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超 方園 姬國君
摘要:過去的一年在黨和國家的推動下,本科職業教育的建設成為了各方關注的重點。本科職業教育已進入發展的機遇期,在新的時期里建設好本科職業教育是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需要,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此情況下,思考本科職業教育的建設就意義突出。
關鍵詞:新時期;本科職業教育;思考
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明確了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任務措施。5月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同時,在教育部的主持下,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開始向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轉型,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所有這些,無不表示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掀起了建設本科職業教育的熱潮。那么,如何抓住這一關鍵期,利用新時期的各種優勢,建設好本科職業教育是我們當下亟需思考的。
有學者擔心,如此大操大辦本科職業教育,是否會引起職業教育的發展過剩,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后遺癥。筆者認為,當下我國的職業教育畸形發展,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層次較低、競爭不足。發展本科職業教育正是國家在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充分考量的基礎下做出的正確選擇,同時也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客觀要求,學者的擔心只是杞人憂天。本科職業教育是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必要補充,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現在對高層次技術人才需求的必要滿足。
還有學者擔心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膨脹,會不會重蹈當初高等教育大眾化后,本科教育和本科生急劇貶值的情況,出現職業教育大貶值和職業技術人才的過剩。事實上,近幾年隨著我國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社會急需一大批既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又掌握專門技術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特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期的到來,未來幾年職業教育的需求量將持續上升,特別是本科職業教育。據此,問題不是量,而是質。即,轉型后的本科院校,新的本科職業教育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
新時期,對本科職業教育的建設方向是對的,關鍵是如何走,采取哪些方式建設好本科職業教育。根據國內外已有的建設本科職業教育的經驗,結合我國本科職業教育發展的具體實際。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 完善本科職業教育的立法
本科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已是大勢所趨,備受社會關注。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依舊阻力重重。這些阻力有很多都來源于法律法規的欠缺。職業教育很早就在我國確立,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占據我國教育的重要地位,但是第一部職業教育的法律確到了1996年才頒布。而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過去了將近20年,出現了許多新情況,發生了許多新問題。但是,職業教育的立法卻沒有多大變化。這在強調依法治國、依法執教的今天非常不正常。那么,發展建好本科職業教育,第一部應該是強調立法,給本科職業教育以法律法規的支持。比如,根據新時期的新特點修訂《職業教育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具體的行政法規給予支持等等。如此,既能保護職業教育的發展,維護既有成果,又能引導規范本科職業教育的新發展。
二、健全本科職業教育的制度
本科職業教育對于今天的中國并不是新事物,它是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屬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本科職業教育的制度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近幾年來我們過度重視學術層面的本科教育,甚至在建設本科職業教育的時候,也照搬學術教育的模式。在制度層面,只是學術教育的補充,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長期以來單一制的學校體系下,職業教育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現在要建設好本科職業教育,就必須正視這一問題,集中力量,健全本科職業教育的各項制度。學術界可以做好相應的理論準備,職業教育院校可以做好相應的實踐探索,而政府則需要綜合各方情況,借鑒國內外經驗,不斷完善本科職業教育制度。
三、 立足地方服務地方
根據教育部總體規劃,新建的本科職業院校由原有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化而來,而原有的職業院校都屬于地方院校。可以說本科職業教育既是全國的職業教育又是地方的職業教育,而且由于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其學生和經費大都源自當地,其地方性更強。作為地方院校,自然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切實做到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特別是在人才的培養定位上,要以地方經濟社會的需求為導向,培養能為地方服務的高層次的職業技術人才。
四、堅持職業特色,搞好學校和專業建設
本科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必須堅持職業特色。與學術型本科不同,應用技術型本科既要教會學生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教會學生掌握一門或幾門職業技術能力。在培養目標上,本科職業教育應堅持培養高水平的職業技術人才;在培養內容上,本科職業教育應貫徹職業技術教育內容,將技術教育與學術教育精密結合;在培養模式上,本科職業教育應堅持多元并行原則,既可校企聯合培養又可課堂培養。本科職業教育,不僅要堅持好自身的特色,更要在建設過程中加強學校的軟硬件建設。在相關配套設施上及時更近,在專業設置上緊貼社會需要。切實做到與經濟社會需要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好特色學科專業。同時,注意產學研相結合,把本科職業院校真正做成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進而獲得社會認可,實現大發展大繁榮。
當然,以上幾點建議都是宏觀層面的,在建設本科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問題、面臨新情況,必須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的實踐,按照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行事。不能人云亦云,千遍一律。2015年本科職業教育興起,在新時期,相信職業教育界將同心協力,共同推進本科職業教育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定軍.國務院: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02-27
[2]胡超,萇慶輝.我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述評[J].職教論壇,2014,(25)
[3]陳家武.當代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4)
作者簡介:方園(1991-),女,湖南衡陽人,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碩研究生。
姬國君(1987-),男,河南新鄉人,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