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媛

摘要 目的:探討腎康注射液聯合大黃制劑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中藥大黃保留灌腸,治療組采用中藥大黃保留灌腸與腎康注射液聯合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腎衰癥狀消失時間和用藥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用藥期間均未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結論:應用中藥大黃保留灌腸方式與腎康注射液聯合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大黃 保留灌腸 腎康注射液 慢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后期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腎功能明顯減退,代謝產物發生嚴重潴留,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本次研究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應用中藥大黃保留灌腸方式與腎康注射液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2例,年齡52~86歲,平均(68.3±1.6)歲,腎衰患病時間1~7年,平均(3.1±0.8)年;治療組中男27例,女14例,年齡51~88歲,平均(68.5±1.7)歲,腎衰患病時間1~8年,平均(3.2±0.7)年。上述3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病情經診斷后已經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②腎衰患病時間<10年;③患者年齡50~90歲;④排除患有其他合并癥的可能;⑤治療期間患者能夠嚴格執行醫囑;⑥患者溝通能力正常;⑦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病情經診斷后沒有最終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②腎衰患病時間>10年;③患者年齡<50歲,或>90歲;④患有其他合并癥;⑤治療期間患者不能嚴格執行醫囑;⑥患者溝通能力存在異常;⑦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采用中藥大黃制劑,主要方劑組成為大黃、甘草、黃芪、茯苓、菊花、川芎、丹參,經水煎處理300ml后,每次用其中的150ml進行保留灌腸,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每次保留時間在30分鐘左右,計劃治療2周。②治療組:在對照組保留灌腸的基礎上,靜滴腎康注射液,40ml/次,1次/日,計劃治療2個周。
觀察指標:選擇兩組患者的腎衰癥狀消失時間、用藥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藥物不良反應、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①腎衰癥狀表現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②Scr水平的降低程度>30%;③肌酐清除率水平的增加幅度>30%;①項必備,②、③項滿足其中1項。有效:①腎衰癥狀表現明顯減輕;②Scr水平的降低程度20%~30%;③肌酐清除率水平的增加幅度20%~30%;①項必備,②、③項滿足其中1項。無效:沒有滿足顯效和有效的要求。
數據處理: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90.3%,優于對照組68.3%。見表1。
腎衰癥狀表現消失時間和用藥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對照組患者經中藥灌腸治療后(14.72±2.16)天腎衰癥狀表現徹底消失,用藥治療計劃共計實施(19.41±2.94)天;治療組患者經中藥灌腸與腎康注射液聯合治療后(10.43±5.09)天腎衰癥狀表現徹底消失,用藥治療計劃共計實施(15.28±2.11)天。兩項觀察指標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藥物不良反應:兩組用藥期間均未觀察到任何藥物不良反應。
討論
腎康注射液主要利用現代化中藥制藥工藝提取而成,該藥的方劑組成為大黃、黃芪、丹參、紅花等,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復方中藥注射液類藥物。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腎康注射液可以使腎小球的過度肥大程度明顯減輕,對系膜細胞與系膜基質的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使腎小球硬化得到有效緩解,使腎間質纖維化程度減輕,使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顯著降低,對脂代謝紊亂和腎缺血狀態進行扭轉,使正常腎小球細胞的高代謝狀態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對體內毒素的迅速排出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短期內可使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對殘存腎功能進行保護。還可對貧血癥狀進行改善,使紅細胞的免疫功能和機體清除免疫復合物的能力顯著增強,調節機體的微循環和自由基代謝,使。腎臟的病理損害程度得到扭轉,阻止腎小球硬化病變發生從而延長患者生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腎衰癥狀消失時間和用藥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用藥期間均未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因此,應用中藥大黃保留灌腸方式與腎康注射液聯合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