繪本教學是幼兒語言教學的重要手段,從幼兒繪本教學的現狀、繪本的選擇、繪本的教學策略等方面闡述了如何運用繪本教學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 繪本教學 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是承載兒童教育的重要載體,它是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美的繪畫相結合而構成的兒童文學作品,因為這是一種圖文結合的材料,有利于激發學齡前兒童閱讀的興趣,對兒童的感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適合兒童閱讀。筆者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繪本教學入手,闡述了如何運用繪本教學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要選擇合適的幼兒繪本教學材料
要想通過繪本教學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選擇合適的幼兒繪本讀物,因為在幼兒園教學中,分為大、中、小三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繪本讀物在選擇要時候要有所針對性,有所區分,大班的孩子其審美的理解力已經相對成熟,對于讀物的感知力也比較深刻,因此大班的孩子在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選擇內涵豐富,圖畫風格明顯,形式多樣的讀物。而中班的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要與大班有所不同,應當選擇語言幽默、情節豐富,具有戲劇情節的讀本,其內容可以適當高于該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符合中班孩子的教學需要。小班孩子因為年齡較小,心智還比較單純,在選擇讀本的時候要側重于色彩濃厚、人物形象鮮明、篇幅短小、情節生動有趣的讀物。只有讓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適的繪本讀本才能為繪本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另外,教師在選擇繪本讀物的時候,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可以在選擇讀本之前首先征求一下孩子們的意見,讓孩子們自己去選擇,從而更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也有利于幼兒的學習與理解。繪本讀物要最大限度地與幼兒的生活情境相關聯。因為幼兒的認知特點就決定了繪本讀物要與幼兒的生活密切聯系,從而促進幼兒的認知與發展。一些好的繪本讀物之所以能夠深受孩子們喜歡,就是因為這些繪本讀物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能夠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精心準備,為有效進行繪本教學創造良好條件
幼兒繪本教學并不是漫無目的的隨意教學,要想提高繪本教學的效果,幼兒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之初,必須要仔細研究兒童圖畫書,只有教師認真去解讀繪本,才能領悟繪本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精髓,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圖,體會作者的思想導向,為有效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為了在繪本教學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必須要創設幼兒語言教育的積極環境,引導和鼓勵幼兒主動與教師或者同伴進行交流,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意識,在組織幼兒學習繪本作品時,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利用聲音和表情來展示故事,使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也促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要培養幼兒傾聽的良好習慣,尤其在觀察圖畫書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自己去發現、認知和探究。然后讓幼兒與老師和同伴進行交流,加深對于繪本內容的理解,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積極創設語言交流的環境,營造語言表達的良好氛圍
在幼兒繪本教學中,為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為幼兒的語言表達營造氛圍,比方說,可以在幼兒園的校園、樓道等地方做一些精美的故事畫面,引導幼兒閱讀的意識,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在布置環境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地選用幼兒作品與信息,讓幼兒成為環境的真正主人,增強幼兒閱讀的原動力。另外,我們還可以將文字自然地融入到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當中,讓幼兒從生活中去獲得相關的文字信息。例如,在繪本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文字要盡可能地在一些材料標志說明、主題網絡展示中顯示,讓幼兒能夠切實感受到文字環境,體會和理解文字的含義,幫助幼兒盡可能地建立文字概念,樹立語言表達的思想。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影響幼兒的終身發展,對于幼兒的未來有所幫助,因為學齡前兒童的行為自控性比較差,自我調控能力比較低,為了使幼兒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在開放式管理的基礎上,注重幼兒學習規則的設置和執行,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發展的實際特點,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讓幼兒了解規則、感受規則從而記憶規則。為了達到記憶規則的良好效果,教師可以將幼兒閱讀規則改編成幼兒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讓幼兒輕松接受,提高學習的效果。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形成了幼兒的堅持性學習時間比較短,需要教師不斷的監督和鼓勵,并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去消化,老師不能夠急于求成。例如,假使幼兒在活動中出現了不良規則的現象,教師要及時予以提醒,使幼兒能夠自我調整。當然,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正處在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處在學習規范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規則不能夠固定,經常進行變化,那么規則的作用將會被弱化,幼兒對于規則的遵守也將大打折扣,甚至會出現一些反復的情況,為此,幼兒教師要重視規則的執行,要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實現長效管理,從而形成教育的良好合力,促使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讓幼兒在不斷發展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語言交往的習慣,讓兒童能夠在幼兒教育中喜愛文學作品,發展和提高幼兒傾聽、表達、閱讀的能力,是幼兒教育的總目標,而學齡前兒童正處在讀圖的重要階段,圖畫對于兒童的視覺震撼力更為直接,更能培養兒童的情感力和想象力。因此,運用“繪本教學”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廣大幼兒教師一定要發揮繪本教學的優勢作用,讓幼兒能夠在繪本教學中真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顧超.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2,(16).
[2]范全英.淺議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
[3]向舒.4~6歲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評估及促進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