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曉圓
【摘 要】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為現代化的教學提供了足夠的幫助。信息技術作為語文教學的演示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交流工具、評價工具等,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尤其在語文教學中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學不再只是知識接受和傳播的過程,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教師高效備課、古詩文教學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
【關鍵詞】信息教育技術;語文教學;整合
人類步入21世紀后,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當今教育發展的趨勢也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社會化和信息化。這一發展趨勢表明教育將面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挑戰和競爭。整個教育界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必須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已成為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
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成為應用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之一,“學會學習”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世界性口號,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其自身不可估量的影響力極大地拓展教育的時空界限,改變著教育和學習方式,空前地提高人類的學習興趣、效率和能動性。如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恰當的使用多媒體技術,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動性,增強感染力,使信息教育從多種渠道去刺激學生的大腦,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實現信息的交流,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與養成,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蘇聯教育家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發點。只有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有了興趣,才有利于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啟動發展起來的。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語言、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基于一體的功能,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令學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極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使課堂教學更為嶄新,更為廣闊。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幫助老師更好的備課
在信息技術服務于教學之前,教師備課時需要翻閱很多的工具書,查閱相關的知識。現在只要有一臺電腦接入互聯網,在網上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和教學相關的知識,如:人物介紹、背景資料、相關圖片等。還有專門指導語文教學的網站也很多,老師們可以在網上交流教學心得體會,互相切磋討論教學方法。利用網上資源備課,既省時又省力,內容也豐富。我們的語文教研組,還實行了電子備課,教師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鑒。形成的教案,是我們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很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比如,我在教學陸游的古詩《示兒》后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探究“陸游詩”這一課題。教師通過富有深情的語言介紹這位偉大的人物,介紹他突出的文學成就,從“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僵臥荒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等詩句入手,引導學生欣賞詩句中所體現的愛國情感,喚起學生探究“陸游愛國詩”的欲望;引導他們上網搜集,整理有關的信息資料,并通過閱讀、下載所需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互相在網上發表見解,并通過在線互相討論、交流、評議所完成的研究成果,或提出修改建議。
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古詩文的意境美
古詩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涵著數千年的文明和豐厚的文化積淀,也是小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起點。在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文的學習占了一定的比例。然而,由于古今語言的差異和時代的變遷,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信息技術與古詩文教學整合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創設生動、活潑、有趣、愉快的課堂情境,再現古人情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把握詩人的感情基調是有效學習和理解整首詩的基礎。詩人通過作詩來抒發情感,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語言文字中。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一體,具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動靜交替等特點,為學生拓寬視野提供了栩栩如生的思維材料,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真正體會到詩人作詩時的心境,更有效地理解該篇詩文。
總之,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必須更新觀念。信息化時代的語文教師更應積極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以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榮,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深入的開發性研究,使之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顧德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遠程教育,2002,(6):61-64
[2]田笑霞.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8,(5):85-87
[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東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