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平
【摘 要】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傳授知識,同時還需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其對學到的知識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隨著教育水平的逐漸提高,對于學生的這種思維能力愈加重視。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教師需依照新課程的規定制定教學內容,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多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自主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讓學生真正地掌握知識和學習的技巧。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教師;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指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進行分析和總結,將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它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自我分析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依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制定培養其思維能力的授課環節,以此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其更好地掌握知識。
一、興趣教學,設計情景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具有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情景。目前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注重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學習中來,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廣東省近幾年對于小學科學的教育逐漸重視,并相繼對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改革,注重定期對各個小學科目的任課教師進行培訓。小學科學是一門關于教授科學的學科,其需要結合實驗和現場演示,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教師只有從實際出發,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發展其科學興趣。
如廣東省的小學科學教材中的《重力》一課,教師可以先從牛頓的故事講起,如“孩子們,今天老師首先為你們講一個科學家牛頓的故事……”,由于小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不夠深入,目前還是對“玩”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拿出一個蘋果,當手放開時,蘋果就自然地落到了地上,然后在拿其他的東西,讓學生觀察,這樣學生就會增加對這種現象的好奇。還可以將蘋果和各種涉及到教學內容的物品發給學生,讓其自己體會這種掉下去的感覺。這樣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思考重力問題,有利于提高其思維能力。
二、鼓勵學生提問,建立自主學習環節
在廣東省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前制定教學計劃,建立自主學習環節,并結合新的教學思想,改善教學模式。如今,省內的很多小學科學教師都做到了邊講課、邊演示的方式。據調查顯示,廣東省很多小學教師在教授科學知識時意識到了適當運用間接的傳授方式的重要性,讓學生有想象的空間,利用自主思考找到知識的答案。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建立討論小組,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加強對思維的培養。思維的培養是依托教師教學環境實現的,其注重的是探索知識的經過。
如廣東A小學某科學教師在講授《可愛的蠶寶寶》一課時,在講完“蠶”的知識后設置了解疑答惑時間,讓學生隨意提問,并將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同學解答,對于提問和回答的學生,無論問題和答案的質量如何,教師都應該給予正確評價,應該以鼓勵為主,這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促使學生日后更加踴躍的提問和思考問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開展關于科學學習及思維拓展的活動,讓學生將小學科學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培養其多次運用知識并領悟其中深層意義,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自主思考問題的思維,讓其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
2015年初,廣東省召開了2014小學創新成果大會,并頒發了171個科研獎項,這一會議充分體現了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同時也標志著“實踐”對于科學學科的重要性。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觀察事物和知識,而不是走表面化和形式化。由于小學生思維能力尚不完善,理性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比較弱,且沒有充分的自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適應學生的特點,做到以學生為本,養成學生愛觀察、愛思考、愛動手的好習慣。
中山市B小學的某教師在講《熱脹冷縮》一課時,拿2個空瓶子,在兩個瓶子中分別裝冷水和熱水,在倒水的時候讓學生觀察瓶子,看看大小有怎樣的變化。隨后對學生提問問題,如“瓶子在裝水后大小還一樣么?”、“哪個瓶子變大了?”、“哪個瓶子變小了?”等等,由于在問問題的同時,孩子就會為了回答問題而去觀察,以此利用自己的觀察找到答案,以解決問題。在孩子回答后,該教師及時評價,贊揚學生的回答,讓其找到自信,提高思維和觀察的積極性,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這位教師已經成為該校的科學教育領軍人物。
又如在講《我的觀察研究》一課時,教師在課堂開始前應讓每個孩子對自己的器官和身體部位進行觀察,讓其總結每個器官是用來干什么的。比如提問“嘴是用來干什么的呢?”,讓學生各自回答并分析嘴的作用。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這門學科的教學需要結合實踐。教師只有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基礎知識,更是對學生智力、思維、創造力的一種開發,只有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最大程度上發揮科學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從中受益,活躍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海軍,謝強.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06)
[2]丁春林.改進科學教育方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
[3]易娜伊.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實驗小學)