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 蔣彪
【摘 要】 農業知識與生物學知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農業科技書籍具有實踐性、科普性和地區性的特點,結合地區特色農業資源服務于普通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學的效率,還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農業科技書籍;普通高中;生物教學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幅員遼闊的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許多科學家和農業科技人員為農業教育及農業發展一直在努力著,不僅有理論研究,更有實踐研究,并且不斷地大力推廣。《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理念之一是“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農業知識與生物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且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些農業知識可以服務于普通高中生物教學。
一、農業科技書籍的特點
1.實踐性
農業科技書籍主要的閱讀對象為農民,農民對書籍的要求偏向于實踐性,“怎么做”、“能解決什么問題”、“會有什么樣的效果”,這些是他們所需要的。根據農民朋友的需求,農業科技書籍以介紹實踐方法為主,同時也有必要的理論闡述,如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果實。發病初期,在離地面較近的果穗梗上會出現枯黃色斑點,漸漸變為淺褐色。果實成熟時,果粒上會出現灰白色小點。白腐病可以導致葡萄果粒和病穗脫落。白腐病的傳播途徑和其他幾種病菌差不多,病菌多以孢子器的孢子在葡萄枝上越冬,翌年借助風雨傳播。高溫高濕發病愈加嚴重,每年7月為發病高峰期。發生白腐病時主要采用退菌特等殺菌劑和波爾多液交替噴施,可以在春秋季清園進行預防。
2.科普性
正是因為農業科技書籍的讀者為廣大的農民朋友,所以相關內容的闡述要通俗易懂,看得懂才會用,按照正確的方法用了才會有效果,這要他們才會覺得這種書籍有價值,這樣有利于農業知識的推廣。如西瓜育苗技術的誤區之一是育苗營養土配制不當,或因氮化肥過多而造成燒苗;或因氮、磷、鉀配比不當,磷、鉀不足而幼苗不壯;或因有機糞肥未經充分發酵而引起地蛆為害。正是這些書籍的科普性,才能讓農業知識在農民朋友中廣泛傳播開來。
3.地區性
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是有差異的,土壤酸堿度也不同,不同的植物栽培以及動物養殖的特點也不同,所以書店里所售的農業科技書籍要根據本地的農作物的要求以及主要的動物養殖有關的書籍,一般有地區特色。如我們東臺地區的大棚西瓜“爆炸瓜”全國有名,故書店里有關大棚西瓜的栽培、病蟲害防治的書籍就有許多,如《大棚溫室西瓜甜瓜栽培技術》、《大棚西瓜甜瓜栽培答疑》、《大棚西瓜生產實用技術》、《大棚西瓜高產優質栽培》、《大棚西瓜無公害生產技術》、《西瓜優良品種與豐產栽培技術》、《提高西瓜商品性栽培技術回答》、《怎樣提高種西瓜效益》等。
二、農業科技書籍服務于普通高中生物教學
1.課堂教學中應用農業科技書籍中的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在課堂導入時用相關的材料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應用本地的特色農產品作為材料導入,學生非常熟悉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再由此引出相關問題,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的關系時,可以以“爆炸瓜”為媒介來導入,同時展開相關問題討論和學習,“我們東臺的西瓜為什么出名”、“為什么會爆炸”、“為什么糖分高”、“為什么有機物積累多”……這樣既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又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教育,又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
2.研究性學習中應用農業科技書籍中的知識
在開展“番茄無土栽培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缺乏相關的材料是無法開展此研究性學習的,通過在農業科技書籍中查找相關資料,就會了解有關的番茄的知識,以及無土栽培的知識,如在什么季節開展此研究性學習,研究方案中的實驗器材、藥品等,研究過程的注意事項等都可以從這些書籍中找到,這樣老師在開展此研究性學習時“心中有數”,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農業科技知識能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撐。
3.合理運用農業科技書籍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當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利用農業知識去進行課堂導入,展開課堂問題討論等,學生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會從課堂教學效果中體現到成就感,就會不斷地去思考,如何將更多的農業知識巧妙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這樣長期地進行下去會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教學效果將會越來越好,教師自己也能逐漸成為學生所敬重的老師,這是一個正反饋調節的過程。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用于農業科技知識,在命題過程中同樣可以用到這些知識,許多高考題就是以農業科技知識為背景來設計的。
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農業科技書籍覆蓋了這些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與生物學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普通高中的必修教材與選修教材中都能合理利用。合理地用好這些農業科技知識服務于高中生物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用好這一課程資源,為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楊恒波.南方葡萄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4(3),136
[3]王堅.怎樣提高種西瓜效益[M].金盾出版社.2014,24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宜興市東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