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勇++黃群++程國良
摘 要:呼啦圈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 尤其在教學中適用于游戲輔助教材更是數不勝數。其實,呼啦圈不僅在體育游戲中有很大作用,還在運動技術教學中也有很大價值。在運動技術教學中運用呼啦圈輔助教學一方面可激發(fā)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效率。筆者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經常利用呼啦圈進行體操技巧、田徑快速跑和球類的教學,教學效果明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呼啦圈;運動技術;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10
一、呼啦圈在體操技巧教學中的運用
1、前滾翻教學
教學目的:解決部分學生做前滾翻時翻歪、團身不緊、腿向上打開的問題,提高學生身體柔韌和協調性。
教學方法:將呼啦圈放在小體操墊下,練習者站在小體操墊前,全蹲向前伸臂撐墊,屈臂前滾翻,要求從呼啦圈中滾過,腿不碰到呼啦圈任何部分。
教學要求:a: 學生要做到低頭、含胸。
b: 保護幫助的方法正確。
2、魚躍前滾翻教學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做遠端支撐前滾翻,解決魚躍沒有騰空的高度和遠度,提高身體柔韌、靈敏、協調素質。
教學方法:a:由一位學生拿呼啦圈在體操墊與練習者之間,練習者站在圈外,半蹲向前伸臂撐墊,在接觸體操墊的同時屈臂前滾,要求手要越過呼啦圈。呼啦圈為“障礙物”,作用是引導學生做遠端支撐前滾翻。
b:由一位學生拿呼啦圈豎著立起來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空中。學生要越過呼啦圈,必然就會加大蹬地力量,當學生要越過呼啦圈時,就解決了魚躍有騰空的高度和遠度,魚躍姿勢就基本形成。以呼啦圈為“障礙物”,學生根據自己能力選擇魚躍前滾翻的高度。
教學要求:a: 學生要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騰空的高度和遠度。
b: 保護幫助的方法正確。
二、呼啦圈在快速跑教學中的運用
1、步頻教學
教學目的:解決學生步頻節(jié)奏慢的技術問題,提高學生快速跑的速度和步頻。
教學方法:a:將10個呼啦圈成連環(huán)成直線排,學生正對跑進方向,半高抬腿一只腳踏進一呼啦圈依次跑過。
b: 側對跑進方向,兩只腳依次踏在呼啦圈內,以側滑(跨)步的方式兩次通過一個呼啦圈快速前行。
教學要求:a:跑進都是用腳前掌,都是快頻率,帶有節(jié)奏感,最后終點時接近極限。
b: 練習時,一路縱隊,保持適宜間距,每做完一項練習,都需(放松走)回到起點。
2、終點沖刺教學
教學目的:解決學生快到終點減速的技術問題,提高學生快速跑的沖刺能力。
教學方法:畫兩條相距20米的起點線和終點線,將學生平均分成8組,每組四人。第一組每人拿呼啦圈豎著立在地面站在終點,其他組站在起點線后。當聽到第一聲哨聲時,第二組學生加速沖向終點去拿呼啦圈,不讓呼啦圈倒在地上;當聽到第二聲哨聲時,第一組學生松開呼啦圈。結束后,第一組從兩側到起點線排隊,第二組學生拿呼啦圈豎著立在地面站在終點,每組循環(huán)依次進行。
教學要求:a: 拿呼啦圈的學生放手時不要給呼啦圈任何力。
b: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練習情況及時調整起點線和終點線距離。
三、呼啦圈在球類教學中的運用
1、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學
教學目的:解決學生正面雙手墊球的準確性技術問題,提高學生正面雙手墊球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
教學方法:拋球學生和墊球學生分別站在兩條相距3米的線后,拋球學生拋球給對面墊球學生,墊球學生把球墊到對面呼啦圈內。
教學要求:a: 拋球學生要站在呼啦圈外,拋球要有一定的弧度。
b:墊球學生一定要把球墊進呼啦圈內。
2、籃球繞桿運球教學
教學目的:解決學生在標桿間運球跑動時,以小步向前跟進,運球時無節(jié)奏的技術問題。
教學方法:在兩組標桿間運球路線上放兩個呼啦圈作為落腳區(qū)域。學生運球跑動練習時,腳落在呼啦圈內,兩組標桿之間跑3步。該練習開始時采用無球標桿之間3步有節(jié)奏的跑,然后過渡到有球標桿之間3步有節(jié)奏的跑。反復練習可以解決運球時小步和無節(jié)奏運球的問題。
教學要求:a、跑動時腳必須落在呼啦圈內。
b、兩組標桿之間的3步跑要有節(jié)奏。
參考文獻:
[1]李燕強.試論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1998,6(2):65- 66.
[2]林炎坤,劉小強.談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器材場地的利用與
開發(fā).新課程學習(下 ),2011.08.
[3]胡立宇 . 籃球運球繞標教學策略初探[J].體育教學,2011
(6).
[4]王偉年.呼啦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教學,
1999(2).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第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