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志榮
【內容摘要】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作為學校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構建德育模式,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為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開辟新空間。
【關鍵詞】德育 ?紅色文化 ?教育資源 ?教育工作
祖國大地幅員遼闊,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為學校以及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服務。在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有著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蘊含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可以成為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有效載體。為此,我們利用我鎮優秀的文化資源,讓學生繼承和發揚我鎮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他們熱愛家鄉、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們的德育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
一、樹立強烈的資源意識
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份《綱要》實際上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樹立強烈的資源意識”的要求。
教師的育人職責要求教師必須傳承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汲取文化精髓,發揚祖國優秀文化。作為白駒中學的一名教師,我真切地感受到這份責任的重大,為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能樹立資源意識,巧妙利用我鎮優秀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挖掘地區紅色文化教育資源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
在白駒就蘊藏著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如,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碑座落在白駒鎮以北2公里處,于1986年6月建成。1940年7月,新四軍奉命渡江開辟蘇北抗日根據地與揮師南下八路軍第五縱隊于當年10月10日在白駒獅子口兩軍勝利會師,創建了華中抗日根據地,1985年,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碑名,并有陳毅元帥的兩軍會師詩碑。在會師紀念碑對面的革命烈士陵園,陵園里有埋葬著眾多的革命前輩,烈士,老紅軍,老八路。這些豐厚的物質資源、精神資源,是黨的寶貴精神財,是極好的教育教學資源。
三、借助紅色文化,構建特色德育模式
傳統的學校德育模式,往往以口頭說教為主,這樣的德育教育,容易走形式主義,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是極為有限的。要使學校德育教育真正發揮作用,就要對原有的德育模式進行創新,要借助當地具有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構建符合本地區、本學校特色的德育模式。白駒中學就巧妙運用了白駒的紅色文化資源,創新了學校的德育教育模式。
1.研究性地參觀學習紅色文化基地,創新德育模式
白駒中學在每學期初,都會制定切實可行的德育課程,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參觀紅色文化基地。在設計參觀方法上,首先,確定主題參觀。這種參觀,就是把紅色文化基地進行德育教育與學生的旅游完全結合在一起。其次,參觀要設計好程序。對于某些參觀時間極短的活動,我校都會做好參觀前相應的前提工作,力爭在參觀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教育意義。再次,開展課題小組研究性學習模式。以紅色文化基地豐厚的內涵作為學生們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更適于學生的興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的探究意識。課題小組式的研究性參觀學習只是先行探索嘗試,然后,向全班、全校推廣,對這種來源于學生自己的宣傳,學生們的心理排斥較小,也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2.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培育陽光少年,提高德育實效
德育工作重在良好思想行為習慣的養成,在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中去親身體驗是我校取得德育實效的重要經驗。多年來,我校依托豐富的社區德育資源,開展了大量思想積極、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參與性強的德育實踐活動。
每學期的安全法制教育月,在白駒派出所的支持下我們組織了參觀展覽、高樓逃生、緊急疏散、家庭滅火等消防演習,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求生能力。在法制副校長的協助下,經常邀請司法部門同志講法律常識,進行法律常識競賽,學校進行法制教育活動,學生快樂輕松的活動中學法、懂法。
3.發揮主渠道作用,推動紅色文化進課堂
白駒的紅色經典文化曾經激勵了中國幾代人,其深厚的哲學、人生以及智慧價值已經被實踐所證明,是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的永不過時的好教材,所以在我們的語文、思想品德、音樂、美術等科目中,充分挖掘這些蘊藏在社區、民間的德育資源,通過走訪、了解、調查,構建符合學校特色、貼近學生生活的德育體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自調查了解、互助合作、走訪慰問中,更多地了解家鄉歷史,真切感受革命傳統,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情感,使愛校、愛鄉、愛國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四、結語
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的人生之路的選擇。教育工作者要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巧妙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拓寬教育渠道,既避免思想道德教育口頭說教的不足,又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在教育形式上實現了直觀化和具體化,使學生獲得了體驗學習的樂趣,思想道德品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白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