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摘要:中職院校是我國一種基本的教育形式,承擔著為社會培養一線操作型人才的任務。近些年來,隨著就業競爭壓力的增加,對中職院校畢業生的要求也不斷增加。計算機屬于操作性較強的學生,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時要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因此近些年來以就業導向以及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院校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主要就常用的幾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人才培養模式的優缺點,進而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職院校 計算機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院校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同樣對中職院校培養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其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培養一線技術人才,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因此中職院校必須要調整其人才培養模式,使其跟普通高等院校不同,下面我們就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一、典型的中職院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1.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該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中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時,參照當前就業市場的需求,制定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率。這種培養模式是近些年來隨著中職院校就業壓力的增大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的要求,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為了更好的落后該教學模式,中職院校一方面要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另一方面還要加強教師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企業的最新人才需求,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其教學內容。
2.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該培養模式是在學生進入學校之后,就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學生畢業之后直接去企業進行工作,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由中職院校教師和就業單位共同制定。這種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即根據訂單企業的生產要求進行人才培養,充分利用中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實現對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使其得到訂單企業的要求。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工廠進行生產實踐,企業無需在重新進行培訓,節省了學生進入企業后的適應時間。
3.聯合招生、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這種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跟實力比較雄厚中職院校的合作,采用1+2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種是跟大專院校進行合作,即3+2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前三年在中職院校就讀,后兩年在大專院校就讀,畢業后為學生頒發大專院校的畢業證書。
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兩個學校之間都要定期進行交流,共同進行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的檢查等等,從而確保學生畢業時能夠達到規定的技能水平要求。
二、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缺點分析
通過對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不同人才培養模式的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具體體現在:
1.訂單式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確保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夠找到工作,讓學生免除了后顧之憂,從而能夠將全部精力用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該辦學模式也能夠幫助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同時依托企業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和實訓問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中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了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批量化培養。
但是該培養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他們認為畢業后已經確定了工作,導致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比較懶散,學習的積極性較差,這樣學生畢業時不能夠達到企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另外由于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時間較長,學生雖然入學時跟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但是畢業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去,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損失。
2.聯合招生,合作辦學
這種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實現兩個學校之間資源的共享,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但是由于兩個學校的師資水平不同,考核標準也不同,導致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不能夠得到保證。
3.以就業為導向
該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根據企業的要求調整培養計劃,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有效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的比例難以把控,如果讓學生大部分時間去實習或者實訓,那么學生的理論知識較差,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展。如果理論較多,又不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導致學生不能夠找到對口工作。
通過上面的對比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專業不論采用何種人才培養模式,都有優點和缺點,因此不能夠明確說明哪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最好的。中職院校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計劃,從而促進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更好的發展,提高畢業生的質量。
三、中職院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和就業情況,在本次論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即長短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其長班采用傳統的3年制人才培養模式,其中第一年主要開設文化課和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基礎性課程,第二年則主要是計算機的專業課和崗位課程等,最后一年是學生的定崗實習。短班則主要是幾個月的短訓,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打字員、計算機維修以及辦公軟件等。
鑒于目前中職院校學生流失比較嚴重的現象,采用長短現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如果學生堅持不下來3年的學習,可以自愿選擇參加學校的短班培訓,通過培訓考試合格后,即可為學生頒發相應的技能證書,使其掌握一技之長。這種類型的培養模式避免了學生半途而廢的現象,確保了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這樣不論怎樣,學生畢業之后都能夠在掌握一技之長,找到計算機對口的專業。另外對于參與短班培訓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完成之后還可以重新報名學校長班課程的學習,實現其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提升,促進其未來更好的發展。
四、結論
計算機專業是中職院校的核心專業,主要培養學生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維護以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因此中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其學生的特點以及就業單位的要求,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其實踐技能,使其能夠畢業后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本文介紹了中職院校中常用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聯合辦學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各個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每個人才培養模式都有其優缺點,并且提出了一種新的長短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時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切不可盲目選擇。
參考文獻:
[1]馬林,高應舉.魯寧中等職業教育聯合招生合作辦學考察報告[J].寧夏教育,2007,(5):18-21.
[2]鄭宏來,黃素梅.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日標的護理實訓室的建設與改革[J].科技視界,2013,(34).
[3]梁成艾,朱德全,金盛.云計算情境下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資源共享平臺的建構[J].電化教育研究,2013,(02).
[4]馬宗澤.對中職計算機專業現狀的探討[J].廈門科技,201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